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林研究》1991,9(1):77-79
通过对油茶林不同抚育管理水平的调查研究,油茶进行抚育管理是油、蜜丰收关键的营林措施,油茶垦复施肥后可使单位面积开花数量增强,始花和终花时间提前,泌蜜量、蜜质和成果率提高。 利用蜜蜂为油茶授粉,是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利用油茶蜜源来保护及繁殖蜂群,增加养蜂收益。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推广油茶花蜜蜂授粉技术的同时,结合油茶丰产林的培育开展了“油茶抚育管理与茶林放蜂关系”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油茶大树嫁接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采穗圃是为大面积栽培油茶提供优良种源的物质基础。文章以油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为基础,简述了油茶林嫁接前的抚育管理、大树嫁接操作技术、嫁接后管理以及油茶采穗圃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茶采穗圃是为大面积栽培油茶提供优良种源的物质基础。文章以油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为基础,简述了油茶林嫁接前的抚育管理、大树嫁接操作技术、嫁接后管理以及油茶采穗圃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茶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油茶的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种植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油茶林培育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油茶林地的耕整管护水平,专门设计研制了一款适合南方丘陵地区使用的油茶抚育机。首先,介绍了油茶抚育机整体结构和相关参数;构建油茶抚育机爬坡运动学方程,并对爬坡过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基于Recur Dyn动力学仿真软件搭建油茶抚育机的多体运动学模型,同时基于贝氏理论建立爬坡仿真的坡面,坡面坡度设定为30°;开展油茶林地软地面工况下的爬坡运动学仿真。结合设计参数及仿真试验结果研制一台油茶抚育机样机,选择油茶抚育机重心高度和行驶速度为试验因素,进行油茶抚育机样机实地爬坡性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重心高度对油茶抚育机爬坡过程稳定性影响大,行驶速度的影响小。从实地试验数据可知,当油茶抚育机重心位置为420 mm,爬坡速度为1.5 m/s时,油茶抚育机爬坡过程最稳定,其俯仰角的平均值为18.7°。与同一条件下的仿真试验的结果相比,实地试验与仿真试验的吻合程度为93.1%,两者基本吻合,验证了油茶抚育机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试验证明,所设计的油茶抚育机满足爬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现有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捷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3):46-47,50
分析了湖南现有油茶林低产的原因,指出管理粗放、品种不纯、病虫害较多以及传粉昆虫较少是其低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抚育管理、保护和利用传粉昆虫、加大对油茶种植的扶植力度提高油茶产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油茶的优良品种和种苗选择、林地选择与清理、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油茶栽培技术,旨在为油茶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莲花 《热带林业》2006,34(4):35-37
介绍五指山市油茶的发展前景,阐述油茶的形态特征、用途与生物学特性,总结油茶采种、育苗、造林、幼林抚育管理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今后发展油茶种植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主要针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展开了分析,分别从油茶种植造林地选择、油茶丰产栽培整地方法、造林工作、油茶园抚育管理4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于更好地发挥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作用,提高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10.
卢武军 《绿色科技》2020,(5):151-152
指出了油茶是木本油料类树种,为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油茶产业的发展可为农民增收,在构建发达林业体系方面意义明显。同时,为保证油茶丰产,在栽植过程分别从选地和整地、定种育苗、幼林抚育、成林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其科学栽植、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保证,以期提高油茶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油茶低产林面积大,成因复杂,只有通过分类施策,采取综合有效措施改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生产潜力。油茶低产林改造方式共分三种:抚育改造、换冠改造、更新改造。本文重点介绍抚育改造。林分清理。清除油茶林中的杂灌木和野藤杂草,挖除老、劣及历史病株,改善地上部分环境条件,有利于油茶林的垦复管理和果实采收。  相似文献   

12.
"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我国油茶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为材料,从选地及整地标准、挖穴和复穴、定植及栽后管理、免耕抚育、配方施肥、幼林抚育、成林抚育、树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技术等10个方面人手,系统研究了丰产栽培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完善的"GLS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的配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油茶林的主要价值是茶油,为提高油茶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进一步提高油茶林的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抚育措施对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产量的影响,以提高科学管理程度,提升经济效益。在实验样地中,随机选取生长情况、立地条件相似的油茶林作为实验地,分别设置了3组实验林和对照林,统计油茶植株、地下植被和凋落物数量生物量,并计算产量。通过采用不同抚育措施对油茶人工林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中耕除草、施肥及复垦的抚育措施,能提高油茶林的生物量,且复垦措施更有助于生物量提高;实施嫁接换冠的抚育措施,不能提高人工林生物量,但果实生物量有所增加;三种抚育均能提高油茶林产量,产量提升效果依次为:嫁接换冠>中耕除草、施肥及复垦>中耕除草、施肥。  相似文献   

14.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保健用油的需求带动了油茶产业的再次发展。油茶更新造林必须结合良种的应用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通过分析油茶的根系生长、新梢生长和开花挂果等生物学及其与油茶林产量的关系,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林地规划、良种壮苗、幼林管理和成林管理等相应的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还概述了油茶栽植、抚育、施肥、树体修剪和采收加工等一系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广东油茶发展历经两次高潮,期间种植油茶面积达到50万hm~2。80年代后期,由于管理放松,产量降低,效益不佳,以致快速减少种植油茶的面积。进入21世纪后,广东政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工作,相应提高了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为此,结合广东地区多年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抚育了管理的措施,希望通过分享这部分技术,增加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16.
油茶无性系栽培是新品种代替旧品种而获得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造林质量技术管理、幼林抚育、成林管理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油茶成林抚育和更新改造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寨县油茶栽培历史攸久,早在70-80年代,就将油茶与蚕桑、板栗、茶叶和油桐一起作为主要经济林进行开发,建立了油茶基地10万余亩,有比较丰富的油茶栽培和管理经验。通过对安徽省金寨县76户经营油茶林大户的调查,总结了通俗易懂的油茶高产、稳产抚育和更新技术,为进一步提高林农收入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探讨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提升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包括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探讨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提升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广西寒冷地区油茶良种选择及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寒冷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但总体上适合油茶生长。通过引种对比试验,分析制定了桂北地区油茶种植适宜区和优良品系选择标准,并从选择造林地和良种苗木质量、种植以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油茶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