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进行苎麻群体生理的研究,1979年我们在院农场种植一块不同密度的试验地。试验地设在丘陵塝田上,前作为水稻。试验品种为阳新细叶绿。分每亩1000、1500、2000、2500蔸四种密度处理。小区面积3厘(18尺×10尺=180尺~2),重复四次。种根用小龙头根与跑马根搭配,每穴一两,3月7日栽植。整地后每亩施基肥豆 相似文献
3.
苎麻种根繁殖成本高,速度慢,难于在新区大量应用;种子繁殖成本低、推广快,但苎麻种子小,生活力弱,育苗难度大。1985年我县育苗1000余亩,多数在出苗后遇干热风的袭击而夭折,成苗率只有5%。查我县20年来的气象资料,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最低只有-1℃,最高可达33.8℃。气温的骤降剧变是我县苎麻种子露地育苗成败的主要原因。我们通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以前,我们地区苎麻种子育苗习惯于春季(3月份)播种,这时育苗阴雨天较多,土壤易板结,杂草滋生,加上选地不当,管理粗放,往往育苗失败。即使育苗成功,也还要到5月以后才能移栽,这 相似文献
5.
过去,广东韶关地区的苎麻种子繁殖育苗,习惯于3月的惊蛰至春分期间播种。这时的气温能满足苎麻种子发芽的需要,但雨水较多,表土容易板结,保苗比较困难;加上选地或覆盖不当,常使幼苗死亡或生长较差;而且3月育苗,要到5月底才能移栽,此时气温较高,雨天较少,栽后管理花工多,成活率低;特别是移栽较晚的情况下,土地已种其他作物,难以落实种植面积,当年产量也低。为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1979~1981年的试验表明,滨湖麻区高产品种为“鸡骨白”、“芦竹青”。在沙质土、肥力中等、行距80厘米,蔸距35厘米,细切种根育苗移栽条件下,三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54.35公斤、151.02公斤,比黄壳早(142.35公斤/亩)、湘苎一号(122.6公斤/亩)、黑皮蔸(96.0公斤/亩)、自里子青(59.78公斤/亩)增产。 1979~1981年的试验还表明,滨湖麻区苎麻 相似文献
7.
8.
过去,广东韶关地区的苎麻种子繁殖育苗,习惯于3月的惊蛰至春分期间播种。这时的气温能满足苎麻种子发芽的需要,但雨水较多,表土容易板结,保苗比较困难;加上选地或覆盖不当,常使幼苗死亡或生长较差;而且3月育苗,要到5月底才能移栽,此时气温较高,雨天较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省种植苎麻历史悠久,各地均有种植的习惯。但由于过去需麻量不多,麻价偏低,种植不多,管理粗放,产量很少。五十年代全省常年植麻3~4万亩,总产2000吨左右,其中1957年种植面积最大为4.3万亩,总产2200吨,到1983年减少到0.79万亩,总产415吨。近两年来,苎麻生产发展很快,全省已有40个县进行引种试种,特别是丘陵山 相似文献
12.
在苎麻细切种根育苗上,地膜覆盖对提高出苗率和良种无性繁殖系数效果十分显著。1984年和1985年试验结果基本相同,现总结于后:试验设计与经过用新栽良种线麻的当年麻蔸,分龙头根、扁担根、跑马根细切育苗,设盖地膜、农膜、露地(对照)三种处理,顺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结构改革和作物布局调整的要求,上海郊区于1985年引种苎麻。为了克服麻蔸繁殖系数低,运输困难和成本高的弊端,适应郊区加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1985年我们进行了种子育苗,探索苎麻种子育苗阶段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讨“九二○”植物生长激素对苎麻的增产效果及其原因,于1970~1974年连续在大田进行了苎麻喷施“九二○”的研究,供试品种为黄壳早(深根型)和芦竹青(中间型)。“九二○”为结晶纯品,试验浓度有10ppm、20ppm、30ppm、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区群众认为新栽苎麻头两年产量低,收入少,不合算。这就影响了我区苎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初步获得苎麻种子冬季育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快速丰产的试验。1981年1月在始兴县教场下冬季育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信阳地区苎麻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指导苎麻生产,提高其经济效益。我们与光山县共同协作,为突破“种麻三年穷”的传统种植方式,开展了苎麻种子育苗技术及当年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小面积试验亩产75公斤,大面积(3万亩)亩产30公斤。1986年光 相似文献
18.
19.
20.
通过2012年在江苏省盐城市便仓镇进行了棉花水浮育苗、营养土穴盘育苗两种轻简育苗与移栽技术的示范试验,以当地常规育苗方法营养钵育苗为对照。结果表明:水浮育苗和营养土穴盘育苗分别比营养钵育苗增产6.0%和14.9%,但前期缓苗时间长,生长速度较慢,中期生育进程加快。同时还对轻简育苗移栽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