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北省多年生栽培牧草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农牧业发展及多年生牧草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多年生栽培牧草的区别意见,并对各分区的基本特点、生产方向和适宜栽培的多年生草种进行了介绍,为发展人工种草,推动全省草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山西省蓖麻栽培与品种生态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山西省蓖麻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0—80万亩,居油料作物第三位。蓖麻对光温反应较为敏感,划分蓖麻栽培与品种生态区域类型,利于良种培育、推广和因地制宜普及增产栽培技术。根据各地≥0℃积温、无霜期以及蓖麻栽培分布、生育需求等因素,山西省蓖麻栽培与品种生态区域类型可划分为早熟、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四个大区九个亚区。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栽培牧草适生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栽培牧草对发展畜牧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牧草生长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将牧草分为耐寒型牧草、耐冷型牧草、喜温型牧草三种类型。以牧草对水分条件的要求程度,将其分为旱生牧草、中生牧草、湿生牧草三类。对陕西省不同区域人工栽培牧草的气候适宜程度,采用综合指标法.将其划分为长城沿线风沙滩地耐寒旱生牧草生长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耐寒旱中生牧草生长区、关中川原耐冷中生牧草生长区和秦巴山地耐冷中湿生牧草生长区、汉中安康盆地喜温中生牧草生长区等五个气候适生区。 相似文献
7.
8.
9.
10.
总结了我国杨树栽培区划及北京、吉林、甘肃、辽宁、湖北、江苏、山西等杨树主栽区的栽培区划研究现状,结合近年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指出目前杨树栽培区划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耕地可实现利用潜力核算,结合模糊聚类方法,对研究区进行耕地整理区划,结果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整理区划分为优先考虑、次优先考虑、中等考虑、一般考虑4个级别,以提高耕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旱作栽培条件下,对29份豆科牧草进行3年(1986~1988年)试验后,筛选出具有抗旱、抗寒和丰产等特性的4种类型优良牧草。 1)割草型牧草:有图牧二号紫花苜蓿、图牧一号杂花苜蓿、石河子杂花苜蓿和麦罗斯红豆草。产量高、营养丰富,干草产量9326~10476kg/ha,适宜半干旱地区建立割草场利用。 2)放牧型牧草:有白花野豌豆、草原黄芪和谢家沟岩黄芪。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24~26%),耐牧、再生性好,干草产量3975~5400kg/ha,适宜半干旱地区建立放牧草场利用。 3)防风固沙型牧草:胡枝子和山竹岩黄芪,抗旱性强、青绿期长,干草产量4624.5~4900.5kg/ha,宜在干旱沙漠地区作防风固沙兼牧草用。 4)水土保持型牧草:草藤其茎枝多、生长快、覆盖地面大、产量高,干草产量6750kg/ha,宜在水土流失地区作水土保持及牧草利用。 相似文献
14.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并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探析(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筛选出人均耕地、森林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种植业产值比、林果业产值比、畜牧业产值比、渔业产值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油料播种面积比重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等12项指标构成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整理得到3个区域高效生态农业区划指标平均值,并结合各区生态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对3个区域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及其以根茬留田为主要的技术环节,论证了根茬留田的保土肥田效应。垄作少耕、根茬留田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保护黑土层不受侵蚀,特别是干旱春季保墒效果良好,有利于一次播种保全苗,同时发挥着未腐解有机物的培肥效应;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更新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性能,保持和增进地力。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试验田、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优质饲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对青海省湟中地区种植的燕麦和饲用玉米品种、优质饲草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适合湟中地区的包括饲草品种、良种繁育、饲草生产加工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养殖模式从小规模的农户散养到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再到回归传统的养殖模式。文章就中国养殖模式的发展转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