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江苏射阳7块棉田观察调查的结果表明,小枕异绒螨的幼螨是棉蚜的重要天敌。幼螨发生量随田块和调查时期而不同。一般5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5,6月间4次调查,平均每100头蚜虫有幼螨8.8头,最多61.6头,棉蚜平均被寄生率为6.5%,最高34.8%。影响幼螨发生量和棉蚜被寄生率的主要因素有:(1)旱改后连续旱作的年份,(2)茬口,(3)棉田用药治虫。旱作年份长,纯作棉和棉田用药少均对幼螨发生有利,棉蚜  相似文献   

2.
王昆  王兴亚 《昆虫天敌》1998,20(2):56-63
本文通过聚集度指标测定以及Iwar‘sM-x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和Taylor’s幂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棉蚜,小枕异绒螨幼螨及其寄生棉蚜的个体间均相互吸收,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的系个体群,在低密度下,个体群均呈普通聚集格局,聚集速率均随种群密度的提高而下降,顺序为小枕异绒螨幼螨〉棉蚜〉被寄生棉蚜,但在一切条件下,其聚集强度均随种群密度的提高而加强,顺序为棉蚜〉小枕异绒螨幼螨〉被寄生棉蚜,本文末  相似文献   

3.
食蚜异绒螨控制棉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的棉田系统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初步了解了食蚜异绒螨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在棉田中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和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得出了对棉蚜的控制阈值和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棉蚜外寄生天敌——小枕异绒螨的生物学特性,幼螨的寄主及寄生行为,成、若螨的捕食行为,棉田种群动态,以及该螨对棉蚜和二斑叶螨的控制作用及控制阈值,与寄主的空间分布和格局以及田间操作和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对小枕异绒螨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昆  陈佩龙 《昆虫天敌》1991,13(3):137-143
本文通过聚集度指标(包括:C、Ⅰ、C_A、Ⅰ_δ、M/(?)和L/1+(?))测定和Iwao's M-x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以及Taylor's幂法则的分析。结果表明棉田小枕异绒螨幼螨个体间相互吸引,其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α>0,α′>0),在低密度下,个体群呈聚集格局(C>1,Ⅰ>0,C_A>0,Ⅰ_δ>1,M/x>1,L/1+(?)>1,β>1,β′>1),且隶属于具有一个公共K_c(=0.3015)值的负二项分布(α>0且β>1);其聚集速率随种群密度的提高而下降(γ<0)。但在一切密度下,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提高而加强(a>1且b>1)。棉田小枕异绒螨幼螨最适理论抽样数由n=1/D~2·(1/(?)+3.3170)给出,其种群平均密度由x=0.3015(P_0~(-3.3170)-1)估计。  相似文献   

6.
寄生于棉蚜的三种绒螨幼螨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仙绒  竹长青 《昆虫天敌》2000,22(3):135-139
绒螨隶属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绒螨总科(Trombidioidea),绒螨科(Trombidiidae)。目前绒螨科及其近缘类群的分类在学者之间未有一致意见。其分类单位和分类系统仍在变动中(Zhang 1998)。据Welboum(1991)研究结果,绒螨科分为3个亚科。  相似文献   

7.
卵形异绒螨的生活史及其主要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形异绒螨Allothrombium ovatum是我国北方地区蚜虫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室内饲养和田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该螨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内越冬。在年平均温度为13.7℃条件下,其卵、前幼螨、幼螨、若蛹、若螨、成蛹和成螨的发育历期平均为220.8、19.5、22.0、12.0、13.0、13.0和59.0天。幼螨营寄生生活,若螨和成螨营捕食生活。作者还对此螨的主要习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卵形异绒螨对果树蚜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期进行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果园,早期蚜虫不需用药防治,而常规对照园需喷2次药。2002年5月11日进行的防治绣线菊蚜试验显示,生防园蚜虫、绒螨、瓢虫分别为230.2、165.0、0.16头/枝,蚜虫已基本被控制,不需用药防治,而对照园分别为897.6、110.5、0.05头/枝,需及时用药防治。6月5日麦收后,果园瓢虫达2.80头/枝,已完全不需用药。  相似文献   

9.
无视异绒螨的田间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慧杰  梁岩华 《昆虫天敌》1995,17(3):116-117
无视异绒螨(Allothrombiurn lgnotum)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绒螨科(Trombidiidae)。绒螨作为有害昆虫的生防作用物,虽然早已引起人们的瞩目,但由于其多数种类个体微小,生活史周期长(一般一年一代,偶尔一年两代),不同虫态的形态变化较大,生活环境不断变迁,所以,其生活史研究比较困难。此科已知的573种中,曾进行过生活史研究的不过3种(张智强等,1989)。绒螨科全世界已知81个属,其中只  相似文献   

