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我市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逐年上升,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90年发病面积达0.3万hm~2余,死苗面积达346hm~2余,严重影响棉花生产。为了引进筛选适应本市大面积推广的高产、优质的抗病品种(系),1991年~1992年我们进行了引进新抗病品种(系)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棉花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很广,土壤一经染病后病菌生活时间长,传播蔓延快,危害重,尤其黄萎病菌寄主范围广,给防治带来更大的困难。从1967~1972五年间,我们通过室内、田间、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证明,  相似文献   

3.
吴传德 《植物保护》1980,6(5):21-22
胶东棉区有用棉株整修打下的枝叶沤制绿肥的习惯,沤肥时加水加土,如果沤肥枝叶采自枯、黄萎病田,则有利于棉花拈萎病菌、黄萎病菌繁殖孽生。1973年,在高密县田家庄大队无病地试验,施用枯萎病病株枝叶沤制的绿肥,病株率92.8%,死苗率88.7%,不施用这种肥料的则不发病。调查研究证明,利用病株枝叶沤肥,是昌潍棉区枯、黄萎病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为了寻找既能防止病害传播,又不影响病株枝叶处理的方法,自197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高温堆肥的试验。 一、棉花枯、黄萎病菌致死温度测定 枯萎病菌种:第一次试验用1973年从高密县田家庄大队病株上分离,石蜡封存于冰箱中的LF_2菌种(全省统一编号);第二次试验用该菌种回接棉株发病后又重新分离的菌种。两者均有菌丝和较多的大、小分生孢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和液肥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总结赵建军(新疆石河子植保植检站832000棉花黄萎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土传病害,它是由大丽轮枝孢菌(Verticiliumdahliaekleb)引起的。此病害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已列为我国植物病害检疫对象。笔...  相似文献   

