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红轴和白轴只不过是玉米的某一个性状不同,也就是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对于玉米的产量来说,这种性状是不会有影响的。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轴色玉米品种的特点及农民在玉米品种选择上的误区,以期为农民正确选择品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玉米株型和轴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株型和轴色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F2株型性状分离符合9∶6∶1的比例,受两对基因控制,两基因间存在互作,表现为积加作用,两基因同时为显性时表现为紧凑型,其中之一显性时表现为半紧凑型,同时隐性时表现为松散型;轴色性状的分离符合3∶1的比例,受一对基因控制,其中红轴对白轴显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温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对西瓜果肉瓤色遗传的调控作用。试验高度在大棚双膜覆盖条件下分期播种,观测各品种果肉中瓤色的遗传表现。同时观测在三膜、双膜、单膜覆盖和露地等四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各品种果肉瓤色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及果实膨大期温度的升高,黄色性状在果肉中的表现比例就逐渐变大;同样,随着播种及果实膨大期光照强度的提高,黄色性状在果肉中的表现亦越高。由此表明,西瓜果肉瓤色的遗传并不完全由显、隐性基因控制,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调控作用。此外,不同留果节位果肉瓤色的表现差异则说明,西瓜果肉瓤色的遗传表现还受自身发育阶段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利用罗马尼亚引进卵色限性品种(简称罗卵色限性品种),通过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等手段,初步获得了改良卵色限性品种L菁,经实验室饲养,结果表明,改良卵色限性品种比罗卵色限性品种体质强健好养,抗病、抗逆性强,食桑活泼,茧形大而匀整,茧丝质较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解决了雌雄鉴别的困难,为将来专门饲育雄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色稻米糠毛油及谷维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种皮颜色的34个水稻品种的糙米为试验材料,用甲酯化一气相色谱法测定米糠毛油的脂肪酸组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谷维索含量,比较这34个品种之间及不同季节种植时的同一品种的米糠营养品质差异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黑米米糠毛油含量和亚油酸比率极显著高于白米和红米,而白米与红米之间无显著差异;3种色稻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率差异不显著。黑米米糠的谷维索含量极显著高于白米米糠和红米米糠.而白米米糠和红米米糠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供试品种中,黑米品种崇阳糯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率最高,白米品种JHZZ和黑米品种的谷维索含量较高.而且早、晚两季性状较稳定。同一品种在同一地点种植,晚季栽培时米糠毛油含量比早季栽培时高,但谷维索含量和亚油酸比率比早季栽培时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豆粒色遗传规律,能有效地通过育种途径来提高小豆商品品质。[方法]选用红色、黑色和红底黑斑籽粒颜色的小豆种质资源,组配了2个杂交组合,分析其F2和F3群体粒色性状遗传。[结果]AG118×GM285组合的F2群体粒色分离比是黑粒:米黄粒:红粒=12:3:1,F3进一步验证了F2粒色分离比,黑粒色对米黄为显性,米黄对红色为显性,且黑色对米黄色具显性上位性作用。GM276×GM633组合的F2群体粒色分离比是红底黑斑粒:红粒=3:1,说明红底黑斑和红粒色由一对基因控制,红底黑斑为显性,红粒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小豆粒色遗传规律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小豆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7.
透镜色像差的多种定义值及其相互关系田晓明(广东医学院物理学教研室,湛江524023)色像差现象是由于任何实际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对于一个置于空气中的薄透镜,在近轴光线入射的条件下,它的焦距可由下式给出:式中,r1和r2为透镜两...  相似文献   

8.
四色韭黄是源于韭菜的软化栽培产出品,产量受培土品种选择影响。因此,通过考察根韭品种农艺性状的优劣以及其抗性、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筛选出适宜当地生产用优良韭菜培土品种。结果表明,改良苔韭和汉中冬韭适宜桓台四色韭黄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河南部分优异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SSR聚类分析,对从不同玉米类群中筛选到的46份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河南地方品种进行精细的表型重复鉴定,分析了抽雄天数、吐丝天数、株高、穗位、主茎叶片数、雄穗一级分枝数、穗长、穗粗、穗行数、千粒重、穗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株型、穗型、粒型、花药颜色、花丝颜色、粒色及轴色7个质量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玉米地方品种数量性状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时穗位、雄穗一级分枝数、千粒重和穗粒重的变幅较大,并发现一些具有独特优异性状的地方品种,对于今后的育种材料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推动鲜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和品种结构调整,了解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应情况,为加快本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择、推广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服务农业生产,特开展了陕西关中地区春播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综合考察鲜食玉米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蒸煮品质等性状,筛选出优质鲜食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1.
