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建立生态茶园的目的与意义福建省松溪县地处闽北山区,气候温和,缓坡山地多,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但茶叶亩产平均仅20kg,平均亩产值197元。从茶园总体来说,80%以上属于低产茶园,其原因是多年来忽视茶树培养和改造,耕作粗放,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  相似文献   

2.
《茶叶》1981,(4)
我县大抓科学种茶,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六年全县茶叶亩产上百斤,居全省首位。80年我县茶园面积41030亩,其中可采茶园22000亩,产茶25000担,比79年增21%,平均亩产114斤,茶叶产值500万元,平均每户227元,人均44元,全县八个公社,一个  相似文献   

3.
谢明 《福建茶叶》1994,(3):38-39
松溪县松源镇西门村茶场现有茶园430亩。在1985年以前,这个场的菜叶单产与茶山管理经营效益始终占居全县领先地位,八十年代初曾受到过省委主要领导的好评。可是,近几年来,由于该场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反复变更,茶园管理跟不上,茶树树势衰老,茶园水土流失严重,甚至于一些边远地块茶园长年抛荒失管,导致该场茶叶单产与总产逐年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低,集体收入锐减。1992年仅产茶1104}担,产值9.08万元,上交利润1.62万元,与1985年对比各项指标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为改变这一滞后现象,1992年底西门村委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  相似文献   

4.
福安市位于福建东北部沿海地区,背山面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是以生产绿茶、花茶为主的多茶类产区,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面积23万亩。毛茶产量2.54万吨,毛茶产值7.10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6.30亿元,茶叶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区内茶园遍布,主要集中分布于丘陵、山地,以山坡梯层茶园为主。因此,分析福安市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对于福安市山地资源的利用、控制水土流失、发展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怎样防御山地茶园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溪县有茶山面积52801亩,其中有半数是在25-45度的坡地上开山做梯,等高种植.由于建园时基础工程差,水土保持措施没跟上,所以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有的茶梯破坏,梯层变窄变斜,有的则顺坡直流.大雨一到,水流下冲,表土流失.大雨过后,茶根裸露,土层瘠薄板结,肥力不足,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据县水土保持办1987年普查,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积46318亩,占总流失面积的36.7%.1994年全县茶叶平均亩产30.7公斤,如果不重视水土保持,加强防御措施,势必降低茶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我县茶园现状,提出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谦 《福建茶叶》2001,(2):41-41
1 茶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周宁县地处闽东北 ,海拔高、温差大 ,雨雾天气多 ,日照时间短等独特的气候及偏酸性疏松的土壤等有利条件 ,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 70 33hm2 ,茶叶总产量 4 50 0t,平均单产 4 3kg ,年产值 6 0 0 0多万元 ,占农民总收入的 30 % ,创税18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30 %。因海拔高 ,山峦叠嶂 ,云雾缭绕 ,茶叶品质优良 ,但周宁茶业发展并不尽人意 ,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1 1 茶园管理水平不高 ,茶叶单产较低。茶园管理粗放 ,茶树老化品种单一 ,制约了我县茶叶单产的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  相似文献   

7.
1永春茶园建设的现状及因果 1.1永春现有的茶园生态条件差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4.2万亩,10多个茶树品种,以永春佛手茶、铁观音、闽南水仙为当家品种,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95%。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8000多家,精制加工厂40多家,年产量7400吨,年产值6亿元以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茶园生态平衡较差。主要表现在茶园生物品种单一,没有形成以茶树为主体,乔灌草多种生物成份组成多层次群落式的复合茶园,周边天然林或林网又偏少,未能对茶园有很好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河县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研发利用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梁河为云南省优势农产品、优质茶叶苗木、优质茶叶原料基地及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2014年末全县茶园面积5.2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4.3万亩(含幼龄投产茶园),茶叶产量2793.3吨,单产65公斤/亩;产值1.6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2亿元,平均农业产值3300元亩,工业产值0.26亿元,平均604元/亩。全县涉茶乡(镇)9个,44个行政村,1.6万户,6.4万人,户平均茶叶农业收入10500元,人平均茶叶农业收入2625元;全县共有初精制茶厂(所)161个,其中已获得QS认证的精深加工茶叶企业7家,初制茶所154家。全  相似文献   

