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漳河水库试养虹鳟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明德  陶宏 《水利渔业》1993,(1):35-36,43
  相似文献   

2.
3.
虹鳟鱼引种试养初报(虹鳟试养课题组)虹鳟属冷水性名贵鱼类,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我国养殖虹鳟始于1959年。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有北京、黑龙江、浙江、湖南、湖北等十几个省市引种养殖.如何开发利用冷水资源养蹲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江西的冷水资源比较丰...  相似文献   

4.
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北部的漳河水库,从1989年起,利用发电站尾水冷水资源,试养虹鳟。建地16个,面积1600m~2。1989年购进鳟苗,1990、1991年购进发育卵自行卵化,养殖商品鱼。通过三年试养,摸索出饲料的配制、放养密度、流量控制及鱼病防治等经验,单产达30kg/m~2,公斤鱼利润9.76元。  相似文献   

5.
长江胭脂鱼在孝感试养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6):30-30
在孝南野猪湖养殖场人工繁育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胭脂鱼经过半年试养,获得成功,二代胭脂鱼可以成为商品鱼上市。  相似文献   

6.
一种原产于大西洋的珍稀食用鱼类——大西洋鲷日前在广西北海试养成功,为北部湾海水养殖增添了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8.
巴西鲷在我省株洲市水产所试养成功,标志着我省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该所于1999年6月18日从浙江省湖洲市淡水研究所引进了第一代巴西鲷越冬春片,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精心饲养,已通过单养和混养试验,到霜降起水时,个体一般达到了500g。巴西鲷又名南美鲱鱼,原产于巴西,是巴西水产业的一个主养品种,最大个体可达5kg,适温范围9-39该鱼食性广、生长速度快、体肌以红肌肉为主,口感嫩而细腻,清蒸时有一股猪肉的清香味。我国于1996年5月从巴西引进,养殖数量不大,市场销售前景看好。巴西鲷在我…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2010,(6):45-45
2010年5月,在孝南野猪湖养殖场人工繁育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胭脂鱼经过半年试养,获得成功,二代胭脂鱼可以成为商品鱼上市。  相似文献   

10.
<正>来自昆明市农业局的消息,经过6个月的尝试,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抗浪鱼养殖基地,首次养殖66万尾南美对虾取得成功。南美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具有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等优点,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1988年,我国开展了南美对虾引进、适应性养殖以及大面积推广工作。2000年以  相似文献   

11.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在动物进化史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我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自治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湖南、四川、湖北、贵州等省为多.大鲵喜阴怕光,生长速度较慢,据报导在野生条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在人工条件下至少也要3年以上达到商品规格.并且,大鲵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因此,养殖不很普遍,仅限于湖南、湖北等地的少数养殖场.  相似文献   

12.
13.
去年5月,江苏省结合“全国对虾病害防治示范区”工作,从山东威海市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30万尾,在大丰县贝苗场进行试养。运回时最大个体约2cm,小个体只有0.4cm,暂养14天后,出苗量21.7万尾,成活率达72%,平均规格2cm。 南美白对虾外形与中国对虾酷似,正常体色为浅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凯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的养殖新品种非洲草虾的人工养殖获得成功,目前已进入起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0,(8):70-71
为探索白斑狗鱼在北京市的养殖经验,2009年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怀柔区试养2000条白斑狗鱼,经过一年的试养,尾重均在1000克左右,达到上市标准,试验证明白斑狗鱼可以在北京落户。下一步,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将研究白斑狗鱼后期的生长情况并适时推广。实现规模养殖不但可以满足北京市场的需求,丰富首都市民的菜篮子,还可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采用家系选育、系间杂交及生物工程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首次育成的养殖鱼类杂交优良新品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广、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在南方部分省、市推广试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30~40%,显示出很好的增产效果。为探索建鲤在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形态与中国对虾酷似,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甲壳薄,全身不具斑纹,最大体长可达24厘米,是迄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其人工繁殖难度较大,限制着这一优良虾种的推广,只有少数国家大规模人工育苗获得成功。1988年我国首次从美洲引进南美白对虾,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8.
我省引进淡水白鲳6,200尾,其中第一批1900尾由漳州市水技站于7月初引进,成活率达90%;第二  相似文献   

19.
吴江县水产养殖场1987年从广东南海水产研究所引进体长3厘米左右的加洲鲈夏花2000尾,在池塘和外荡养殖,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今年 7月初 ,丰南区柳树瞿阝镇养殖基地从厦门引入体长 0 .8~ 1cm的南美蓝对虾苗种 60 0万尾 ,经过 3个月试养喜获丰收 ,为农业增收创出新的亮点。具体情况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养前期的准备工作 利用养殖基地原有的虾池进行改造 ,单池面积 0 .67hm2 ,共有 2 0个 ,平均水深 2 .5m ,池底平坦 ,进排水方便 ,用白布做隔离带 ,在每池边做好虾苗淡化暂养池。每池安装 3.0kW叶轮式增氧机 2台 ,并利用原基地的机井作为补充水源。6月 2 0日左右 ,各池开始进水 ,进水口用 80目的网袋包住 ,以防鱼卵进池 ,进水深度为 0 .6~ 0 .8m。并将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