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进行苎麻群体生理的研究,1979年我们在院农场种植一块不同密度的试验地。试验地设在丘陵塝田上,前作为水稻。试验品种为阳新细叶绿。分每亩1000、1500、2000、2500蔸四种密度处理。小区面积3厘(18尺×10尺=180尺~2),重复四次。种根用小龙头根与跑马根搭配,每穴一两,3月7日栽植。整地后每亩施基肥豆  相似文献   

3.
苎麻种根繁殖成本高,速度慢,难于在新区大量应用;种子繁殖成本低、推广快,但苎麻种子小,生活力弱,育苗难度大。1985年我县育苗1000余亩,多数在出苗后遇干热风的袭击而夭折,成苗率只有5%。查我县20年来的气象资料,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最低只有-1℃,最高可达33.8℃。气温的骤降剧变是我县苎麻种子露地育苗成败的主要原因。我们通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以前,我们地区苎麻种子育苗习惯于春季(3月份)播种,这时育苗阴雨天较多,土壤易板结,杂草滋生,加上选地不当,管理粗放,往往育苗失败。即使育苗成功,也还要到5月以后才能移栽,这  相似文献   

5.
过去,广东韶关地区的苎麻种子繁殖育苗,习惯于3月的惊蛰至春分期间播种。这时的气温能满足苎麻种子发芽的需要,但雨水较多,表土容易板结,保苗比较困难;加上选地或覆盖不当,常使幼苗死亡或生长较差;而且3月育苗,要到5月底才能移栽,此时气温较高,雨天较少,栽后管理花工多,成活率低;特别是移栽较晚的情况下,土地已种其他作物,难以落实种植面积,当年产量也低。为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1979~1981年的试验表明,滨湖麻区高产品种为“鸡骨白”、“芦竹青”。在沙质土、肥力中等、行距80厘米,蔸距35厘米,细切种根育苗移栽条件下,三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54.35公斤、151.02公斤,比黄壳早(142.35公斤/亩)、湘苎一号(122.6公斤/亩)、黑皮蔸(96.0公斤/亩)、自里子青(59.78公斤/亩)增产。 1979~1981年的试验还表明,滨湖麻区苎麻  相似文献   

7.
利用冬季进行马铃薯实生种子育苗,可以加快育种进程,但由于冬季气温偏低,对实生苗生长影响很大。我们使用1 500 mg·L-1赤霉素溶液浸种24 h,有效地打破了当年采收马铃薯实生种子的休眠,使当年采收的实生种子的发芽率超过80%;并在日光温室内使用小拱棚控制温度和湿度,有效地防止了低温冷害;移栽前浇透水,减少了对根的损伤,使实生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过去,广东韶关地区的苎麻种子繁殖育苗,习惯于3月的惊蛰至春分期间播种。这时的气温能满足苎麻种子发芽的需要,但雨水较多,表土容易板结,保苗比较困难;加上选地或覆盖不当,常使幼苗死亡或生长较差;而且3月育苗,要到5月底才能移栽,此时气温较高,雨天较  相似文献   

9.
通过无土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比较,可以看出,同期同密度移栽的营养钵育苗明显强于无土育苗,同密度无土育苗第1批移栽明显强于第2批移栽,而同期移栽的不同密度无土育苗之间,在适当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和效益有递增的趋势.建议江西省无土育苗移栽期应在5月10日前,移栽密度以2.7万株/hm2~3.0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中国麻业》1987,(1):37-38
为适应当前苎麻生产发展的需要,满足读者要求,本刊从1987年第一期起,辟有《苎麻生产技术顾问》专栏,介绍苎麻多种繁殖技术、病虫防治、剥制加工、高产栽培经验等。约请有关苎麻劳模、科技工作者撰稿。本期特清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完所技工叶谱钦同志谈谈苎麻种子繁殖及移栽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我省种植苎麻历史悠久,各地均有种植的习惯。但由于过去需麻量不多,麻价偏低,种植不多,管理粗放,产量很少。五十年代全省常年植麻3~4万亩,总产2000吨左右,其中1957年种植面积最大为4.3万亩,总产2200吨,到1983年减少到0.79万亩,总产415吨。近两年来,苎麻生产发展很快,全省已有40个县进行引种试种,特别是丘陵山  相似文献   

12.
在苎麻细切种根育苗上,地膜覆盖对提高出苗率和良种无性繁殖系数效果十分显著。1984年和1985年试验结果基本相同,现总结于后:试验设计与经过用新栽良种线麻的当年麻蔸,分龙头根、扁担根、跑马根细切育苗,设盖地膜、农膜、露地(对照)三种处理,顺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结构改革和作物布局调整的要求,上海郊区于1985年引种苎麻。为了克服麻蔸繁殖系数低,运输困难和成本高的弊端,适应郊区加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1985年我们进行了种子育苗,探索苎麻种子育苗阶段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设置6个密度处理,探索出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新油59在稻田免耕稻草覆盖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模式下,最佳的移栽密度为10000株/667m2,产量为137.4kg。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九二○”植物生长激素对苎麻的增产效果及其原因,于1970~1974年连续在大田进行了苎麻喷施“九二○”的研究,供试品种为黄壳早(深根型)和芦竹青(中间型)。“九二○”为结晶纯品,试验浓度有10ppm、20ppm、30ppm、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区群众认为新栽苎麻头两年产量低,收入少,不合算。这就影响了我区苎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初步获得苎麻种子冬季育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快速丰产的试验。1981年1月在始兴县教场下冬季育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信阳地区苎麻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指导苎麻生产,提高其经济效益。我们与光山县共同协作,为突破“种麻三年穷”的传统种植方式,开展了苎麻种子育苗技术及当年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小面积试验亩产75公斤,大面积(3万亩)亩产30公斤。1986年光  相似文献   

18.
甜菜品种不同密度大区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连续两年不同品种和3种种植密度条件的大区对比试验,认为在海伦甜菜产区较适宜种植的有:阿西罗、中单0701、中单0702、HI0466和巴士森等甜菜品种.  相似文献   

19.
分析山椒子果实营养成分,并将山椒子种子播种于6种基质[红土、椰糠、河沙、红土+椰糠(1∶1)、红土+河沙(1∶1)、河沙+椰糠(1∶1)]中进行育苗实验。结果表明:山椒子果实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其中果肉和果皮总糖含量分别为14.30%和9.04%,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92%和7.12%;检测到17种氨基酸,果肉和果皮中氨基酸总含量分别达1.05%和1.37%;山椒子的最佳育苗基质为红土+椰糠1∶1基质。山椒子是一种优质野生果树资源,具有重要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12年在江苏省盐城市便仓镇进行了棉花水浮育苗、营养土穴盘育苗两种轻简育苗与移栽技术的示范试验,以当地常规育苗方法营养钵育苗为对照。结果表明:水浮育苗和营养土穴盘育苗分别比营养钵育苗增产6.0%和14.9%,但前期缓苗时间长,生长速度较慢,中期生育进程加快。同时还对轻简育苗移栽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