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05,22(2):65-66
在中国农学家传略上有这样一段导言:孙醒东(1897-1969),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大豆、牧草及绿肥作物研究的先驱者.他学识广博,对我国这三类作物的品种资源、分类、育种栽培和草原建设做了一些开拓性研究,并培养出一批农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是要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然,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其中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当紧要、迫切。就如何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这一难点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士。  相似文献   

3.
养蜂人奇妙的抗癌能力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650223)钟宁云南省林业厅(650021)周潮红早在30年代一位俄国生物学家对200名超过百岁的老人进行一番调查,发现这些百岁老人大多数是、或曾经是养蜂人。以后,法国著名农学家阿林·塞拉斯对欧洲养蜂人死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学会会长、著名农学家卢良恕最近向有关方面介绍了到2000年以前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景。 中国农业科技近期发展的目标是:以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上来,逐步降低农业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  相似文献   

5.
<正> 在保持水土耕作中,用萝卜、油菜、羽衣甘蓝及芜菁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作为饲料,已为人们所注目。美国农业研究站的一位农学家 GeraldA.Jung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牧草研究室开展了如何利用这些高产、优质、高消化率的作物来提高草地生产效益的研究。Jung 和昆虫学家 Robert A.Byers 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Lynn D.Hoffman 在  相似文献   

6.
泰国公主诗琳通9月1日在曼谷向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颁发了“金镰刀” 奖。诗琳通公主说,包括袁隆平在内的一批世界水稻专家不断优化杂交水稻品种,在为人类提供充足粮食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泰国因此授予袁隆平“金镰刀”奖,感谢他在这一领域内的杰出贡献。  链接: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稀土的生物化学效应及其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元素(haEalthElementS,简称RE)是斓系元素与抗、记何个元素的总称。稀土位于周期表中皿B族,因天然丰度低而得名。早在本世纪初,国外就有人研究了稀土的医药作用,30年代初苏联植物学家发现稀土对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70年代后期,我国农学家和有关专家协同攻关,研究了稀土作为微肥施用对多种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和使用技术。在稀土农用的启发下,研究人员对稀土的生物化学效应及其在养殖业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已发现,稀土具有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产水平和降低饲料消耗等作用。本文就稀…  相似文献   

8.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Pers.)在美国南部畜牧业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早在18世纪中期就传入美国,19世纪初,它已成为一种侵占性极强的农田杂草。虽然少数早期农学家认识并发展了它的优良品质而用于固土、放牧及调制干草,但到本世纪40年代,人们还一直将它视为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9.
奶牛补饲维生素E可提高牛奶质量维生素E为一种潜在抗氧化剂。近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食品畜补饲高浓度维生素E有减少畜产品脂肪酸败的效果。加拿大不伦斯威克州农学家Nicholson和Laurent检查了泌乳母牛补饲维生素E对牛奶自然氧化气味(牛奶脂肪氧化异...  相似文献   

10.
<正> 稀土(RE)是镧系元素及钇和钪共17种元素的总称。因其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良好的理化性质,在工业、国防、医药卫生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30年代初,植物学家发现,稀土对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进入70年代,我国农学家对稀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稀土作为一种微肥广泛用于种植业。由于稀土农用的启示,近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研究获重大突破。国家科技部最近在京主持专家委员会,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与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进行了验收。以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士为首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已经圆满完成攻关总体目标,并部分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据介绍,该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组织实施的规模最大的畜禽牧业科研项目,直接参加项目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等共有 233个单位,参与项目实施的科技人员 1283名,五年已到位经费超过 6亿元。   九十年代初,生产力水平低…  相似文献   

