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池州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生态农业建设在该市生态经济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文章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自然灾害、农村经济结构、生态农业建设基础等方面对池州生态农业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比较深入地探讨了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粮(鱼、果、茶、菜、药等)”生态农业模式、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等五种池州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池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即:(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广辟财源,增加投入;(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4)依靠科技,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一、发展现状(一)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社旗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谋划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西部近郊生态农业区、中部优质粮油主产区、东部岗丘特色生态农业区三个功能区,确立了"菜、药、果、牧、草、烟、菌"七大特色产业,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培育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二)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3.
芗城区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芗城区水田稻菜菌生态模式、旱地果草牧菌沼生态模式和蕉基鱼塘生态模式的特点、运行关系与效益,介绍了芗城区近年来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应用的成效,为闽东南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郊型生态农业结构、功能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云南省个旧市郊区小甸头村生态农业结构、功能与多样性6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结构从传统单一种粮型转变为猪-沼气-粮-林-果-菜商品经济型;(2)经济效益和价值产投比逐年增加;(3)人工输入增加物质和能量输出,但过多的输入会降低物质和能量产投比;(4)系统多样性与其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并随结构、功能的改善而逐渐增强。提出了系统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在福建省9个地市及11个县市区现场调研,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模式,梳理归纳为:(1)丘陵山地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3)东南沿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循环经济模式;(4)畜(禽)-生物垫料-有机肥(种植业)模式;(5)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农业模式;(6)林下经济开发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7)水田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8)沿海低湿地立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9)生态茶园循环经济模式;(10)生态立体养殖循环经济模式;(11)家庭休闲农场促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模式;(12)亚热带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为能促进这些模式在福建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门峡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果、牧、林、烟、菜、菌、药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80%以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湖南省近10年(1994~2003年)在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在编制全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评价标准的同时,按山区、丘陵、平湖、城郊和工矿5大生态经济类型区设置生态农业试点县市,进行大规模的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与示范,建立了山地“林-药-果”、丘陵“草-粮-牧”、岗地“果-粮-猪”等7种不同区域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并系统地分析其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及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律、步骤和原理;针对全省水土流失、化肥农药及“三废”污染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等问题,全面展开丘岗资源保护性开垦、经济绿肥开发、稻草易地还土、有机专用配方肥研制、农药有害残留物控制降解、退化农业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实用技术攻关,均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近10年的生态农业建设与示范,5个试点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农业与农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累计推广应用了326.7万hm2、新增产值50.9亿元。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生态农业建设是安徽建设生态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安徽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指出了安徽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坚持综合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以及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并探讨了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5个基本生态类型区域的生态农业建设布局与建设重点,最后提出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即:(1)倡导生态文化,积极开展能力建设;(2)完善政策,健全法规体系;(3)广辟财源,增加资金投入;(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5)依靠科技,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析了鲁东南地区实施的"畜-沼-粮(菜、果)"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构成该模式的5种技术,分析了该模式产生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促进生态农业文化发展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生态农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发展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从洪湖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出发,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解决好洪湖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发展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重点着力,即(1)在地区生态农业文化建设中以生态文化战略支撑生态农业发展;(2)实施水资源文化修复与生态化构建;(3)地区旅游文化与原生态文化结合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4)生态文化产业形态拓展与价值拓展;(5)实施文化管理制度规范地区生态品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我国正在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进行西部大开发 ,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对于加速该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将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作者在比较和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世纪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1)大搞生态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2 )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3)开发旱地农业 ,力争高产高效 ;(4)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节水技术 ;(5 )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观光农业 ;(6 )加强教育 ,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既代表全球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又代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加强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开发建设,必将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的全面开发,并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可重点开发以下四大工程:农田生态建设工程、林业建设工程、绿色食品开发工程和旅游农业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省份,是一个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省份,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是一个农业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低的省份,是受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多种制约的省份。结合云南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利用云南资源优势,发展云南特色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分析研究了加快云南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以及发展云南特色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为考查对象,构建了基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6个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方法,从子系统得分和综合得分2个方面,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加权得分分别介于0.071 1~0.642 9、0.195 4~1.311 9、0.093 1~1.066 8、0.587 0~1.720 1、0.012 3~0.917 9、0.383 3~1.880 9,总得分介于3.261 1~5.946 4,其中,德清得分最高,安吉、定海次之,兰溪得分最低。整体上看,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相对均衡。各层面中,农业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的得分率超过50%,但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和社会效益的得分率不足40%。提出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上,把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归纳为5点:(1)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潮;(2)精确化技术和精准化投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3)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4)农产品安全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5)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生态农业与石油农业和绿色革命的本质差异,简述了生态农业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持续农业之间的关系,提出生态农业是持续农业的一种成功的具体模式和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地区小杂粮的生产优势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小杂粮在我国中西部尤其在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这些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小杂粮生产和发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的异同,认为在农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称为农业循环经济,相应的农业形态则称为循环型农业,其与生态农业、持续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除了节约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外,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与内容,并分析了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叶长盛  刘平辉  陈荣清  吴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75-2376,2379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96~2004年江西省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江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4083hm2增至1.6406hm2,其中耕地、草地比重在减少,其余在增加;按三次产业对生态足迹进行产业分解,其中第一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占用比例最高,但增长速度最慢,资源利用效益最差;第三产业生态足迹量增长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第二产业则介于第一、三产业之间;从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业生态足迹看,农业、牧业生态足迹呈减少态势,林业、渔业呈增长趋势,林业资源利用效益最好,其次是牧业和农业,渔业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