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2008~2009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开展了麦后棉不同种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品种和密度试验,以中熟育苗移栽棉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麦后直播棉生育性状、结铃动态、产量和"四桃"比例与移栽棉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在品种选择恰当的前提下,可获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相当的产量.适合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是早熟棉,生育期为100~105 d,试验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8是理想的麦后直播棉品种,其中中棉所68增产潜力更大.生育期在125 d以上的中熟品种因霜前吐絮率低,不宜作麦后直播棉使用.江苏沿海地区麦后直播棉中棉所5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7 500株左右,中棉所6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麦后棉移栽期一般在5月25日至6月5日.比专套棉推迟移栽30天左右。为此,麦后棉播种育苗期要同步推迟。麦后棉苗龄宜短不宜长.应控制在25天左右,棉苗控制在三叶一心以下移栽,从技术上把握好棉花播期、小麦收获期、棉花移栽期的时间衔接。  相似文献   

3.
阜阳地区麦后移栽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阜阳地区麦收后移栽棉花的现实意义,详细介绍了麦后移栽棉的育苗、移栽技术、田间管理和后期催熟技术。  相似文献   

4.
氮肥是生产上的主要肥料,与棉花生长发育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探明氮肥不同施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确定棉花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以便大面积生产合理运筹氮肥,提高增产效益,1983年在所内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计棉花育苗移栽.按麦套棉和麦后棉两种茬口,分别采用中熟品种651和早熟品种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江汉平原棉区麦后移栽棉模式最适宜施氮量,以中棉所63为研究对象,于2018—2019年连续2年进行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450 kg·hm-2)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氮量对麦后移栽棉的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株倒4叶SPAD值呈增加趋势,花铃期倒4叶SPAD值与施氮量呈极显著一元二次关系。以施氮量在270~360 kg·hm-2之间籽棉占整株干物质量比例较大,且氮素向生殖器官转移速率最大。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棉花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贡献率均最高。采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得出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为318.75 kg·hm-2(2018年)、310.64 kg·hm-2(2019年),产量潜力可达到4 463.58 kg·hm-2(2018年)、4 662.53 kg·hm-2(2019年)。综合棉花生长、产量、氮素迁移及利用的结果,推荐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为310.64~318.75 kg·hm-2。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江汉平原棉区麦后移栽棉模式最适宜施氮量,以中棉所63为研究对象,于2018-2019年连续2年进行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450 kg·hm-2)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氮量对麦后移栽棉的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株倒4叶SPAD值呈增加趋势,花铃期倒4叶SPAD值与施氮量呈极显著一元二次关系。以施氮量在270~360 kg·hm-2之间籽棉占整株干物质量比例较大,且氮素向生殖器官转移速率最大。施氮量360 kg·hm-2处理的棉花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贡献率均最高。采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得出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为318.75 kg·hm-2(2018年)、310.64 kg·hm-2(2019年),产量潜力可达到4 463.58 kg·hm-2(2018年)、4 662.53 kg·hm-2(2019年)。综合棉花生长、产量、氮素迁移及利用的结果,推荐江汉平原麦后移栽棉适宜施氮量为310.64~318.75 kg·hm-2。  相似文献   

