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杉木不同类型种子园、优良家系等良种为材料,进行不同途径良种的造林对比试验.从4年生和18年生试验林的2次生长量调查情况反映出不同途径良种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同的.4年生时生长较快的前10位良种到18年生时的中选率只有60%;18年生时开化种源种子园的那坡小区混系种子、长乐1.5代混系种子、龙泉双系种子园混系种子及湘零陵9、龙泉15、龙泉5优良家系种子造林的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0.9%、54.5%、49.1%、42.0%、38.9%、33.5%;按种源类别统计,龙泉双系种子园材积生长量最大,遗传增益达到49.1%,长乐1.5代种子园、种源种子园和本省(浙江)选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也在30%以上,而从外省未经子代测定而收集到的15个优树无性系的遗传增益仅为0.8%.为获得高增长的遗传改良效益,用真正优良的优树无性系2个或多个配置,是营建杉木高级种子园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日本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对象,通过对造林3 a后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家系的早期表现,并开展优良家系初步选择。结果表明林分平均保存率为78.22%,家系间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和生长量最好的是种子园家系246号,其次分别为24、299、240号;种子园家系的生长表现略好于母树林对照,但二者差异不大,需要成林后再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优良种植材料现实遗传增益验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武平县的马尾松遗传增益测定林材料,以验证优良种源,母树林及种子园混系的现实遗传增益。种源中试林和示范林测定结果都显示,选用优良种源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较好立地上,8年生时广西宁明和广东信宜种源的高径生长分别增益17%~47%和12%~25%。通过福建武平,江西吉安,广东信宜和广西宁明4处母树林子代5年生测定林材料。未发现预期显著的改良效果,有些母树林子代生长甚至低于相应试验对照。广西藤县和贵州黄平种子园混系在不同地理和立地环境上的生长现验证了种子园混系较高的遗传增益,但这种增益估算值与测试点立地条件和种子园无性系构成有关。广西藤县种子园混系只有在较好立地上增产显著,而在较差立地上则难显其增益效果。贵州黄平种子园混系因速生和遗传稳定性高,在不同立地上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全国不同区域121个杉木优良家系9年生材积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家系平均遗传力高,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变异系数大,家系方差分量占总分量13.2%;有76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场初级种子园后代,63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洋口初级种子园后代,20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省优良家系6421号,其材积增益比我场种子园后代大25.4%─65.6%。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嫁接5 a生的秃杉种子园进行地径、树高、冠幅、抽梢高及当年抽梢高等指标的调查。经统计分析表明,秃杉种子园树高、地径及冠幅等指标在不同家系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综合比较秃杉种子园中各家系的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50号、41号、45号、18号、46号、63号、43号为秃杉种子园优良家系,选出家系的平均地径与种子园地径平均值相比提高了11.56%,平均树高与种子园树高平均值相比提高了13.4%,平均冠幅与种子园冠幅平均值相比分别提高了11.80%和15.92%。选出的优良家系生表现良好,为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秃杉良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初级种子园子代测定及早期增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错海林木良种基地四个优树产地的樟子松初级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的测定和对其三年生子代苗、七年生子代林高、径、材积生长量的观察和统计分析认为:(1)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优良。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原产地对照种子,千粒重大39%,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高出21个百分点;(2)种子园子代苗期表现速生,七年生幼林仍保持较高生长优势,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39%;其中优良家系尤为突出,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9%;(3)用方差分析方法估算樟子松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树高为0.67,直径为0.63,材积为0.59;(4)根据四个产地种子园子代生长量有很大差异,认为在选择和利用优良种源基础上再选择优良单株建立种子园,能大大提高树种改良效果,显著提高种子园遗传增益;(5)种子园子代测定证明,错海林木良种基地樟子松初级种子园质量优良,能够为生产提供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兼优的樟子松种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代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进行家系育种值估算及生长评价。【结果】马尾松不同世代的种子园子代生长差异很大,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大于马尾松优良天然林分的混系子代,其中一代种子园子代各家系单株材积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5.78%~84.62%和40.66%~71.39%,二代其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8.96%~108.97%和42.97%~91.89%,二代种子园子代的平均生长量和遗传稳定性总体上高于一代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世代内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一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1.94%、30.72%和97.75%,在二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3.42%、29.60%和90.09%,说明种子园中对亲本材料的再选择非常重要。依据子代的单株材积育种值在两测定点的位次及其变幅大小,将38个家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稳定型、较速生不稳定型和慢生型4类,各类所占家系数分别有23.68%、26.32%、21.05%和28.95%,其中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所对应的亲本无性系可作为新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优良建园材料。种子园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地点×家系、区组×家系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一致。【结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效益显著,二代增益大于一代。通过选择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将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现有种子园的留优去劣疏伐和重建新的种子园。鉴于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使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同,建议对子代生长表现突出、结实量较多的无性系进行单系采种利用。  相似文献   

8.
杉木二代优良种源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育苗,在永春县营造二代杉木示范林,开展杉木良种推广应用,并在一都镇和坑仔口镇分别设置调查试验区,调查分析二代杉木幼林的遗传增益和集约造林的速生丰产效应。试验结果:1)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优良种源在永春推广造林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与普通种源的杉木相比,3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0%,胸径生长量增长52.1%;4年生树高生长量增长31.5%,胸径生长量增长45.2%。2)二代杉木幼林集约造林速生丰产效应明显,4年生幼林施肥比不施肥树高生长量增长33.3%,胸径生长量增长53.3%;高密度造林5年生二代杉木幼林蓄积量达到87.75 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到17.55 m3/hm2,年平均产值达到15 795元/hm2。  相似文献   