蘑菇采收后,易发生褐变,影响加工品质。因此,蘑菇采收后要及时护色。护色有以下4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收收集到的17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以及生育期、植株性状、饲料品质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玉米品种在南京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不同品种玉米在生物产量、单位面积可消化养分产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小麦籽粒色污病及其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粒色污病是一类世界性小麦种子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面粉品质和种子品质。目前对小麦籽粒色污病及其病因还没有一致的认识,影响了该病害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为此,对报道的小麦色污病症状和病因进行梳理,并依据小麦籽粒色污病的外观表现和可能病因将小麦色污病进行了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西藏玉米地方品种多样性及类群特点,进一步挖掘优异基因资源,采用多年重复实验,对179份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36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鉴定,利用离差平方和方法分年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了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表型特征,结果表明:西藏玉米地方品种存在较高水平的多样性,36个农艺性状中有20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达2.0以上,其中粒色的多样性指数2.27,体现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粒色丰富的突出特点。基于36个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将西藏玉米地方品种分为3大类群,即晚熟高秆型、高寒早熟型和干热河谷硬粒型。其中干热河谷硬粒类群是西藏玉米传统主栽地方品种类型,综合性状与国内其他族群不同,属西藏特色中熟硬粒玉米。全面分析表明,西藏玉米地方品种表现较高的表型多样性水平,具有重要的演化地位,为西藏是我国玉米的重要传入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综合性状所划分的3大玉米类群具有不同的表型特征与育种利用价值,作为该区玉米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罗马尼亚引进的卵色限性品种与黑卵品种菁松,通过杂交育种,调查F1,F2,F3代的卵色及卵数,以及黑、白卵中的雌雄比例,经统计分析确定基因型,查明了卵色限性基因的遗传规律,并获得了新的白卵系。利用对罗马尼亚卵色限性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强果,为今后通过卵色限性基因培育新品系在理论和技术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7个品种,在群体密度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品种边1行至边5行玉米商品品质性状的变化,揭示不同品种、不同边行品质变化的特点及规律性,为生产和科研中协调玉米单株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为夺取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更为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白菜型油菜粒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青海大黄,青油241、153、134、黄籽沙逊、Agrevo-x为亲本材料,配制成5个杂交组合的各6个世代群体,即P1、P2、F1、F2、B1、B2,研究了粒色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种皮是母体组织一珠被发育而来,受母体基因型控制;粒色的黄与褐是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褐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青海大黄油菜为隐性纯合体;不同的白菜型油菜黄粒油菜的粒色基因有所不同,有些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些是由非等位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黄籽粒色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结构解剖、生理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20多年来国内外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解剖学研究揭示了甘蓝型黄籽油菜不耐自交的原因,色素物质存在的部位及种皮颜色变化过程;生理生化方面认为花色素、多酚和类黄酮对未成熟种子的种皮颜色有决定作用,黑色素决定了成熟种子种皮颜色。花色素可能由游离苯丙氨酸转化而来,黑色素由游离酪氨酸和多酚为前体合成的,并以邻苯二酚型为主要组成成分;品质性状方面的研究表明:粒色浅,则种皮薄,种皮纤维素含量低,而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及皮壳含油量就高,但粒色与种子含油量的相关是通过皮壳率和皮壳含油量而体现的。种皮厚,种皮纤维素含量高,千粒重小。单株粒重越大,胚蛋白质含量就高;黄籽粒色主要受母本基因型影响,至少受2对基因控制,环境及农艺措施也影响种皮色泽,其遗传复杂性可能由于不同的A和C基因组控制粒色基因位点间互作,或转座子控制导致的;可以通过系统选育、杂交选育、理化诱变及生物技术选育等方法获得甘蓝型黄籽油菜。  相似文献   

19.
以3个不同品种新鲜的三色堇花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柠檬酸、氯化镁和甘油用不同方法对三色堇花瓣保色、护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B_2试剂用重压干燥法对XXL-YB-1-1品种的处理效果较好;采用B_2试剂用重压干燥法对DSRFB品种的处理效果较好,采用B_3试剂用微波炉干燥法对RIRB品种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三色韭韭菜是利用培土遮光和保护设施内地温和气温变化,使韭菜的叶鞘叶片呈现3种不同颜色的一种栽培方法。这种技术虽然增加一定劳动强度,但生产出来的韭菜叶鞘柔嫩细腻洁白如银光滑如玉,韭叶肥美鲜嫩,鲜艳夺目,香味浓郁,故又有三色韭美称。三色韭品质好效益高.是韭菜栽培中的最高技术体现,也是目前高档精细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使韭菜由传统的绿色变成生产出叶片浓绿叶鞘雪白中部鹅黄色的三色韭,构成了彩色蔬菜中特殊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