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寻找与番鸭就巢性状相关的表达基因,了解其就巢调控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cDNA-AFLP (cDNA-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分析遗传背景相近的RF系白羽番鸭就巢个体和非就巢个体脑垂体基因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到与就巢行为相关差异表达片段82条,选取其中15条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较和分析,发现 8个片段(53.3%)与已知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涉及与繁殖性能紧密相关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上的功能基因,如GnRH基因、FSH基因,同时也分离到位于GH/IGF轴上的功能基因,即GH基因;以及在功能上属于信号传导、转录调控、代谢的调节基因,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角蛋白关联蛋白基因、硫氰酸酶释放硫基转移酶基因等。2个片段与未知功能的基因有同源性,5个与数据库中现有的基因没有明显的相似性。随机选择3个片段进行RT-PCR验证,检测片段的表达模式与cDNA-AFLP结果一致。【结论】揭示番鸭不同就巢性状基因表达调控模式,进一步阐明番鸭就巢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Fabric 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 ellifera ligusticaSp inola)为试验材料,通过蜂群在无巢脾时建造巢脾和在有巢脾时建造巢脾试验,发现工蜂建造的巢房比例和蜜蜂性比值基本一致;通过标记和统计巢房中卵数量变化,观察巢房中卵染色体的单双倍体特性,以及计算巢房中的卵存活率及产卵准确率,发现工蜂能及时清除巢房中的卵,这种行为是工蜂调控群内蜜蜂性比值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工蜂可以通过建造巢脾和哺育行为来调控群内的蜜蜂性比值.  相似文献   

3.
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营巢鸟的护巢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记录了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28种常见营巢鸟的护巢行为。单种护巢行为模式有7种:(1)注视;(2)鸣叫;(3)隐蔽;(4)俯冲攻击;(5)盘旋;(6)脚击;(7)拟伤。沼泽营巢鸟的护巢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种间互助行为,巢的隐蔽性与护巢行为的趋性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笼养绿壳蛋鸡和农大3号矮小型蛋鸡为试验材料,探索蛋鸡在非就巢状态下催乳素基因5′-调控区24-bp插入/缺失(-377~-354 bp)变异与血浆PRL水平和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位点不同基因型(PRL / 、 /-和-/-型)对非就巢蛋鸡300日龄前的血浆PRL水平和300日龄(40周龄)产蛋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鸡在非就巢状态下,PRL调控区的24-bp插入/缺失变异与早期血浆PRL水平和产蛋性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家禽就巢性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受少数几个常染色体基因控制.从内分泌的角度看,母禽的就巢行为由一系列激素控制.催乳素是就巢发生和维持最为关键的激素.介绍了影响禽类就巢性相关基因(催乳素和催乳素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崔婧 《现代农业科技》2007,(9):73-74,76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种间巢寄生行为的研究进展,对种间巢寄生行为的起源、共进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皖西白鹅繁殖周期中不同状态下垂体FSHβ mRNA的表达特性,选取开产前期(220日龄)、产蛋期、就巢起始期、就巢中后期和就巢后休产期的皖西白鹅母鹅各6只,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各时期垂体FSH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产蛋期母鹅垂体FSHβ mRNA表达水平为1862.9±350.5,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1).产蛋前、就巢起始、就巢中后期以及就巢后休产期母鹅垂体FSHβ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95.5±33.8、248.2±40.0、122.3±41.3和211.6±56.8,但各时期间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皖西白鹩垂体FSHβ mRNA表达水平与繁殖周期密切相关,且产蛋期该基因表达水平的大幅度下调与就巢行为起始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8.
