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农垦》2008,(5):25
河北省芦台农场按照宋恩华副省长关于“尽快把克隆技术推向产业化”的指示要求,积极抓好落实。一是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投资50万元的克隆奶牛技术中心主楼地基建设已经完成。二期扩建工程200万元投资将陆续到位。二是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开发区购进优质黄牛200头作母体,利用国际优质奶牛体细胞作供体,用黄牛代奶牛繁育优质奶牛,加快良繁速度,并在周围地区推广应用,已达到年植入克隆胚胎500枚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2005,(7):16-16
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世界顶级荷斯坦种公牛“龙”在中国克隆成功。目前,两头分别被命名为“大隆”和“二隆”的克隆小公牛已年满半岁,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顶级荷斯坦种公牛体细胞克隆生产技术的总体效率已经达到国际前沿水平,这也是我国在动物克隆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据介绍,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和扩繁顶级荷斯坦种公牛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奶牛业的落后局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在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和北京市科委等多方资助下,与北京奶牛中心、山东省梁山县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牛Musclin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通过电子克隆技术克隆牛Musclin基因,并通过软件分析牛Musclin基因与小鼠、大鼠、人、猪和鸡的同源性。[结果]通过电子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牛Musclin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牛Musclin基因与小鼠、大鼠、人、猪和鸡同源性分别为81.0%、80.8%、90.0%、89.1%和62.4%,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含有“KKKR”结构和与小鼠ANP、BNP、CNP蛋白的同源性区域,并将克隆的牛Musclin基因片段注册GenBank(EF646361)。[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Musclin在牛骨骼肌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异种克隆技术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后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哺乳动物异种克隆技术为探求核质关系,细胞分化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并且对物种改良、濒危动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此,就哺乳动物异种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原理,异种妊娠、异种克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过的解决方法以及对异种克隆技术的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世界上第一头克隆动物“多莉”羊诞生后,有关克隆技术的争议就从未间断,以前辩论的焦点在伦理,而现在话题则转向了食品安全。 08年伊始,美国、欧盟相继为克隆肉奶制品开始说好话:欧洲食品安全局在其网站上宣布“克隆肉”与一般肉类无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发布了一份历时6年完成的报告:克隆食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珂影 《当代农业》2001,(4):50-51
中国克隆基地在西安市杨凌镇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内。2000年6月,我国科学家在这里成功地利用体细胞克隆了山羊“元元”和“阳阳”,举世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7.
珂影 《农家致富》2001,(4):50-51
中国克隆基地在西安市杨凌镇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内。2000年6月,我国科学家在这里成功地利用体细胞克隆了山羊“元元”和“阳阳”,举世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8.
动物克隆技术应用前景浅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锋︵2100951997年初,苏格兰Roslin研究所的科学家借助核移植技术,利用成年母羊的乳腺细胞成功地“复制”出一只名叫“多莉”的雌性小绵羊,这一划时代的科技成果震动了世界。克隆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孙花 《油气储运》2005,(5):10-10
本项目由山东省梁山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完成,项目技术创造性强,先后进行了受体鲁西黄牛选育、孕前及孕期的饲养管理,供体牛夏冬季超数排卵,克隆胚胎移植,胚胎规模化移植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组装成了以鲁西黄牛为受体,应用胚胎移植技术繁育高产奶牛的配套技术;开创了以鲁西黄牛为受体,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大规模繁育高产奶牛的先例。3年来,生产高产奶牛胚胎516枚,移植受体牛500头次,鲜胚移植成功率达到54%,冻胚移植成功率达到42.8%,体细胞克隆胚胎移植成功率达到20.5%,出生犊牛163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GC克隆技术的克隆效率,从商品化T载体出发,构建了一个含有2个XcmI位点的质粒;通过PCR技术引入突变后,经XcmI酶切得到3′端各突出一个C碱基的线性化载体。随后将该线性化载体与Taq酶催化得到的PCR产物进行了连接测试。结果表明:GC克隆效率低于同等条件下的TA克隆,对不同5′端碱基引物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性。该研究为GC克隆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大通牦牛”Lfcin基因,为将该基因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大通牦牛”基因组DNA中获得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基因序列;将Lfcin基因连接于pGEM-T easy载体,送至生物公司测序;将“大通牦牛”与奶牛的Lfci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对牦牛、奶牛、人、小鼠等物种的Lfcin蛋白进行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含“大通牦牛”LF(Lactoferrin)第二外显子的DNA序列,共778bp,其中Lfcin基因编码区长75bp,编码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11个碱基的变异;牦牛和奶牛的Lfcin蛋白质序列完全相同,各物种Lfcin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Lfcin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结论]该研究为Lfcin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以及进一步研究Lfcin蛋白的生活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谓“克隆”及克隆技术“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这个系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是相同的。该词既可作名词解释为“无性系”,又可作动词解释为“使无性系”。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畜禽种业》2013,(2):159-159
据报第19届杨凌农高会期间,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于2000年6月22日诞生,其家族目前已繁衍至“子孙满堂”。克隆动物的低成功率、流产、天折、畸形、早衰和多病一直是科学家们所面临的世界难题,2001年8月8日,“阳阳”产下“龙风胎”,取名“欢欢”和“庆庆”,表明第一代克隆羊有正常的繁育能力。其后阳阳的后代逐渐繁衍至“子孙满堂”。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12,(7):22-22
印度科学家表示,他们已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成功克隆稀有的喜马拉雅山羊。 据报道,这只名叫“努丽”的雌性山羊羊羔是今年3月9日出生的。克隆项目首席科学家、克什米尔地区一所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专家里亚兹·艾哈迈德·沙阿说,“努丽”的诞生可能引发跨区域的育种计划和高价羊毛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5.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已从植物中克隆出近30个抗病基因,基因编码产物具有富亮氨酸重复(LRR)、丝一苏氨酸蛋白激酶(STK)结构域及核苷酸结合位点(NBS)等结构特征。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主要有转座子标签技术和图位克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述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克隆胚发育机制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并着重强调了体细胞克隆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长cDNA构建感染性克隆是拯救RNA病毒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反向遗传技术的核心。文章综述了构建正链RNA病毒感染性克隆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总结了影响克隆感染性的因素,并对感染性克隆技术的应用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对抗病育种和抗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克隆出的基因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抗病基因都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如NBS,LRR,LZ,STK和TIR等)。根据这些保守区域设计核苷酸引物,通过PCR技术已经获得很多的RGA,然后以此为探针筛选DNA或cDNA文库,最终可获得抗病基因的候选克隆,这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同源序列克隆技术。文章简述了对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同源序列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DNA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自第一个质粒载体pSC101作为第一个克隆载体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克隆载体的整体结构、容载能力和转化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综述克隆载体的发展概况,以及大片段DNA文库的构建和应用,对大片段DNA遗传转化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应用RT-PCR技术,从猪A组轮状病毒总RNA中扩增了2331bp的Vp4全基因,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克隆载体pCEM-T中,转化至受体菌株JM109中,通过质粒提取、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序列测定等方法鉴定,构建出重组阳性克隆质粒pCEM-T-Vp4。经DNASTAR软件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该实验株与黑龙江株和美国株的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以上,并具有轮状病毒Vp4全基因的抗原表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