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78年用化学诱变多倍体研究,至今已从93—114,GT_1,化59—2等品系中获得稳定的多倍体株系27个,共700多株苗,并在1970年发现一个自然多倍体,这些多倍体材料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在诱变研究中,对诱变方法,分离筛选,形态学,组织学和细胞学鉴定已掌握并能在1—1.5年内获得稳定的多倍体植株.多倍体的叶片显著增厚,叶脉增粗,叶色浓绿,叶脉胶比二倍体稍好,抗寒能力仅保持原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诱导橡胶多倍体及其细胞学研究续报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已经用化学和物理方法诱导出多倍体无性系及无性系材料共12个,经过3~7代分离筛选,获得稳定的多倍体植株共1000多株,最大的已高达4米以上。二、从诱导多倍体研究中,提出了从诱变处理,分离筛选,到细胞学鉴定和形态、组织学鉴定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在一般情况下,已有把握对所需要诱导的优良品系在1.5~2年内诱导成稳定的多倍体无性系。三、对诱导出的多倍体无性系进行了叶脉胶预测产量鉴定,其中许多无性系有比对照(二倍体)高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多倍体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多倍体(polyploid)是高等植物染色进化的显著特征。高等植物中多倍体占65%以上,多倍体表现的营养体增大,营养成分增加等特征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所在。利用多倍体为遗传桥梁,进行有目的的遗传渐渗(geneticintrogression)和基因转移已取得巨大成功。关于多倍体基因表达的许多研究依赖于同工酶分析,DNA水平上的研究没有广泛开展。新兴的RT-PCR技术由于需要了解基因的DNA序  相似文献   

4.
多倍体甜菜品种具有丰产、产糖量高、工艺品质好等特点,在高肥、足水的条件下,更能充分发挥其种性,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目前,我国甜菜生产上单产较低的情况下,推广多倍体甜菜新品种,可提供更多的原料来满足制糖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二倍体甜菜经过人工诱变,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成为四倍体,再与相应的二倍体杂交成为三倍体,这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导致了内部生理结构和经济性状的改变,称之为多倍体甜菜。我所经过十年的努力,于1976年培育出第二批多倍体甜菜新品种:双丰305、双丰306、双丰307,1970年开始试配组合,经过六年田间试验、品种比较及  相似文献   

5.
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低浓度秋水仙素在甜叶菊试管苗茎段再生苗初期进行长时间持续处理,以探讨低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甜叶菊多倍体的优势及适合长时间诱导甜叶菊的秋水仙素浓度,简化甜叶菊离体诱导多倍体技术环节。结果表明:0.025%的秋水仙素浓度适合于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的持续诱变,直至试管苗再生而无需清洗外植体和更换培养基,简化了诱导技术环节,提高了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效率;多倍体植株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为叶片大而厚实、开花延迟、花蕾较大等特征。旨在建立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二、四倍体甜菜杂交的三倍体(通称多倍体)甜菜,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目前,优良的甜菜多倍体,较普通二倍体甜菜增产20%以上,根中含糖接近或相当于普通二倍体甜菜。经试验与大面积推广种植,甜菜多倍体总产糖量比二倍体甜菜高15—20%,既增加社队收入,又多产砂糖,为“四化”建设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7.
诱导橡胶多倍体与其细胞学研究续报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从海垦8,热研2—14—39,热研7—18—65等优良无性系芽条诱导出45株多倍体植株,经细胞学鉴定,这些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大多为2n=54~72,每个植株的多倍细胞均占其总分裂细胞数的60%以上。这些多倍体植株的外部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异,如叶片显著增厚、叶色浓绿、叶脉增粗等。目前这些植株已进入无性系第2代和第3代筛选,其中最大的多倍体植株已高达2米,而且已开始出现多倍分枝。在试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秋水仙碱和激动素等诱导剂时,诱导当代芽条的第一蓬叶大多数属于嵌合体。至第二蓬叶时则几乎全部恢复正常(2n=36)。将当代第一蓬叶的嵌合体茎干进入无性第一代分离筛选时,约产生千分之一的突变芽,只有将这些突变芽继续芽接至第二代筛选时才能获得较多的多倍体植株,但这一代仍然有分离现象。分离出正常的植株约占30%。从无性第二代中再经细胞学鉴定,选出较纯的多倍体植株进行无性第三代筛选时,所获得的第三代植株几乎全部属于多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多倍体开花习性及生殖器官形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2年,对橡胶树多倍体无性系的开花习性及生殖器官的的初步观察表明:(1)不同的多倍体无性系的始花期是不同的,开花迟早由遗传性所决定。(2)用环剥树皮等方法可以诱导多倍体无性系提早开花。(3)人工诱导产生的多倍体和自然突变产生的多倍体,在始花期和花的形态大小方面是一样的。(4)多倍体的雌花和雄花均比其相对应的二倍体的大,这可作为橡胶树多倍体在生殖器官的形态鉴定方面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自然四倍体野生茶树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对于以叶用为目的的茶树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国内外利用自然选择、人工杂交及物理、化学的诱变法,已在茶树多倍体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一些学者还对多倍体茶树进行了细胞遗传学观察。作者在全面调查收集四川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时,首次发现了一株自然四倍体茶树“9006”。经鉴定,属张宏达分类系统中的秃房茶(Camelliagymnogyna Chang),现将具体细胞染色体分  相似文献   