1 机械法 1.1 光亮通风白天把抱窝母鸡放在光亮的地方,使它抱不成窝;晚上把鸡笼挂在通风的地方,使鸡体温降低,可以抑制催乳激素的产生和就巢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以笼养绿壳蛋鸡和农大3号矮小型蛋鸡为试验材料,探索蛋鸡在非就巢状态下催乳素基因5’-调控区24-bp插入/缺失(-377--354bp)变异与血浆PRL水平和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位点不同基因型(PRL+/+、+/-和-/-型)对非就巢蛋鸡300日龄前的血浆PRL水平和300日龄(40周龄)产蛋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鸡在非就巢状态下,PRL调控区的24-bp插入/缺失变异与早期血浆PRL水平和产蛋性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控制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的新技术,在室内观测了采自安徽安庆,浙江诸暨、丽水,湖北宜昌和湖南衡阳、郴州的6巢台湾乳白蚁工蚁、兵蚁及其群体间的格斗行为.结果表明,台湾乳白蚁不同巢群个体间格斗与否,与巢源的地理位置无关.供试巢中,宜昌巢与郴州巢白蚁最具攻击性,它们与其他巢白蚁均发生格斗,但其攻击力较弱,格斗后死亡率高.诸暨巢和衡阳巢白蚁的攻击性相对较弱,但攻击力较强,格斗后存活率高.研究发现,台湾乳白蚁不同巢群体格斗行为与其兵蚁格斗行为相同,说明可用兵蚁格斗代替群体格斗来测试不同巢台湾乳白蚁的格斗行为.另外,格斗双方相处时间的长短,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表3参19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家禽孵化过程的复杂动态特点,设计了家禽孵化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孵化主要参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光照节律调控鸡繁殖性能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光照是生物体重要的环境因子。现代家禽生产普遍采用人工光照。禽类视觉敏感,光照对禽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光照是温度、湿度和通风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此外,鸡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光照对其繁殖生理的影响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文章就禽类对光照的感知,光照节律对鸡性成熟和繁殖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概述了非自然光照节律、光照不应性和种蛋孵化期光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理解光照节律对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禽类的光感受器如眼球(视网膜)、丘脑深部和松果体,能够将光信号转变为生物信号,并依靠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和繁殖行为。育成期鸡群性腺发育很快,并对光照时间长短反应敏感。光照时长过短或者过长,可能导致鸡只生长受阻或者性成熟提前;每天维持恒定8或9 h的光照时长,可保证体况和体重在性成熟时达标,充分发挥繁殖潜力。产蛋期光照节律主要包括光照刺激时间和光照时长。光照刺激能促进鸡性成熟,但必须在恰当的阶段实施才能有效发挥其促进适时和整齐开产的作用。对于黄羽种鸡光照刺激时间的研究鲜有报道,生产中多参照蛋鸡的光照方案,或适当推延。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光照节律则由恒定短光照转变为恒定长光照,光照时长的选择也是提高鸡繁殖力的关键控制点之一。母鸡产蛋期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长以维持其高产,但肉种鸡与蛋鸡在体况、饲喂方式和生理特点等不同,如光照不应性等生理特征。因此,肉种鸡的光照时长短于蛋鸡或蛋种鸡,一般为14或15h,而蛋鸡或蛋种鸡为16或17h。种公鸡性早熟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精液稀释和存储,以及种公鸡隔代利用等技术的应用发展,种公鸡光照调控技术研究也逐步开展。种公鸡性成熟后采取与母鸡同样的光照时长可能会降低精液品质,提示在公母分饲的条件下有必要对公鸡和母鸡进行有区别的光照节律管理。与常规24h光照节律不同,非自然光照节律的光照制度可以提高蛋重,但可能降低产蛋数。非自然光照周期不符合欧盟规定动物福利标准,与饲养人员的正常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实际生产中并未广泛应用,但是研究非自然光照周期对了解家禽的生物节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铭  于福先  朱志伟  陈晓宇  黄菁  潘建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80-2482,2533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虽然备受争议,但是由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与哺乳动物相比,禽类具有特殊的生殖系统,因此家禽的转基因研究相对较为滞后。影响转基因家禽研制的关键因素在于表达载体的选择和外源基因的导入方式,这决定了如何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转染率。笔者对目前用于转基因家禽制备的常用载体、转基因家禽制备的方法以及转基因鸡的后续孵化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家禽就巢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巢性是家禽性成熟的标志.大多数家禽都具有就巢性,特别是一些优良地方品种,如文昌鸡、丝羽乌骨鸡、矮脚鸡等。而就巢性又会明显影响产蛋性能,就巢性机理的研究对提高家禽的产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家禽的就巢行为学研究、内分泌调控机理及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养殖废弃物治理的绩效水平,本研究基于政府干预和养殖场户的道德责任通过影响养殖场户的治理行为间接影响养殖场户的废弃物治理绩效的基本判断,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养殖废弃物治理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北京市2017年养殖场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和养殖场户的道德责任都显著正向影响养殖场户的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进而正向影响养殖废弃物治理绩效,且养殖场户的道德责任对养殖废弃物治理绩效的促进作用高于政府干预;养殖场户的治理行为在养殖废弃物治理绩效的影响路径中居于关键位置,既是政府干预和养殖场户的道德责任影响治理绩效的媒介,也直接正向影响治理绩效且影响效应最大。为全面提高养殖场户治理养殖废弃物的绩效,应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并坚持约束与支持并重,持续提升养殖场户的环保道德责任感,完善养殖废弃物治理政策体系与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家禽养殖正在向精准养殖、自动化养殖、绿色养殖等方向逐步迈进。工厂化家禽养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协同研发和应用是促进家禽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提升家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体产量与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家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围绕家禽养殖智能装备、智能算法和管控平台3个技术领域,分析了智能养殖舍、环境监测调控、智能饲喂、防疫、巡检以及无害化粪污处理等装备,家禽行为检测、盘点技术、体质量预估和健康状态评估算法,工厂化家禽养殖管控平台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家禽养殖技术的薄弱环节与发展趋势,并对工厂化家禽养殖的发展和改进提出了建议,为我国现代家禽养殖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贵妃鸡是集观赏与肉用价值于一身的高档珍禽。