10.
卵形异绒螨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形异绒螨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省(自治区)控制棉花苗蚜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自然寄生天敌。为此,根据文献资料,对该天敌的鉴定与命名、生物学特性、发生特点、控蚜效果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详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棉田使用氰戊菊酯与棉蚜再猖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氰戊菊酯的复配剂-丰收菊酯,对棉田天敌和棉蚜均有极强的杀伤力,从而同时将它们降到低水平上,蚜量显著小于对照。对照区没有药剂的控蚜作用,但在于敌作用下,蚜量上升后又下降,没能形成很大的群体。由于抗药性的发展,氰戊菊酯已不能控制棉蚜数量,又对棉田主要天敌有极强的杀伤力,以致使用后棉蚜在不能被药剂杀死的同时也推动了天敌的控制,造成再猖獗。  相似文献   

12.
棉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及相对取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电动穿刺记录技术(EPG)对棉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测定,结果记录到棉蚜的6种取食行为基本波型。棉花的多毛、红叶性状及抗、感水平对棉蚜的取食都有显著的影响。与CK非洲E40相比,多毛可以显著降低棉蚜的取食周期E2,并可显著延长第1非取食周期和增加蚜虫口针的刺探频率。棉蚜在多毛品种上的取食周期占总时间的6.0%,仅为CK品种的1/2。棉蚜在红叶棉上取食周期E2占总时间的百分率(10%)要显著低于黄叶棉品种(15%)(P<0.01)。而棉蚜在抗、感品种间的取食周期E2及取食前期波型C的周期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用同位素液闪技术测定了棉蚜在抗、感品种上的相对取食量,结果显示棉蚜在抗蚜品种上相对取食量也明显低于感蚜品种,并且随着取食周期的增长,抗、感品种之间比值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13.
棉蚜自然天敌种群数量动态和控制蚜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德州地区棉蚜主要天敌(瓢虫、草蛉、食虫蝽和蜘蛛类)5—8月份的种群数量动态。棉蚜天敌在不防治棉田内,虽能建立稳定的种群,但不能有效地控制蚜害;在化防田内由于喷药频繁,被杀伤严重,控制蚜害作用较小;在综防田内,基本上能建立自然种群,结合其它防治措施对控制蚜害的作用较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花棘豆毒蛋白对棉蚜和棉铃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饲喂试验表明,小花棘豆毒蛋白(0XY)对棉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用含5μg/ml和25μg/ml小花棘豆毒蛋白的25%蔗糖液饲喂4龄棉蚜,3天后棉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81%和45.27%,与含0.25μg/ml和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用含2.4μg/头小花棘豆毒蛋白饲喂4龄棉铃虫幼虫元致死作用,但平均拒食率为40.8%,生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棉蚜不同抗性品系羧酸酯酶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分光光度计终点测定法和酶标仪动力学测定法对3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棉蚜品系和1个敏感品系的羧酸酯酶进行了研究。棉蚜的不同抗性品系羧酸酯酶对α-乙酸萘酯(α-NA)和β-乙酸萘酯(β-NA)的水解活性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95,n=400)。两种测定法均显示出R1、R2和R3品系的羧酸酯酶比活力明显高于S品系。以α-NA为底物时,用酶标仪动力学测定法研究表明,S、R1、R2和R3棉蚜品系羧酸酯酶活性分别为38、85、198和762mOD·min~(-1)·aphid~(-1);与4个品系的抗性程度比较,酶动力学方法的测定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棉花品种抗蚜性的生化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棉蚜与棉花的种间互作关系,研究了不同品种类型的棉苗因棉蚜为害而引起的生理应激反应及由此对抗蚜性表现及棉蚜种群数量消长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棉株在棉蚜为害条件下,体内抗蚜物质如单宁,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大幅度上升,且其增长幅度,扰蚜品种明显高于感蚜品种,同时叶片颜色明显加深。讨论分析了这种生理反应即诱导抗蚜性对棉蚜种群动态可能产生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响朱砂叶螨自然种群消长的气象因子的模糊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87-1992年年茄子田内朱砂叶螨自然种群数量动态及同期气象资料,利用条件频率法建立了气象因子对叶螨种群消长的隶属函数,详细讨论了温度、湿度、降雨对群消长的影响,用隶属函数对叶螨种群消长进行了拟合,拟合率为93.5%。结果表明,能很好地对气象因子进行模糊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