8.
对鄂北棉区麦后棉3种种植模式与麦套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棉生育进程后移,产量形成以伏桃和秋桃为主,产量以麦后营养钵移栽棉最高;麦后棉纤维品质能满足纺织工业要求;全年收益以麦后营养钵移栽棉最高,棉花产量减幅小,对小麦播种影响较小,应作为鄂北棉区麦后棉栽培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棉田种植结构调整,麦后移栽棉在襄阳市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2%。麦后移栽棉的栽培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与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提高棉田综合效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棉铃在发育过程中,铃壳、纤维干重及纤维素含量均与铃龄呈二次曲线关系,单铃纤维素合成高峰期比纤维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出现的早。麦后移栽棉与麦行套栽棉比较,曲线变化有明显差异。麦后移栽棉在棉铃发育前期,果枝对位叶的全氮含量及铃壳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麦套棉,而棉铃发育后期则高于麦套棉,这是麦后移栽棉棉铃发育过程中表现为前期慢、铃期长、铃重高的重要生理原因。麦后移栽棉与套栽棉相比,伏前桃比例小,晚秋桃比例大,但对纤维品质未构成显著影响。全株平均单铃重麦后移栽棉高于麦套棉,这是麦后移栽棉取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88~1989年系统观察表明,麦后移栽棉移栽期虽然比麦套移栽棉迟8~15天,但生长发育速度快,株高、单株叶面积及生物学产量最终均超过麦套移栽棉;随着生育进程,现蕾、开花期与麦套移栽棉的差距逐渐缩小,吐絮期两者基本一致。此外,麦后移栽棉在一年中温光资源最充沛的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开花、结铃,较麦套移栽棉明显集中,数量也较多,这是麦后移栽棉丰产的重要生理基础。籽棉实产,麦后移栽棉两年均高于麦套移栽棉,其中1988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潜江市油后移栽棉密度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湖北潜江地区进行油后移栽棉密度试验,探究湖北潜江地区油后移栽棉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指出该地区油后移栽棉适宜密度为22 500株/hm2,为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农技服务》2010,27(5):566-566,576
麦后移栽棉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模式,对确保粮食安全下的棉花生产意义重大,对麦后移栽棉的效果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叙述,可操作性强,旨在促进粮棉双增产,达到棉田增效、棉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麦后移栽棉播种期和移栽期比麦行套栽棉迟,但移栽后气温高,棉株生长发育快,生育期以及棉株干物质积累与麦行套栽棉的差距逐渐缩短,到了吐絮期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干物重与麦行套栽棉持平。各项生理代谢特性测定结果,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主茎皮可溶性糖含量各个生育期麦后移栽棉均高于麦行套栽棉,净同化率、根系伤流量则于花铃期后高于麦行套栽棉,这是麦后移栽棉发育快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汉平原"小麦-棉花"间套移栽连作模式存在的麦棉共生期长,不利棉花壮苗早发,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问题,研究形成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87"油菜-棉花"连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油后移栽棉比麦后移栽棉每公顷增加收入7 479~8 865元。  相似文献   

16.
我县在缩小一熟春棉、推广麦棉套种的同时,进行了棉花大苗(5~7张叶片)麦后移栽试验,收到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据三年试验,大苗麦后移栽棉平均亩产皮棉为165.5斤,麦子657斤,比一熟春棉虽亩减皮棉16.3斤,但年增收百元左右;比麦棉套作虽亩减皮棉8.5斤,但增收麦子275斤,年净增收45~50元;比麦后中棉所10号小苗移栽亩增皮棉27.2斤,增收35~40元,比麦后中棉所10号直播棉亩增皮棉50.6斤,增收70~75元。1985年全县推广面积达10500亩。实践表明,棉花大苗麦后移栽是夺取粮棉双高产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麦后移栽棉花由于季节紧,往往移栽质量较差,“蹲苗”时间长,迟发少结,迟熟低产,限制了麦后移栽棉的发展。近几年,使用机耕与人工相结合的移栽方法,虽缓和了农活集中与季节紧张的矛盾,但灌水或遇大雨土壤板结,多僵苗,难以达到早发早熟高产的要求。 1982年我们在常阴沙农场进行了棉花大面积麦后板茬开沟移栽(“少耕”法)试验。取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为了有效地稳定棉花面积,促进粮棉双增产,南阳棉区进行了麦后移栽棉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受到了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为了筛选适宜南阳麦后移栽种植的棉花品种,2014年我们引进中棉所79进行试验,并在南阳进行示范,其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及纤维品质表现突出,深受棉农的好评。1种植表现1.1生长表现。在南阳麦后移栽种植,生育期120 d左右,株高中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生产中种植密度过稀的现状,开展麦后移栽棉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适宜密度在3.00万~3.75万株/hm2,可达到以密争早、以密补迟、提高产量的目的,麦后移栽棉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 南阳地区雨量、热量资源丰富,选用适宜的棉花品种进行麦后大苗移栽是取得麦棉双高产的有效手段。根据豫棉四号成熟早,自我调节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在我区进行麦后大苗移栽大田生产示范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其生产示范情况和主要技术总结于下。一、示范情况1991年邓州市夏集乡大桥村,麦茬移栽豫棉四号棉花2300亩,小麦单产由麦棉套种的225公斤提高到268公斤,亩净增小麦43公斤,折款20元,棉花由50公斤提高到63公斤,亩净增皮棉13公斤,折款78元,麦棉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