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藻大量繁殖,对水体产生了较大的危害性。一是蓝藻的大量繁殖抑制了鱼虾类其他浮游生物的正常生长繁育;二是蓝藻覆盖水面,使池塘中的溶解氧降低,同时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影响饲养管理,严重时可造成鱼虾类和好氧生物的死亡;三是蓝藻死亡分解,产生生物毒素.又可造成养殖鱼、虾类的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2.
在养鱼生产中,严重危害鱼类的植物性敌害有湖靛、青泥苔、水网藻和甲藻四类. 一、湖靛夏秋季节,微囊藻大量繁殖时,在水面会形成一层翠绿色水花,称为湖靛.微囊藻藻体中含蛋白质较多,但由于有胶质膜包裹,鱼类吃了不容易消化.更为严重的是,湖靛在碱性水中繁殖时,往往要消耗掉大量的溶氧,当水中溶氧不能满足它们的呼吸所需时,就会大量死亡.微囊藻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羟胺和硫化氢,会使鱼中毒死亡,也会引起鱼儿缺氧泛塘.  相似文献   

3.
养鱼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如果缺氧,轻者影响鱼类生长,重者则引起缺氧死亡,造成重大损失。1.养鱼水体的溶解氧要求。据生产实践,一般养殖(育苗)池塘中的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最低不能低于3毫克/升,否则就会引起鱼虾泛塘死亡。  相似文献   

4.
池塘里的鱼群出现浮头现象时,如不及时解救,鱼类就会发生部分或全部死亡,称之为泛塘,也有称之为泛池。防治鱼池泛塘是池塘养鱼获高产的重要一环,下面向养鱼专业户介绍鱼池泛塘的原因、预防及解救办法。一、泛塘的原因鱼池泛塘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和阴雨过后。夏秋季节水温高,适合鱼类生长;为满足鱼类生长需要,在向池塘大量投饵施肥后,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给鱼类提供了很多的天然饵料和氧气,为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因此这个时  相似文献   

5.
<正> 养鱼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塘鱼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都会死鱼。因此,准确地判别中毒与泛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减轻损失,是渔业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1 从发生的时间判别。塘鱼中毒一般无季节、天气之分,与池塘水质肥瘦、塘鱼放养密度关系不大,多与厂矿排污时有毒污水进入池塘、或是农田施药时在池塘中清洗施药器械以及防治病害时用药过量或施用方法不当有关。中毒死鱼,在白天,夜晚都可发生。泛塘则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低气压闷热天  相似文献   

6.
<正> 养鱼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塘鱼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都会死鱼。因此,准确地判断中毒与泛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减轻损失,是渔业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一般可从几方面进行判别和解救。 1.从发生的时间判断。中毒死鱼,在白天,夜晚都可发生。一般无季节、天气之分;与池塘水质肥瘦、塘鱼放养密度关系不大。多与厂矿排污时有毒污水  相似文献   

7.
<正>一、泛塘的原因池鱼放养密度过大和浮游生物过度繁殖,会大量消耗池水中的氧气,易发生泛塘。气温高而闷热,气压又低,空气流动缓慢,致使空气中的氧气不能正常、有效地溶解在池水中,易引发泛塘。夏秋季节常出现高温闷热继雷雨天气,雷雨过后池塘表层水温往往比底层水温低,引发上、下层水急剧对流,将池底大量的腐殖质翻起,加快分解,消耗池水中大量氧气,造成缺氧,从而引发泛塘。夏秋季晴热的白天吹南风,晚上吹北风,气温会快速下降,使上、下层水迅速对流,易使池水缺氧,引起泛塘。  相似文献   