9.
在江西省分宜县对引自福建、湖南的29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三代子代的1年生苗以及1个三代混系种子的1年生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杉木三代子代苗平均苗高为24.19 cm,平均变异系数为23.09%;平均地径为4.27 mm,平均变异系数为18.26%。家系间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综合评价,选出了5个三代子代生长性状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平均生长量为35.22 cm,现实增益45.61%,遗传增益25.26%;地径平均生长量为5.26 mm,现实增益23.19%,遗传增益7.62%。初选出的5个优良家系,其母本能为今后江西省杉木三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及高世代育种群体构建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梧州地区的杉木初级种子园里的889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5个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用于营建2.8hm^2的大叶面积杉木种子园。建园结果表明,5年生的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的子代幼林的年平均生长量:胸径1.5cm,树高1.04m、材积0.0053m^3,比最优种源或最优家系增产94%以上,比初级园混系种增88%-89%。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6年生柳杉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分析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达5%显著水平;并以生长性状值为主要指标,进行速生优良家系选择,从试验林中选择出速生优良家系16个,26年生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12%、4.46%和7.34%。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具有生长量大、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非常宝贵的柳杉种质资源,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2.
依据永吉林木种子园长白落叶松优良半同胞家系选择结果,对第一代种子园中无性系进行逆向选择与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70个参试家系中,生长性状优良者为40个,占参试家系57.14%。在生产区中逆向选择优良家系对应系号的无性系母树进行生长性状调查,其树高、胸径、冠幅、中央直径和分枝角度5个性状的重复力分别为0.118、0.327、0.265、0.372和0.514;结合无性系母树结实性状,选择优良无性系31个,占中选无性系77.5%。31个无性系分为3类,第一类为生长迅速的类群,共11个无性系;第二类为生长中等的类群,共19个无性系;第三类为生长速度较慢的类群,只有214#1个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以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2年生的杉木第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220个无性系进行系统测定,探讨了无性系生长、形质和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结实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无性系的重复力值均较大;从220个无性系中综合筛选出丁74等35个优良无性系,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大、结实性状良好,22年生时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值分别高达17.56 m、33.60 cm和0.803 35 m3,分别大于种子园中调查的220个无性系平均值的20.36%、17.73%和57.32%,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用作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4.
对10个省(区)14个种子园的112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子代测定,研究表明:3年生树高的家系遗传力估计值为0.59,遗传变异系数为4.69%,证实了杉木树高生长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强.选择出7个产地的种子园作为我省杉木良种调拨区域,与我省叙永初级种子园相比,3年生树高增产达9.3%.筛选山12个最优家系,与对照相比树高增产达20%;与参试优良家系相比,树高遗传增益可提高5.72%.这批最优家系及其亲本,是我省优良的造林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杉木半同胞家系种子播种育苗的苗期生长情况,对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高坌林场省级杉木良种基地2代杉木种子园66个半同胞家系种子播种育苗的苗高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2代种子园66个半同胞家系苗高生长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36个半同胞家系的苗高均值大于总体均值,占比达54.55%。相同母本来源地(种源)的家系内苗高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步选出J60、J66、J69、J70、J71、J73、J74、J78、J82、J84、J85、J88、J95、J97、J102、J107、J110、J113、J114、J115、J117、J118号等22个苗期生长表现优良的杉木2代种子园半同胞家系,为当地杉木苗期的早期选择提供了参照,为优良家系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其中J69、J82、J84、J88 4个家系母本来源为黄田江红心杉种源,可为江西全南黄田江红心杉优良家系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提高杉木生产潜力,本所先后营建了杉木初级种子园和杉木种源种子园各6.67公顷,并已生产种子园混系种子4520kg,优良家系种子600kg;评选出杉木优良种源8个,优良单亲家系40个,优良双亲家系20个;推广杉木优良种源、优良家系和种子园种子造林近1万公顷。但其增产效益不同。从表1可以看  相似文献   

17.
火炬松自由授粉子代多地点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涉及3个地点、52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火炬松子代测定6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点间生长差异极大,地点间生长量的差异与纬度相对应,高纬度的富阳试点生长最好,低纬度的遂溪试点生长最差,家系间生长差异显著,且与地点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的造林区应选用不同的优良家系,分别为富阳试点和英德试点选出适于各自栽植的优系9个和154个,本试验结果也为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定向供种及去劣疏伐提供依据。根据上述入选育采优系种子供适生地区造林,材积遗传增益为5.4%-5.8%,若对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保留相应的优系,则材积增益可达10.8%-11.6%。  相似文献   

18.
对70个3代园杉木家系1年生苗苗高、地径、根系数、分枝数、总鲜重与高径比等6个形态指标与对照及广西优良家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指标性状变异明显且关系密切,来自福建的杉木3代园子代家系多数较福建种子园混合种、广西种子园混系种和优良家系具有很明显的生长优势;同时,广西的优良家系、种子园种子的生长表现也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洋口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生长在家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家系内个体间的遗传分化剧烈。从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家系及家系内优良的单株造林 ,增产效果显著 ;杉木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对5年生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不同家系的人工林进行了生长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选出与CK对照组之间胸径、树高与单株材积各指标差异极显著的家系8个,分布为家系6号、29号、34号、50号、57号、60号、104号、106号;2008~2010年间枫香8个家系之间的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与材积生长量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其中家系50号和60号生长表现最为活跃;5年生枫香8个家系人工林之间的胸径均值、树高均值与单株材积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与CK组相比较相对最优良的是家系6号和60号,CK组的胸径均值为6.54cm,树高均值为5.31m,单株材积均值为0.01054m3,家系6号的胸径、树高与单株材积均值分别比CK组大46.87%、47.99%与83.96%,而家系60号则分别大43.33%、46.26%与8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