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复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夏波蒂作为中早熟组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组对照品种,对冬油菜茬复种的23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红美、14w-5折合产量分别为30 487.5、27 115.3、26 448.4 kg/h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分别增产36.3%、21.3%、18.2%,生育期85~89 d,可作为当地油菜茬复种马铃薯的中早熟品种;青薯9号、青薯10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7 782.4、27 615.6、26 462.2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39.2%、38.4%,32.6%,生育期99~104 d,可作为复种马铃薯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福清市中部地区,长期以来种植双季稻为其主要耕作制度,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种田效益较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2000~2002年,我校在福清市镜洋镇琯口村和上店村的实习基地,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适宜种植作物的种类,围绕稻田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对稻田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即把每年传统的“稻-稻-薯”复种连作方式改为“薯-稻-菜-薯-玉米-稻-菜-蚕豆”两年八熟复种轮作方式。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薯套作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表现最好,而经济效益指标值仅达到棉薯套作模式的35.4%。就综合效益而言,3种节水高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均高于棉花单作和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比棉花单作模式综合效益指标值提高了1倍,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次之。在适当提高棉薯套作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投入后,棉薯套作滴灌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吴晓良 《新农业》2006,(6):15-15
薯、稻复种能增加经济效益。2005年苏家屯区进行了薯、稻复种试验,上茬每亩收获马铃薯1765公斤,扣除亩成本400元,亩纯效益1000~1350元;下茬水稻亩产643公斤,扣除亩成本550元,亩纯效益645元,两茬合计亩效益1645~1995元。  相似文献   

5.
早熟马铃薯复种大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6月份以后,马铃薯主产区的老薯已下市,新薯还没有上市,沙性土壤种植早熟马铃薯正好利用这个空档,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地膜马铃薯的顺利销售.从近两年月牙湖地区种植早熟地膜马铃薯复种大葱的生产实际看,马铃薯平均单产2197.3kg,销售价格在每公斤0.44元左右,产值966.8元,复种大葱产值在480元左右,两茬产值可达1446.8元,纯收入950元.早熟马铃薯复种大葱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7.
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刍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生产现状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讨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议:优化品种结构,示范推广优质专用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夏播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组建马铃薯产业联合体,助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保障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复种马铃薯催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赤霉素处理当年产的马铃薯种薯,以打破休眠促其萌芽,为冬小麦复种马铃薯解决种薯问题。结果表明:当年生产的马铃薯整薯或切块采用赤霉素5~15 m g/kg浸种20~30 m in,出苗率较高,平均出苗率为87%。  相似文献   

9.
尤溪联合梯田稻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与文献调查表明,联合梯田的发展与历史上人口迁徙密切相关;稻作制度随时间推移由早期的一熟制向多熟制发展,随海拔高度增加由低海拔的三熟制向高海拔的一至二熟制转变;稻作模式由单季稻向丰富多样的复种轮作、间作以及立体种养转变。联合梯田目前保留了稻薯复种轮作、瓜稻复种轮作、烟稻复种轮作、稻草复种轮作、稻菜复种轮作、稻豆间作、再生稻栽培、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等9种典型稻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玉米套种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确定适宜品种、精选种薯、种薯处理、播种、密植、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熟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张春江 《新农业》2007,(6):27-27
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西关村葛日宽,利用薯葱复种栽培方式(即上茬马铃薯,下茬大葱),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2004年在承包的9亩地上创效益43000元,其中马铃薯收入18000元,大葱收入25000元,折亩效益4780元,为市场提供无公害产品69750公斤.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195户农民在600多亩土地上搞起了薯葱复种生产,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西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无公害大葱生产专业村.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农民收入,本着探索的目的,2002年我们在5000m2的塑料大棚内,试验、示范了前期种植早马铃薯、收获后夏播复种留种薯的栽培方式。大棚早马铃薯在6月7~25日收完,比当地地膜覆盖栽培早上市20天,价格每公斤高出0.80元,每667m2地膜覆盖增收1000元以上。加上复种马铃薯进行夏播留种,实现了每667m2产幼龄薯1450kg,每公斤销价1.20元,两茬收入5913.70元。我们的做法是:一、早播春马铃薯1、选早熟、耐密、结薯率高、适宜夏播种的品种。如“早大白”品种,品种不但熟期短而且结薯集中,匍匐茎只有6~8cm长,并且薯型大,适于密植。尤其塞用上一年夏播…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庄薯3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较高,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费乌瑞他和中薯3号两个品种产量虽低于对照品种,但利用其早熟特性,在水浇地或者结合设施拱棚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复种其他蔬菜,既可进行轮作倒茬,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产实践 ,作者总结出的天水市旱地油菜茬复种早熟马铃薯的生产技术是 :精选种薯 ,确保苗全苗壮 ;施足种肥 ,及时锄草培土 ;防虫治病 ,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李家村种植大户王寿庆,在30亩承包田采用薯菜复种二茬生产,创造了大田亩产超万公斤、收入超5000元的高效益典型。一、上茬马铃薯1.播种选择脱毒种薯荷兰三号,于播种前30天催芽,3月10日覆膜播种,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20,(1)
正1上茬红薯栽培复种必须选择生长期短的品种。龙薯九红薯是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培育的,短蔓蔓长0.8~1米,分枝5~8条,脉基微红,茎叶全绿,叶片心形,每株最多可结八九个薯块。薯块纺锤形,红皮橘红色肉,光滑整齐,大块率高,口味甜糯,适应性极强,是鲜食、加工、烘烤的好品  相似文献   

17.
秦小军  罗昀 《农业科技通讯》2007,(10):102-102,105
"前薯后菜"种植模式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种前茬种植早熟马铃薯,后茬复种大白菜的新型栽培模式。该模式有效的将设施与露地蔬菜种植结合起来,经过试  相似文献   

18.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具有种植生产优质马铃薯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近年来,本县将设施农业与主导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芹菜高效栽培技术。应用该技术,一般亩产鲜薯2 375 kg、收入7 125元,亩产西芹6 500 kg、收入6 500元,合计每亩年总收入在13 600元以上。通过推广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西芹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白城地区风沙盐碱土壤米薯间作(薯后复种大豆)的玉米丰产栽培数学模型,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亩产650-750公斤的决策变量是密度3190-3390株、尿素14.73-19.53公斤,二铵7.86-10.09公斤。三种主要栽培因素贡献率排序为尿素〉二铵〉密度。单因素密度,尿素、二铵、二因素密度与尿素、密度与二铵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打破传统的耕作制度耕作方法,研究推广作物复种、套种、复栽技术,扩大种植规模,使塞北变成了江南.1999年,全市复套种面积发展到30万亩,相当于增加3个乡镇的耕地面积,增加了全市19.1%的耕地;总增收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复套种人均收入实现857元.该市已经形成了麦菜、米菜、薯菜、瓜菜、菜菜、麦豆、粮粮、粮饲、棚室多茬次、立体延伸复种十大复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