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梯次形、点轴式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是一定农村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传播现代文明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一、切实解决好小城镇的产业支撑问题 发展小城镇,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合理地配置、调整和集聚农村的各种资源,最关键的问题是繁荣经济.小城镇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产业,不断扩大经济活动规模,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提供基本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城镇的兴衰取决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取决于产业配置的实际成效.实践表明,小城镇建设并不是简单的造房迁入问题,如果忽视了培植经济支柱这个最重要的内容,没有小城镇产业的支撑,只能是"有城无市"、"有房无人".因此,解决产业支撑问题应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甘肃陇东南地区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 ,富集的自然资源 ,相对稠密的人口 ,较为发达的交通信息 ,较强的现代化工业基础 ,较高的技术知识储备 ,是甘肃社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发展带的龙头区域。以小城镇发展为突破口 ,加快陇东南地区城市化进程 ,对于由区域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 ,有着重大的创新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推进陇东南地区城市化的战略指导思想 城市是城市化的主导.城市的形成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而使稀缺资源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较高经济效益的区位汇聚的结果.这些产业、区位与其它产业和周边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经济势差,使其能够吸引大量的经济组织和人口等资源并进行集中,生成特色产业部门和市场,逐渐发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一方面凭借其优势条件和优越地位不断吸收汇聚周围地区的资源和经济能量,在城市累积和放大,增强城市的创新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城市规模发展造成的资源和经济活动的"外溢",通过各种形式向周边辐射和扩散,使城市与周围乡村的经济联系得到强化,使城市成为区域内发展的"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经济示范、产业组织和发展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陇东南天水市地区处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过渡区域,境内沟壑纵横,地貌地形比较复杂.河谷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面积占81.5%,多为雨养旱作区,水资源比较匮乏.尤其20世纪末10年间,大气降水不足,干旱频仍,水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本文旨在研究该地域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掌握化运动规律,从而为减少无效蒸发、节约用水,充分利用珍贵的水资源,实现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陇东南地区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植地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亮 《新农村》2001,(9):2-2
1.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从而产生聚合效应,节省资源,节省耕地,节约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投资费用,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8.
根据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标准,从高标准建园、田间管理、采收贮藏、加工利用等方面总结出了陇东南地区乌龙头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小城镇教育建设的必要性。小城镇教育是衔接和沟通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纽带和桥梁,它处于城乡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跨越这一阶段是不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领导必须重视小城镇教育建设,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小城镇教育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0.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5.6万个小城镇,小城镇中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的60%以上。小城镇已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和实现农村富裕文明的根本出路。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规划工作不适应、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特色、精神文明滞后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规划、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搞好配套改革等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陇东南地区有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该地区如何构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链,塑造特色品牌和独特优势,健全乡村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提升区域旅游业的品质和整体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陇东南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该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地面、高空实况观测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6月19日甘肃陇东南区域性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湿位涡理论对此次大暴雨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中,甘肃陇东南处于副热带高压系统西侧偏南暖湿气流中,700 h Pa有16 m/s低空急流,在陇东南与东移南压的西北冷空气形成切变线,是造成陇东南这次区域性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的正涡度中心范围内产生了-30.9×10-3 h Pa/s强上升运动,与之对应的强降水落区有-20.6×10-5 g/(cm~2·h Pa·s)的水汽通量散度的大值区,在暴雨区上空形成充沛水汽辐合和深厚的湿度层结,700 h Pa比湿达10 g/kg以上,以及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为此次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水汽和能量条件。此次暴雨的触发机制是低层中尺度切变线的发展、偏南急流的增强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大气抽吸作用[1-4]。19日20:00至20日2:00,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沿700 h Pa切变线发展北移,最终与高原上冷锋云系合并成大范围降水云系,表明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中小系统,是此次大雨过程中降水强度大、雨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寻求低碳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快速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小城镇成为低碳发展的核心阵地,建设低碳生态文明小城镇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统计资料分析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苏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低碳生态小城镇的内涵,研究了农村低碳小城镇的建设要求,探讨了苏北地区农村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我省小城镇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政府推动力过强,市场作用力太弱,强调圈地搞城建,而忽视了对小城镇支柱产业的培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体制、政策上的制约和20多年来特定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已经实现了行业上转移的  相似文献   

16.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发展小城镇,是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河南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增收的关键是就业。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是农民,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