12.
<正> 捉摸不足的石油贮量和石油供给……燃料价格的提高……减轻农业成本压力的迫切性……尤其是对保护国家资源、水土的迫切要求,这些问题促使美国的农场主、牧场主和农学家对禾本科和豆科的饲料作物及对它们有影响的农业施肥作重新评价。美国农业研究委员会饲料与草原研究规划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者指出,畜牧业经营者只用改变一天的光照时间,就能增加牧场畜禽所生产的肉、奶和蛋等食品量.以前,农学家们只知道光照对母鸡具有这种增产效果.即当产蛋母鸡处于一天长达14~16小时的光照条件下,其产蛋量最高.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乳品学系的工作人员,对处于每天正常光照为9~12小时与一天内有16小时光照的肉用牛在冬季的生长率进行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是国内外农学家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施肥技术是紫花苜蓿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紫花苜蓿施肥技术的研究进行梳理并概述,以期为紫花苜蓿的产业发展、施肥技术的深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文章着重综述了紫花苜蓿生产栽培中氮肥、磷肥、钾肥的肥料效应,同时阐述了紫花苜蓿施肥技术特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农学主要包括由本土的和/或受雇于澳大利亚的农学家针对大田作物和牧草生产中有关土地、水、土壤和植物管理而进行的研究和推广,主要通过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包括单位面积,或单位投入,或每头牲畜的产量增加),为保障世界食物安全作出了贡献。在过去的20年里,澳大利亚农学为大田作物和牲畜生产的提高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因而对保障世界食物安全助益极大。理论上,这些作物和牲畜生产每年可为大约3千万人提供谷物和充足的肉、食用油和奶制品,提高了膳食质量,增加了风味。但是,这种情形发生的前提是,所有的食物确实都被食用了,而不是在收获后损失了或被用于了其他目的。该人口数(3千万)的计算则包含了大量假设,因此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就生产力的提高而言,约1/3在澳大利亚,余下的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在亚洲。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和/或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双边项目的执行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国际性效益,参加项目的科学家来自澳大利亚和某个发展中国家,并往往与某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有联系。澳大利亚农学家还通过其他途径为保障世界食物安全作出了贡献,如举办培训班,或者领导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和推广,但这类贡献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展望未来,技术创新仍将被不断地采用,大量项目也正在执行中,因此,至少10年内,澳大利亚农学家仍将作出同等水平的贡献,而之后,他们的贡献将不可预测。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开发了SmartPac的智利公司Quimas,现在已经推出了一款新设备,它将改良的气调袋(MAP)与自主研发的SO2释放膜结合在了一起。在圣地亚哥举行的启动研讨会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植物病理学家约瑟夫·斯米拉尼克博士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农学家布鲁诺·迪菲利皮博士出席了研讨会,他们展示了在智利国家农业研究院La Platina研究中心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USDA ARS)的实验室进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稀土(RE)是镧系元素、钇和钪等共17种元素的总称,因其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良好的理化性质,在工业、国防、医药卫生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30年代初,植物学家发现稀土对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70年代后,我国农学家对稀土在农业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稀土作为一种微肥广泛用于种植业。由于稀土农用的启示,近年来,我国畜牧界的专家、学者对稀土作为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18.
嫁接技术为我国首创,公元一世纪,我国农学家记胜之所著《记胜之书》中,就有利用嫁接生产大瓠的详细记述。人们经过三千多年实践应用,创造了许多嫁接方法、成为植物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及植物育种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危地马拉著名农学家艾迪·马丁内兹指出,该国杧果委员会为增加危地马拉杧果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与美国著名大学合作开展了多项研究,如有关杧果营养与健康、采后处理等问题,旨在增加该国杧果产业价值。危地马拉的杧果曾以每年10%的增种面积扩张,目前种植面积约5000hm^2。  相似文献   

20.
<正> 预防不育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有赖于畜牧专家(兽医和畜牧师)以及农学家、机械师的努力,而且还有赖于生产单位和农业机关领导人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牲畜繁殖、生育力失调、自然授精及人工授精的生理学问题,在许多科研、教学单位的活动中都有反映。在培养牲畜繁殖生理学和病理学专家的工作中,同时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大学教师们起着很大的作用。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