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选择杨树造纸林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通过对8年生对树造纸试验林中的辽宁杨、I-45/51杨及锦县小钻杨等3个品种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和木材造纸制浆性能进行分析评判,结果辽宁杨是营造杨树造纸林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2.
沙区杨树引种与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辽宁章古台风沙区对 2 4个杨树无性系的苗期观察和造林对比试验 ,对不同品系的生长量、抗逆性进行了调查和综合分析。选育出生长量较高、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系 5个 ,即 :白城4 1、通选 0 90 - 1、黑林 1号、锦县小钻杨、喀左小钻杨  相似文献   

3.
杨树生长预测模型的选择杨志岩(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采用辽宁杨、I—45/sl杨、锦县小钻杨6年生生长量材料,对幂函数曲线等方程或模型进行检验及精度比较。结果表明:Richards生长方程是杨树生长预测较理想的模型,适用于杨树整个的生长过程。Logist...  相似文献   

4.
1 目的意义锦县小钻杨(populus×Xiaozuanica W. Y. Hsu et Liang cv. 'Jinxian')又名锦新杨,该品种是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利用树木杂交,在锦县大凌河下游河滩的天然杨树群落中,通过选优,建试验圃,人工提纯,复壮、繁育出来的一个天然优良杂种。与当地老品种小叶杨、小青杨比较,具有明显的速生特性,和外地引进的优良杨树品种沙兰杨、健杨、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出最适合新疆地区内的造纸杨树品种,对新疆生长的意大利杨、波兰杨、小×黑杨、额尔齐斯河杨等10个杨树品种木材纤维形态等特征进行了观测,通过对品种间不同部位木材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内腔径及双壁厚、壁腔比等的WINCELL分析表明,品种间纤维形态存在着显著差异,10个杨树品种中额尔齐斯河杨、辽河19杨为较优质的造纸品种。  相似文献   

6.
测试结果分析表明,以速生为主的黑杨派品系,尤其是辽宁杨、辽河杨、盖杨和荷兰3930杨未漂浆白度均超过66%的ISO以上,能满足高质量新闻纸的要求。都具有杂质少、高质量、高强度、高得率、低污染、低消耗的制浆和造纸特性,是目前最理想的造纸材树种。从现在的生产看,在抗性、短轮伐期和合理密植方面,都符合出材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大的原则。在辽宁较寒冷地区,鞍杂杨是造纸材最好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盖杨、辽宁杨、辽河杨的优良特性比较。结果表明,盖杨生长速度快,5年生单株材积生长量较辽宁杨高出7.4%~40.9%(盖州试验林除外),较辽河杨高出9.1~38.2%;盖杨材质优良,气干密度分别为辽宁杨、辽河杨的106.31%、117.04%,基本密度为辽宁杨、辽河杨的107.75%、116.48%;木材纤维长宽比的大小是造纸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盖杨为48.65,大于辽宁杨和辽河杨。盖杨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进行了盖杨、辽宁扬、辽河杨的优良特性比较。结果表明,盖杨生长速度快,5年生单株村积生长量较辽宁杨高出7.40%~40.90%(盖州试验林除外),较辽河杨高出9.1%~38.2%;盖杨材质优良,气干密度分别为辽宁杨、辽河杨的106.31%、117.04%,基本密度为辽宁扬、辽河杨的107.75%、116,48%;木材纤维长宽比的大小是造纸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盖杨为48.65,大于辽宁杨和辽河杨。盖杨是速生丰产林和纸浆林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辽西半干旱区小钻杨类无性系引种试验邢印华,陈章水(建平县黑水林场122411)(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黑水林场地处辽宁西部,地势高寒,气候干燥,80年代初营造的杨树人工林品种单一。我国小钻杨类无性系较多,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区是否适宜生长,是本次试验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10.
辽育3号杨等树种对水泡溃疡病抗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宁杨、辽育3号杨、鞍山小钻杨3个品种进行了水泡溃疡病抗性试验,通过野外调查、室内接种、树皮含水率和愈伤组织形成4方面的测试,认为辽宁杨抗病性略优于辽育3号,二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2个品种抗病性都优于小钻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和1年生树皮含水率2个指标,都是辽宁杨>辽育3号杨>小钻杨。进一步分析表明,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室内接种感病指数、树皮含水率、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呈现spearman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室内接种感病指数呈正相关,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树皮含水率、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分别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杨树杂交课题组在1992年、1993年选用辽宁杨、辽河杨、I—69杨作为母本,N3930、义县小钻杨、鞍杂杨、33号杨、中林95杨作为父本进行了杂交试验。文章对杂交所得子代4年生树高、胸径和1年生子代受冻害指数3个性状的数据,按照母本和父本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达到显著差异的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算一般配合力方法,估算并比较了各个母本及父本的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在胸径方面,母本辽河杨、辽宁杨、I—69杨无显著差异,在树高和抗寒性方面,辽河杨比辽宁杨及I—69杨更具有优势;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大小顺序是:在树高性状上,鞍杂杨>中林95杨>33号杨>N3930杨>义县小钻杨,在抗寒性方面鞍杂杨>33号杨>义县小钻杨>中林95杨>N393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Ⅱ-72、Ⅱ-69等杨木材物理力学、化学性质、纤维形态的测试受其制浆造纸适宜性分析研究表明:Ⅱ-72、Ⅱ-69杨木材适宜于制浆要求.是造纸的优良原料,在豫南表现出早期速生。建议在豫南建立丰产林基地.试行5-7年短期轮伐。  相似文献   

