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四大名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户禀赋特征差异的基础上,不同属性技术农户行为选择也存在差异:风险偏好对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最显著;劳动力禀赋对增劳型技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需求类型,对人力资本需求较高的新品种技术影响显著,对体力型劳动力需求较高的有机肥施用技术影响不显著;资本禀赋对增资型技术影响主要取决于技术类型,对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制茶技术影响显著,对劳动密集型的新品种技术影响不显著。应加大对小众化特色农业的政策支持和福利补贴,引导农户根据技术需求类型采用选择性技术转嫁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规避因资源要素稀缺和禀赋特征不足而形成的技术推广与应用困境。  相似文献   

2.
选取蔬菜专业产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Logit 模型实证分析蔬菜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种植面积,种植的品种数量,种植年限是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主要因素,小商家地头收购和农贸市场销售 等传统渠道目前仍然是蔬菜销售的主渠道,面对小规模的农户供应商,大型超市或加工企业直接采购的交易成本较 高,因此未普遍参与产地采购限制了农户的销售渠道选择发展新型规模化的采购供应链,形成订单式的蔬菜销售 渠道,有待于农户规模化经营方式的普遍形成,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风险条件下的农户种植制度的选择与调整行为,揭示农户多元化种植制度调整的合理性,从而为指导农户进行种植制度的选择与调整提供依据.利用对北京市蔬菜种植户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截面数据,采用MOTAD模型实证分析了蔬菜种植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其在风险条件下种植制度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种植户在生产中主要面临价格风险,而且在风险条件下,农户会对其蔬菜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本研究结合效用最大化条件,测算出了适合于当地农户的蔬菜种植制度,即农户在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可以利用0.41 hm2的土地进行多元化的蔬菜种植,并达到预期收益.根据实地调研显示,北京市蔬菜种植户户均耕地面积达0.74 hm2,研究结果能够为当地的生产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农户种植业生产情况调研,分析了制约当地小农户发展的生产及销售方面的因素,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当地优化小农户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实地调研了当地蔬菜种植户的蔬菜追溯体系参与,并对农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实际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时间较短,已建立农田生产档案的比例较低,对蔬菜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不高。可追溯蔬菜种植户面临的产业化组织带动、政府补贴和技术扶持等方面的外部环境条件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热情较低,满意度不高。寿光市被调查农户参与追溯体系主要依靠政府动员和推动,由市场利益驱动参与的比例较低。针对调研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昌吉州239份生猪养殖户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猪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生猪政策了解程度、养猪年限、养殖规模、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买方付款及时、买方价格高等因素对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均有显著性影响。为提升养殖户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激发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特提出生猪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农户种粮意愿起决定作用的是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因素.依据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将农户的种粮行为划分为经济型、保守型、顽固型、激进型、无奈型和娱乐型等类型.政府相关部门可依据粮农行为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和农业规划,以增加各类型粮农的家庭收入,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8个县市(区)35个村组125户香蕉种植户的入户访谈资料为依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香蕉种植户技术选择时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发现除种植户自身特征外,种植户技术需求也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诱导因素,风险因素,组织化因素等.实证结果表明,种植户急需的技术类型依次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高品质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新疆昌吉市182个番茄种植户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户不同时期番茄种植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计分析和Multinomial logit多元选择计量模型.[结果]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番茄面临不同的产出、价格及风险因素,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番茄种植基本特征使得农户选择种植不同时期的番茄.[结论]相比种植晚期番茄而言,户主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早期番茄有负向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种田经验年数、番茄采用灌溉方式、是否参加番茄订单等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中期番茄有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户的化肥使用行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他们的化肥使用行为是影响农业环境的主要因素。笔者选取四川省16个市(县)的320户农民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分析指出:农户在化肥使用中存在氮、磷肥使用量过大,肥料之间配比结构不合理、施用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以致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研究认为,人均年收入、农户文化水平、农技推广等是影响农户化肥使用行为的深层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链纵向协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整链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已经形成了市场交易模式、契约协议模式、合作社模式、纵向一体化模式等多种模式。