8.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底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底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是,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其一是使池水变浅,减少鱼类活动空间;其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使池底始终处于缺氧状态,除了易引起“泛塘”外,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引起水质恶化,厌氧菌大量繁殖。对养殖池塘淤泥过厚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9.
水产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水产养殖技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提高。但是,随着池塘高密度驯化养鱼的推广和普及,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养殖季节的泛塘、中毒、突发鱼病等以外风险时常发生,特别是池塘养鱼的突发鱼病,给养鱼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基于此,从池塘的清理、池塘消毒、种苗的选取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池塘养鱼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池塘养鱼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类中毒死亡,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因此,养殖过程中防除害藻是很关键的,现将其技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正>罗非鱼越冬期间,每年都有鱼池发生死鱼现象,其死亡原因:①水温低,直接冻死。②冻伤、机械损伤后滋生水霉、感染寄生虫导致死亡。③缺氧致死。④养殖池塘底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超标,水温上升池塘水体对流引发中毒死亡。⑤隐藻水华导致水质败坏从而引发死鱼乃至泛塘。为提高罗非鱼的越冬成活率,笔者收集了有关罗非鱼越冬水域的理化、生物状况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一、轮虫的危害(一)造成养殖水体缺氧由于轮虫具有超强的繁殖速度,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能吞噬掉池水中大部分有益藻类,同时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池塘缺氧,影响鱼虾的摄食,造成鱼虾在很短时间内由于缺氧浮头、不吃料甚至死亡,并且死后分解,败坏水质。有时即使鱼虾摄食,但饵料的消化率低,从而提高了饵料系数,影响鱼虾生长。  相似文献   

13.
李宁 《新农村》2007,(1):21-21
养殖草鱼,技术简单,饵料来源广泛,经济效益较高,因此许多养殖户都把草鱼作为主养鱼品种。但泛塘现象比较突出,容易引起大量死亡。1·泛塘原因实践表明,泛塘除与水质恶化外,与草鱼本身晚间摄食过量有关。有些养殖户认为,夜间投喂饲料可促进草鱼生长,可早日捕捞上市。实际上,草鱼属贪食性鱼类,夜晚摄食大量食物后,因体内新陈代谢旺盛,所需溶氧量增加,加上气温较高,吃剩的残饵在发酵分解时会消耗大量氧气,放出有毒气体,吃饱的草鱼更容易出现浮头,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大量死亡。2·预防措施一是饲养草鱼的鱼种规格要尽量整齐,以避免大个草鱼抢…  相似文献   

14.
陈莉萍 《湖南农业》2004,(11):18-18
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1.红水池塘水色变红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通常情况下无大碍,但一旦天气突变,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便会产生毒素而致水体恶化,甚至直接导致鱼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四季安或季胺盐碘等泼洒消毒,第2天再用双氧氯、强氯精等泼洒1遍,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1次。2.黑水当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未得…  相似文献   

15.
周文军  王锐 《农家致富》2007,(12):43-43
1.甲藻大量繁殖时,池水呈红棕色。甲藻会产生甲藻素,使鱼苗中毒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立即进行换水.通过改变池塘的水温和水质来抑制甲藻繁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池塘高密度驯化养鱼的推广和普及,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养殖季节的泛塘、突发性鱼病、中毒等意外风险损失时常发生,给广大鱼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17.
鱼池药害和泛塘虽然都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但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不同:鱼池药害是鱼类受到药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鱼池水体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而追成鱼类窒息死亡。区别鱼池药害与泛塘的主要方法是三看。 一看发生时间。鱼池发生药害,多与施农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因此,在作物生产季节、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张欣 《现代农业》2011,(12):82-83
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长期不加水、不换水,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轻则抑制池鱼的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工作是加快  相似文献   

19.
钟小平 《农家致富》2007,(10):43-43
池塘养鱼,常因管理疏忽而发生塘鱼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会死鱼。因此,准确地判别中毒与泛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以减轻损失,是渔业生产上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判别和解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入春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下雨的次数不多,总的下雨量较往年少,因此,池塘内的水质得不到改善,目前多数池塘水质老化,缺氧浮头泛塘死鱼的事故经常发生,给渔业生产造成了损失.现阶段多数池塘平均蓄水深度在1.8米左右或更浅,而气温和水温均在30℃以上,水的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