该文从贵妃鸡的引种、接雏、育雏、疫病防治及病死淘汰鸡处理等几个关键环节介绍了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general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show the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and central nervous thermoregulatory mechanisms in poultry embryos at the end of incubation, and the impact of long-term changes in incubation temperature. Methods are described which (a) allow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peripheral thermoregulatory mechanism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embryo, and (b) can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changes i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entral controller of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fter prenatal temperature experiences. Further, a method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critical peri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pective body function is introduced.The results of our investigations we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following general rules:(a) 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and central nervous thermoregulatory mechanisms begins in the course of the prenatal ontogeny. At the end of incubation poultry embryos have all the prerequisites to react to changes in incubation temperature. Regarding the peripheral thermoregulatory mechanisms 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embryonic thermoregulation is the deep body temperature.(b) Functional systems of the organism develop from open loop system without feedback control into closed system controlled by feedback mechanism. Acut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e.g. incubation temperature) induce as a rule, initially uncoordinated and immediately non-adaptive reactions. Later the uncoordinated (immediately non-adaptive) reactions change into coordinated (adaptive) reactions, probably with closing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critical period’). Environmental manipulation of immatur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could be use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ritical periods’ of the respective system. Monitoring of changes in the reactions of thermoregulatory mechanisms on the applied changes in incubation temperature during different perinatal time windows could help to limit ‘critical peri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rmoregulatory system.(c) During this ‘critical periods’, the actual environment mod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pective physiological control systems for the entire life period. Perinatal epigenetic temperature adaptation could be a tool to adapt poultry embryos or hatchlings to later climatic conditions. For detection of immediate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perinatal epigenetic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mprinting’ of the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recordings of changes in neuronal hypothalamic thermosensitivity as well as in neuronal response on temperature stress are useful and have to be verified by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pective effector genes and epigenetic changes in its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9.
中低水平的催乳素(Prolactin,PRL)具有促进禽类产蛋或卵泡发育的功能,而就巢时高水平的PRL对禽类繁殖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文章通过家禽生产实际、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以及自身的研究结果,充分探讨了PRL对禽类卵泡发育的促进作用,并对其中的可能机制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畜禽养殖疾病诊断智能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畜牧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畜禽疾病诊断的难度。为提高畜禽养殖中的动物福利水平,并降低畜牧养殖中因动物疫病与健康异常带来的经济损失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近年出现了一批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畜禽疫病诊疗的自动化方法,如机器视觉分析、动物音频分析、红外温度感知、深度学习分类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患病或异常畜禽动物的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降低畜牧养殖中人工巡检劳动力。畜禽疫病自动诊疗方法不同于常规的基于病理学知识的诊断方法,其主要通过各类传感器自动获取畜禽在养殖过程中的图像、声音、体温、心率、排泄物等各类特征信息,而后通过梅尔倒谱系数、Logistics回归分析等数学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并对动物的健康状态做出评价与预测。文章分别从畜禽形态诊断技术、行为诊断技术、声音诊断技术、体温诊断技术、其他生理参数诊断技术等几个方面总结阐述了目前动物疫病智能诊断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一些基础的方法原理,这些方法基于动物外型与体尺、行为与动作、鸣叫与声音、体温、排泄物、呼吸与心率等数字化特征,通过数学模型对传感器采集到的特征进行实时分析与分归类,基本实现了对理想环境下动物健康状态的评价。目前的畜禽动物疾病自动诊疗技术研究成果丰富,但相关诊断方法大多是在理想环境下进行,而实际的生产养殖环境中干扰因素很大,目前的诊断方法大多无法很好地排除干扰并精确提取出所需特征信息;并且目前的数字化禽畜疾病诊断方法多是基于禽畜的一种特征信息进行分析诊断,这使得诊断系统的诊断准确度受到影响,诊断结果说服力不足。同时目前的大多数数字化禽畜疾病诊断方法还存在诊断泛化能力差、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其推广与应用。未来畜禽疾病自动诊断的研究重点是提高其传感算法的精度和数学模型的适用性与鲁棒性,并进一步发展基于多种特征耦合与数据融合的智能化畜禽疾病诊疗专家系统,争取实现实时、高效、智能、精准的畜禽健康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