5.
根据試驗結果,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对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均有较好的效果。药剂消毒的有效距离与用药量成正相关,用药量每穴5毫升,其水平方向的有效距离为10—20厘米,10毫升为20—30厘米,作用范围可达土深30—40厘米。施药后覆盖土面,可以消灭土表的病菌,不覆盖则对土面的病菌无效。田間防治試驗的初步結果表明,应用氯化苦进行成片的土壤消毒,处理区黄、枯萎病株均低于前一年的发病基数及同年的对照区。用氧化苦消灭大田零星发病地点,效果可达89.3%。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植物内生细菌在棉花体内的定殖规律及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抑菌活性强的植物内生细菌,通过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16S r DNA和gyr B基因分析鉴定菌株;利用抗生素标记法及盆栽试验研究其在棉花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共筛选到3株对大丽轮枝菌具有强抑菌活性的菌株SZ5、DP10和CCM9,其中SZ5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定殖在棉花根部、茎部和叶部,DP10和CCM9为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定殖在棉花根部和茎部,3株菌在棉花根部的定殖数量均在10~3CFU/g以上;棉花苗沾根分别接入3株内生细菌10 d后再接种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浮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79.52%~89.79%,而3株内生细菌沾根接种后立即移栽到含有大丽轮枝菌的土壤中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23.77%~36.03%。表明不同内生细菌菌株在棉花体内的定殖规律不同;且在棉苗中定殖一定数量后,才能对棉花黄萎病产生较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棉花黄萎病防治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棉国.由于该病是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防治难度较大,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药剂,只能依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但是,我国目前棉花品种的抗病性只能达到抗至耐病水平,致使该病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连续流行为害.控制该病的猖獗为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郭赛赛  张敬泽 《农药学学报》2019,63(5-6):787-798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p.) 可产生丰富的代谢化合物,尤其是拮抗微生物类的脂肽化合物,是挖掘天然抗菌素的宝库,其中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最具有代表性。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与其脂肽化合物相关。已发现与微生物拮抗作用相关的脂肽主要有杀镰孢菌素、多粘菌素和十三肽素,是由大的多酶复合体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NRPSs) 产生。本文在简介多粘类芽孢杆菌脂肽在植物病害防治和医疗应用的基础上,综述了其产生的脂肽化合物的类型和功能,并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与抗菌作用相关的杀镰孢菌素、多粘菌素和十三肽素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类似物的合成和质谱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旨在为进一步发现、挖掘和利用脂肽化合物的自然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钟慧敏 《植物检疫》1992,6(5):396-400
棉花黄萎病在苏联分布广,为害大,近半个世纪来一直是威胁棉花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因此,苏联广大植病工作者和育种家们对它进行了广泛而且深入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绩,尤其在防治研究的新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苏联在棉花黄萎病方面以往的研究成果,近10年来的防治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简要综述如下:1 以往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黄萎病菌生长缓慢,使用普通方法作带菌分析,常因镰刀菌茂密生长而不易看到,仇元等的种子检验法操作程序复杂,我们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由于病原菌能以棉籽上生活,如果具备一定温湿度,利用种子内的养分使其生长估计有一定的可能性。据此我们设计了用流水直接冲洗棉籽、湿室进行培养的方法。试验方法:1963年4月22日取1962年在当地采得的黄萎病株种籽50粒,放入500毫升三角瓶中,瓶口用纱布罩紧,流水(系用本所自流井)冲洗24小时后,放入无菌室内,再用灭菌水振洗三次,以备接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综述了我国棉花黄萎病发生与为害损失的概况、病害消长规律与气候因素、土壤中微菌核数量的动态关系及其病原菌致病性,生理分化类型,寄主范围,致病机理与品种抗病性机制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当前黄萎病猖獗为害、北方棉区出现成片病株严重落叶等阻碍棉花生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黄萎病的基础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加速棉花抗病品种选育与有效药剂筛选等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黄萎病菌在培养基上能形成微菌核的特性,寻找适于种子与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形成的培养基和相应的检查种籽和土壤带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棉花抗枯萎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原学研究证明新疆哈密瓜花叶病主要由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南瓜花叶病毒(SqMV)引起,大田发病以 WMV-2为主。研究证明 WMV-2的介体主要为麦二叉蚜、苜蓿蚜、桃蚜、伞形蚜,其次是麦长管蚜、叶虫甲。CMV 的介体有桃蚜、苜蓿蚜、伞形蚜。SqMV 的介体为叶(虫甲)。哈密瓜在田间感染病毒的时间与上述蚜虫开始迁飞的时间有相关性。有翅蚜的发生、消长与田间发病成正相关。6月份降雨量与病害发生,有翅蚜消长成反相关。据五家渠、昌吉等地区调查,WMV-2的自然寄主有蚕豆、豌豆、西葫芦,它们的发病时间比甜瓜早。  相似文献   

14.
脊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萤叶甲Theone silphoides (Dalman)是新疆荒漠草地的重要害虫。近年在新疆局部地区受害严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虫发生严重的地区蒿草叶片被食光,影响了畜牧业发展。蒿类植物在草地牧草产量的构成中比例大,在营养价值上如蛋白质含量超过禾本科牧草,特别是粗脂肪含量高于禾本科、豆科草类0.5~1倍,是家畜春季催乳、秋季抓瞟、冬季保膘的优良牧草;它还能抗旱、抗风沙,具有较强的固沙能力。有关脊萤叶甲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作者于1991~1995年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多菌灵对荧光假单胞杆菌的正向调控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多菌灵对荧光假单胞杆菌P32的正向调控作用。多菌灵和P32均能大一定程度上防治棉花黄萎病,但单独使用的效果不理想。试验表明,P32在培养条件下对多菌灵不敏感,而多菌灵可以提高P32在棉花根际及土壤中的定殖存活量。用于土壤处理时,多菌灵最多可以分别使土壤和根际的P32群体提高到12.6和13.8倍,用于种子处理时,则对土壤中P32的群体影响较小,但仍能显著地提高根际P32的群体数量。  相似文献   