基于纵向协作理论假说,利用内蒙古、山西养羊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选择模型,分析农牧户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探讨其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最高的是书面合同模式,所占比例为34.65%。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年龄、养殖年限对农牧户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养殖年限、信息可获得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年龄、养殖年限、兼业化程度、信息可获得性、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以及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等因素显著影响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为此,建议政府通过扶持合作社发展、鼓励加工企业养殖基地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委会牵头成立合作社或协会以及加强对加工企业、合作社等违约行为监管等方式提高农牧户参与纵向协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户农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为农户的适应行为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当面访谈方式,获取384个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频率分析方法,从气象要素和自然灾害两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农户作物选择的影响及农户种植行为的适应机制。【结果】通过分析农户认知和选择行为发现,气象要素、自然灾害及作物产量对农户作物选择有影响,农户在作物类型变更时首先考虑产量因素,其次是气候因素,再次是自然灾害因素,但在对自然环境要求高的作物类型变化中,如水稻改玉米,自然环境因素受重视程度显著增加。更换作物类型与品种、调整农时是农户适应自然环境因素变化中采用较多的行为。农户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知与实际趋势是否一致,会影响农户是否主动改变作物类型。【结论】为提高农户适应自然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今后宜从提高农户主动适应行为入手,引导农户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能力,在应对行为上需有更为高层次的区域布局和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3.
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林改后促进农户增收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但是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行为抉择却受到内外在因素影响而面临诸多困难。为此,以山西省沁源县为例,借助Heckman两步法从微观层面对农户是否选择参与林下经济和影响林下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健康程度、外出务工收入、种养殖经济效益、政府扶持力度、林地面积对农户是否选择参与林下经济和林下经济收益高低有重要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的重要结论提出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蔬菜种植地分散,小规模种植比例较大,生产过程难以监管,蔬菜质量安全及其监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对广东省蔬菜农户进行调查,从生产行为与信息行为的角度,分析安全蔬菜生产过程、安全知识与法规供给以及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呈现出安全意识与知识不足、生产行为与过程记录不够规范、信息技术利用率较低等特征,而安全监管环节呈现出蔬菜安全检测力度不足、农户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蔬生产过程管理力度不够、信息供给模式不完善等问题。分析结果与所提建议可为安全蔬菜生产过程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数据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危害逐渐被人们认知,碳的排放已经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其所造成的碳排放也不容忽视,而它又是由零散的小农户生产项目碳排放组成的。鉴于此,笔者对蔬菜种植农户的生产项目碳效应分析框架进行了构建并选择了相对合适的计量方法,运用典型农户案例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采取先进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的农户碳效应要优于凭经验决定生产行为方式的传统农户;农膜投入、用电投入、粪肥投入以及化肥投入在农户从事蔬菜的各生产项目碳排放中占比最大;具有高碳排放的生产项目(如粪肥投入)间接引致的高碳汇会提高农户整体的碳效应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分析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并使用海南省7个市县冬季瓜菜种植农户的一手调研数据,对农户的用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行为规范(包括农产品检测、质量安全监管、农技指导等)是影响农户用药行为的主要因素,高于农户行为认知对用药行为的影响;而行为认知作为影响农户用药行为的第二大因素,不仅受行为规范的影响,也受到农户行为能力的制约;着眼于提高农户用药行为安全性的政策,必须把农户特征考虑进来,针对特征不同的农户调整的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17.
郝鹏飞  刘冬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48-19551
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具有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意愿,但由于文化水平和家庭自营的限制、市场监测机制的不健全、技术指导的缺乏等原因,农民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能力不足。针对农户自身特点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户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的服务与管制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引导农户采用适合当地的先进农业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对全国粮食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五台县石村种粮农户对新品种的采纳行为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在新品种技术采用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是否接受过新品种技术培训对农户选择新品种技术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赵鑫  蒲春玲  苗红萍  苏武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13-2314,2329
基于阿克苏地区棉农选择棉种技术状况的调查数据,对农民选择棉种的行为、获得棉种的来源渠道等进行分析,并通过Logistic模型具体分析了农户棉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家庭棉花种植面积和文化程度是阿克苏地区农户棉花良种技术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棉农素质、改进棉种技术扩散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