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洪善 《农家顾问》2014,(11):13-13
湖北随县三里岗镇三里岗居委会五组20公顷池塘养胡螃蟹长势喜人,山区池塘河蟹养殖将成为鄂北丘岗亮点。 2013年前原本做香菇生意的谭财昌,2013年到江苏考察河蟹养殖,引回了蟹苗和技术在当地试养成功。今年他加入了三里岗镇菇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50万元,承包一个小水库作水源,流转27公顷土地开挖建河蟹养殖池塘,今年他本人养殖13公顷,带动周边养殖共20公顷,规划发展67公顷池塘河蟹养殖。三里岗山清水秀,水质无污染,环境优美,水、电、路通。谭财昌春季从江苏阳澄湖引蟹种,从南京引进水草,从洪湖引进螺蛳,由江苏老板提供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省钟祥市中山镇农民李洋华善于研究市场行情,随时把握渔业市场变化,在养鱼效益不景气的形势下,开始探索利用荒芜水面养殖河蟹。2008年,他在2.67公顷荒芜水面中投放蟹苗2万只,回捕率40%,667米2平均获纯利900元。他的具体做法如下。养殖池塘建设加固池塘周围的围埂,使养殖围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淡水鱼养殖效益不稳定,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特别是养殖河蟹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产业。现将我地池塘养殖河蟹的技巧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按照“上粮下渔”的模式建设集中连片的池塘,单个池塘面积为0.2~0.4公顷,水深1.2~2.0米,水源来自河道、沟渠或水库等。要求水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提高池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去年我镇养殖三场进行了池塘青虾、河蟹、鳖鱼、鳜鱼综合养殖项目的试验,获得了667平方米(1亩)产青虾11公斤、河蟹39公斤、鳜鱼3.6公斤、鳖3.1公斤的养殖效益。一、基础设施1.塘口安排。利用本镇养殖三场提水养殖塘口,面积1.9公顷,塘口水源丰富,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堤圩高1米,淤道河深0.8米,池塘四周  相似文献   

5.
于2013年4月对宿松龙湖地区河蟹养殖模式进行调查,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家鱼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宿松地区主要以成蟹养殖为主,主要是池塘精养,河蟹平均产量为1 200 kg/hm2,平均利润为87 675元/hm2。考虑到河蟹需求量大、价格稳定,河蟹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较好,养殖利润比传统家鱼养殖高,可以在安徽省沿江地区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6.
河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杭州市余杭区充分利用河塘资源,大力发展河蟹养殖,效益显著。1.池塘准备(1)塘址选择养殖河蟹池塘一般以10~20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养殖难度较低,成本投入低,养殖风险也较低,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养殖户也能够负担的起。另外,池塘养殖河蟹的效益也高,因而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合理运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养殖效益。本文总结几点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池塘河蟹养殖户提升养殖能力和管理效率。1池塘消毒  相似文献   

8.
<正>沅江市泗湖山镇双华渔场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近年来该场池塘主养团头鲂已具规模,全场60公顷精养水面有46公顷主养团头鲂,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900公斤、利润5000元。其中,汤海青的养殖经验较丰富,养殖的1.2公顷池塘每667平方米团头鲂产量达1140公斤、利润5660元,笔者最近就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高效技术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问:主养团头鲂的池塘条件有什么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几年民权县河蟹池塘养殖情况,池塘生态养殖河蟹亩纯收益可达3 000元以上,比养殖普通鱼每亩多收入1 500元,并且投资较普通鱼少,产品无公害。这给当前低迷的水产业带来一线希望。本文介绍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加河蟹养殖效益,提高河蟹品质,开展了河蟹池塘种草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水草、套养青虾和鲢、鳙鱼,池塘养殖水体明显改善,河蟹规格大、品质好,增产增效明显。该技术投资成本少,操作简便,养殖户易接受,改善池塘水质效果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池塘科学养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蟹池的选择和准备、幼蟹放养、蟹料投喂、池塘水质调控、河蟹蜕壳管理、日常管理以及防止河蟹逃逸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养殖河蟹技术,以供河蟹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蟹人工养殖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晚,发展快。经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养殖技术日渐成熟,逐步向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发展,养殖观点也由“大养蟹”转向“养大蟹”。笔者在基层水产站工作20多年,所在乡镇河蟹养殖面积多达666.7公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河蟹健康养殖实  相似文献   

13.
河蟹较为喜欢水质优良、溶氧较多、水草丛生的水域中,在进行河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对池塘水质情况加以重点关注,并做好水质管理工作,以此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关实验发现,水草密度对池塘水质的温度、pH值、溶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河蟹的养殖效益。基于此,本文简析了河蟹养殖的方法与条件,阐述了不同水草密度对河蟹池塘水质和养殖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河蟹生殖回游通道阻断、水源污染等原因,我国天然蟹苗资源锐减,河蟹产量大幅度下降,许多地区河蟹绝迹。为了恢复和发展河蟹的养殖业,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和尝试。其中向湖泊、外荡等大水域进行蟹苗人工流放,河蟹池塘主养等项研究工作取得了进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河蟹的养殖方式 1.池塘套养这种方式在天津地区较为普遍。亩投放扣蟹2~5公斤,亩产成蟹10~20公斤。其优点是:不影响池塘养鱼生产,河蟹无需专门投饵。这种养殖适合水面大、池水浅、水生植物较多的池塘。 2.大水域围养利用湖泊、河道等大水域进行围  相似文献   

15.
周刚  周军 《新农业》2012,(6):53-55
一、产业特点与发展趋势河蟹是我国特有淡水经济养殖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以天然捕捞为主,80年代后期以增殖放流为主,90年代初随着河蟹育苗技术的突破,河蟹的池塘和湖泊网围养殖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90年代中后期池塘及网围养殖技术基本成熟,形成蟹苗—蟹种—成蟹的产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渔业科技示范户王军2006年开始尝试池塘泥鳅高密度养殖,目前拥有养殖池塘约1公顷,产泥鳅2.5吨以上,年利润10万元以上。他的养殖经验主要有以下3点。  相似文献   

17.
在2012年~2013年利用底层微孔曝气技术,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疾病明显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死亡率下降6~12个百分点,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提高30%。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养殖面积、产量与综合养殖效益,该文简要探析了该地区在池塘生态养殖河蟹方面的各项高效技术,从池塘建设、放养前准备、放养技术、水质调控与捕捞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河蟹人工养殖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晚,发展快.经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养殖技术日渐成熟,逐步向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发展,养殖观点也由"大养蟹"转向"养大蟹".笔者在基层水产站工作20多年,所在乡镇河蟹养殖面积多达666.7公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河蟹健康养殖实用技术,经推广应用深受蟹农欢迎.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设、种苗放养、河蟹的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指导这一水产养殖新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