10.
用化学的方法诱变植物多倍体研究,在植物遗传选育种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化学诱变植物多倍体方面,已开展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许多科、属、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用化学诱变的方法获得数百种植物多倍体,其中有不少是具有一定生产价值的优良经济作物.如四倍体、三倍体甜菜,四倍体、三倍体茶叶,三倍体无子西瓜等;在这些作物中已显示出具有产量高、抗性和品质好等特点,故诱变植物多倍和非整倍体在植物的遗传选育种研究方面,也是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4由四倍体品系甜426的3个系号与二倍体品系甜217杂交育成,该品种属标准型多粒多倍体杂交种。试验、生产示范结果,甜研304平均块根产量1680kg/亩,含糖率16.8%,平均比对照增产10%,提高含糖0.5度。该品种叶丛长势强、稳产性好,抗褐斑病(发病率较对照品种低0.4~0.6级)、耐根腐病,在发病严重地块及年份罹病率较对照低25%,水涝严重条件下亦可获得较好产量。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研302是由四倍体亲本甜408与二倍体品系甜202以3:1比例杂交而成(原代号81325)。1982年~1983年,81325在选配的31个组合中表现优良,根产量、含糖率比当地种增产极显著,同时也高于双亲。是一个特殊配合力强的多倍体组合。甜研302在1982~1988年多次多点试验中,表现丰产性稳定、含糖率高、抗褐斑病、耐根腐病,优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双八等推广种。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多倍体品种骨干亲本的重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运才  王华忠 《中国糖料》2006,(2):15-16,26
对11个多倍体甜菜品种骨干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发现它们在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方面差异极显著。四倍体品系的根产量和含糖率均优于二倍体材料,而褐斑病抗性差别不大。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褐斑病病情与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呈负相关外,其余3个性状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在林西地区,根产量较高的品种是美国品种RH3、德国KWS公司品种6231和吉丹单301,较对照增产超过10%;含糖率较高的品种是吉农单301、RH3和吉洮单301,产糖量较高的品种是美国品种RH3、吉洮单301和吉农单301,较对照分别提高11.46%、6.45%和3.78%。抗病性表现较好的有RH3、吉丹单301、甜单2、吉农单301、美国品种E9、甜研303、吉洮单301;由各品种的综合性状推荐在我区继续试验、示范,并考虑推广使用的品种有美国品种RH3、吉农单301、吉洮单301。  相似文献   

15.
优良甜菜新品种Beta866的引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ta866是美国BetaSeed公司选育,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引进的甜菜二倍体单胚雄不育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好,块根含糖较高,属标准偏丰产型品种;抗丛根病和褐斑病,耐根腐病;块根形状整齐,品质好,出糖率高,产质量稳定,适应性广。在2010—2011年的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全国三大甜菜产区两年42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72506.8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25.4%;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4度;平均产糖量11867.8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23.2%;对丛根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根腐病、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9—20011年的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Beta866两年15个点次平均根产量55565.3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9.8%;平均含糖率16.0%,比对照品种高0.2度;平均产糖量8910.1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1.8%。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的绥化、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黑河、牡丹江,河北的张北,内蒙古的包头,新疆的伊犁、昌吉等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杜邦福星防治甜菜褐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杜邦福星(40%氟硅唑EC)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杜邦福星3种剂量(30 mL/hm2;60 mL/hm2;90 mL/hm2)对甜菜褐斑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优于对照药剂禾本卡克(20%三苯基醋酸锡WP)和12.5%烯唑醇WP,3种剂量的防效分别为73.9%、85.3%、87.9%,根产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24%、38%、30.2%,增糖0.46度、0.65度、1.94度。  相似文献   

17.
甜菜种质的性状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3):51-53
通过“七五”至“十五”期间甜菜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和种质创新研究,鉴定、筛选出一大批丰产、高糖、抗病的种质资源材料,同时对其性状改良,创造出一些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配合力高、遗传稳定的新型优异种质,有的已做为预选种应用于我国的育种实践中,并育成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1989~1992年3批单株测交组合的配制和鉴定,初步揭示了甜菜有粉系早代配合力选择的方法、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选育出一般配合力较高、经济性状较优的甜研4号轮-24、A_(?)-24轮-24和81G—06轮-16等优良株系4个,高配合价基因型20余个,以及新的一轮群体3个,其中甜研4号一轮群体在主要性状方面有明显增益:根产量提高18.30%、含糖率增加2.9度,产糖量提高54.3%,褐斑病病情降低0.21级。该研究为开展甜菜配合力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2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2系多倍体高糖型杂交种,由四倍体品系BS95429作母本,与自育二倍体品系BS79-1作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丰产性稳定,含糖高,抗病性强,对丛根病有较强耐病性。在2000~2001年的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均达到高糖型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3.5%、1.00度和9.7%;在2001年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1%、1.28度和37.1%。  相似文献   

20.
H809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引自荷兰安地公司的二倍体单粒型杂交种。2008年进行鉴定试验,平均块根产量52364.8kg/hm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28.9%;平均含糖率为17.7%,比对照低0.7度;平均产糖量9268.6 kg/hm2,比对照品种增糖24.0%。2009-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5987.9 kg/hm2和57260.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1%和11.1%;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9%和17.3%,比对照品种分别高0.1和0.4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8959.7 kg/hm2和9865.9 kg/hm2,比对照提高13.9%和13.7%。该品种丰产性好、产糖量高、抗褐斑病、根腐病,糖汁纯度高。适宜种植区域:哈尔滨、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