13.
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的选育(Ⅱ)木材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所育成的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心材的比例小,颜色浅,有利于提高制浆的白度,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而增大,木材纤雏长度与树高的关系不大,但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纤维长度5年生时基本稳定,可达1mm。因此,为提高制浆质量,以5年生以上采伐利用为好,为提高树木的经济价值,最好10年生采伐利用,4m以下做胶合板材,4m以上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14.
为调整造纸原料结构,优选出理想的造纸林的杨树品种和它们的最佳轮伐期,对6种杨树木材进行了化学全分析和用亚硫酸氢镁为蒸煮药液制取化学浆,进行了制浆性能测定。经试验研究认为,浆的质量优于苇,白度在58.6~66.0%;粗浆得率为51.8~55.9%;裂断长比苇高1~2km;含杂质少、易漂白、强度高。6种杨木都是优良的造纸原料,综合比较,以健杨、鞍杂最为理想。初步认为,同一品种的不同林龄对制浆造纸无大影响,应以林龄最短、出材量最高、经济价值最大为原则,来确定各品种的轮伐期。  相似文献   

15.
杨树修枝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杨树速生林的发展和扩大,对杨树栽培不仅要求速生、丰产,而且还要求其木材优质,出材率高,现在在很多地区还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存在着修枝不适时或修枝方法不当甚至不修枝和修枝间隔年限不当,造成树干弯曲变形,材质多节,降低了工艺使用价值和出材率。1杨树修枝最适宜时间的选择试验地选择在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镇下洼村大凌河滩3年生锦县小钻杨林地,面积8.8hm2,该试验地位于辽宁省西部,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450~500mm,受干旱气候影响,春、秋二季多风,植物生长期175d,适合各种杨树生长。将8.8hm2小钻杨林地分成A、B、C三个试验区组…  相似文献   

16.
文章着重从木材密度和纤维形态方面对I-69、I-72、I-63杨等10个杨树品种的成熟林木材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I-214杨外,其它9个品种的木材气干密度均在0.4g/cm~3以上;10个品种的木材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均高于35和低于0.48,且纤维长宽分布频率均匀,能够满足造纸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低产立地条件下利用杂种的可塑性,采用多父本杂交方式,庞大的选育群体,选育成具有速生期长、后期生长旺盛、适应性强等特点的廊坊杨1、2、3号3个工业用材杨树杂种新无性系。3个廊坊杨平均材积生长量超过对比种山海关杨1倍以上;扦插成活率90%以上,超过山海关杨、Ⅰ-63杨、Ⅰ-69杨及同类研究成果中的其它杂交种;木材纤维长10638~12292mm,在阔叶树中均属长纤维,其中廊坊杨3号木材纤维长度高达12292mm;木材基本密度变幅为0344~0410g/cm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Ⅰ—72、Ⅰ—69等杨木材物理力学、化学性质、纤维形态的测试及其制浆造纸适宜性分析研究表明:Ⅰ—72、Ⅰ—69杨木材适宜于制浆要求,是造纸的优良原料,在豫南表现出早期速生。建议在豫南建立丰产林基地,试行5—7年短期轮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杂交种辽宁杨、辽河杨、盖杨的形态特征做了详细描述;还介绍了这3种杨树的物候特性、抗病虫能力、木材材性,以及提高苗木无性繁殖的几项措施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杨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衡量单板层积材强度中实木材性所占份额的贡献率概念,以揭示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程度。以人工林杨木为对象,研究了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实木材性好或单板层积材中的单板较厚时,贡献率较高。材性较优的69杨和材性居中的72杨、材性较差的63杨3个无性系杨木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434%、6748%、6472%,厚度为3565mm、2614mm、1545mm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中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400%、6748%和5806%。研究的6项强度性能中,杨木实木材性对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的贡献率较高,约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