16.
 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Berthold)是苜蓿的毁灭性病害,在欧洲常于播种当年就有许多植株发病,第二年末或第三年会有大批植株死亡,使苜蓿地失去利用价值。1976年以后,本病在北美流行,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土壤拮抗性微生物防治棉花枯萎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棉株根围土壤中分离到200多株土壤微生物。通过土壤微生物-棉枯萎病菌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7个菌株,即绿色木霉T-03,芽孢杆菌B-01、B-03,放线菌A-03、A-06、A-07、A-19。用上述7个土壤拮抗菌进行棉花枯萎病田间小区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T-03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最高,达76.5%;4个放线菌株的防病效果在60.5%~65.1%之间,其中A-03对棉花出苗有一定抑制作用;B-01、B-03的防效分别是36.4%和54.0%。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五个抗病亲本与一个感病亲本正反交作抗性遗传试验结果,表明抗枯萎病的遗传效应是呈不完全显性,杂种一代的抗性表现趋向母本。五个抗病亲本对我国三个生理型的五个菌系无分化性的互作反应,这些亲本在零星病地种植两年,抗性没有下降趋势,说明这些抗病品种不仅抗性稳定,而且适应性广。但杂种后代在零星病地种植一年的抗性,与在病圃种植无显著差异,第二年抗性降低,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杂种后代F_1可以在零星病地种植,但F_2必须在病圃内进行筛选,才能获得较多的抗病个体。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黄萎病混生病株鉴别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棉花枯、黄萎病菌在同一选择性培养基平面上能各自形成特征性菌落的特性,提出用水洋菜培养基(使用前每升培养基加入100毫克链霉素)和 L-山梨糖+蛋白胨培养基(KNO_3 2克,KH_2PO_4 1克,MgSO_4·7H_2O0.5克,FeCl_3微量,L-山梨糖16克,蛋白胨5克,洋菜16克,蒸馏水1000毫升)上培养两次的再培养法鉴别棉花枯、黄萎混生病株。供检病株经表面消毒,于水洋菜培养基上培养(24~26℃)5~7天,待病组织长出白色菌丝体后,移入灭菌试管,加无菌水10~15毫升摇荡。吸取该液0.2毫升均匀地涂抹到 L-山梨糖+蛋白胨培养基上,再培养5~7天。枯萎病株的分离物形成大量近圆形的白色小菌落,表面致密呈绒状,具有不匀而呈浅波状的边沿,气生菌丝白色茂盛,可纠集成束,似羊毛状。黄萎病株的分离物形成大量黑色小菌落,呈瘤状或斑点状突起,表面皱缩,具大量微菌核,气生菌丝极其稀疏,上面可见轮状着生的分生孢子梗。混生病株的分离物则产生大量分别具有上述特征的白色枯萎菌落和黑色黄萎菌落。  相似文献   

20.
关中棉花枯萎病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花枯萎病在陕西关中,近几年由局部地区发展到点面发生,蔓延速度和面积已超过黄萎病。一般发病和死苗在30—50%,严重的棉田在90%以上。一些黄萎病区逐渐转为枯、黄萎混合发生区,枯黄萎同株型极为普遍。此病在棉花苗期即表现症状,潛育期为10—20天。1—2片真叶发病率达10—15%;5—6片真叶(蕾期)即会引起大量枯死和萎蔫。土壤致病温度平均在20°—25℃,维持10天以上,发病最烈;28℃以上病势减轻。土壤含水量在60—75%之间,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每年枯萎病发生消长与5、6月份的温、湿度及降雨量有一定关系。以4—6片真叶期,枯死植株发展较快,开花后期枯死率显著下降,到吐絮期尚有高峯出现。各品种间的枯死规律基本相同;仅有枯死程度上的差异。防治棉花枯萎病主要途径以抗病品种为主。由1956—1961年已鉴定出抗病品种(系)有52-128、鸭棚、147-Φ、57-50、南通二号、F96,F80等。其中确定能在病区生产应用的有52-128,鸭棚,平均降低发病率在30—70%,增产15—40%左右。并发现抗病免疫类型有中棉“嘉定硬子”。远缘杂交材料(353×G 1472)×芙蓉葵353 F_2可作杂交原始亲本材料。在病区增施氮、磷无机肥料,有降低苗期枯萎病的作用。轮作防病在关中采取二年小(?)、玉米轮作倒茬,发病率由原来的85%降低到38%,死苗率由50%下降到20%,有一定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