9.
我县大抓科学种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六年全县茶叶亩产上百斤,居全省首位。80年我县茶园面积41030亩,其中可采茶园22000亩,产茶25000担,比79年增产21%,平均亩产114斤,茶叶的产值500万元,平均每个农户227元,每个农业人口44元。全县八个公社,一个镇与一个国营茶场都增了产,增产幅度最大的溪东公社去年茶叶增产四成五。我县发展茶叶生产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一、茶园水土流失现状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全县茶园5.43万亩,根据水保部门普查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积4.别万亩,占菜园面积89.2%。茶园分布情况,南部低山区,主要分布在3个乡镇18个村,占茶园面积51%,而且也是茶园水土流失比较集中地区,这些菜园大部分70年代开垦,由于过去建园低劣、园面倾斜、梯层窄、园路直上直下,没有水土保持措施,加上管护粗放,现已造成冲刷严重。有些茶园园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表土流失,有些已侵蚀到心主,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茶根裸露,茶树长势衰退,单产低,品质差。全县亩产在sod斤以下有3.48万亩…  相似文献   

11.
十年改革,福鼎县茶叶生产跨了三大步:1985年产量跨过二千五百吨,1987年产量跨过三千吨,1988年产量跨过三千五百吨。全县现有茶园面积84100亩,其中可采面积52820亩,1988年茶叶总产3752吨,比1978年增长2.83倍;每担毛茶平均价410元,茶叶总产值达2952万元,比1978年增长8倍,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7%。可采茶园平均么产68.2公斤,特别是1976年以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共有茶园500亩,其中投产茶园265亩,幼龄花园35亩,年产茶叶240担。平均亩产79斤,产值近10万元。今年6月底以来,我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据气象资料显示,绝大多数天数气温在28℃以上,其中7月15日气温达40.2℃,高于近50年以来有气象资料记载的0.6℃,地表温度高达近70℃。6月29日以来的整整一个月时间里,全县境内绝大多数地区滴雨未下,全县茶园旱热灾害情况严重。茶园土壤干裂,茶树叶片大面积枯焦,新植茶苗枯死,茶叶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3.
水土对于茶树尤如对于一切作物一样,是最基本的因素,缺水将影响茶树生机,以至死亡。但是,不利的水又将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单产。因此,研究茶园水土保持是茶叶生产中最基本的环节,又是建立高产稳产茶园的重要条件。 茶园水土保持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问题很复杂。我们从1962年着手研究,定区观察水土流失的基本因素和不同降雨量,不同农业措施,不同茶园类型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低产原因及现状县位于闽北山区,现有茶园54379亩。是福建渔则史要茶叶产区之一。1993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37717亩,总产量1575吨,产值1049万元。平均亩产41.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亩产最高58公斤,最低仅17公斤,亩产低于们.7公斤的茶园面积18753亩,占可采面积的49.7%,如能将18753亩低产茶园改造成亩产58公斤的水平,按1993年全县平均价每公斤6.66元计算,那么,全县茶叶总产值可增加200万元.如果再进一步全面改造.增加产值将更可观。二、改造措施1.改良土壤。松溪县茶园有50%是在25-45度的荒山上开垦做梯、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15.
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随着茶叶经济效益的上升,我市新垦茶园迅速增加。新垦山地茶园土壤贫瘠,加上茶农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茶园园地和护坡的防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危害很大,同时也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可改善土壤性状,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速效养分,稳定地温,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茶树的抗逆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生态效益显著。1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技术应用背景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域,气候温…  相似文献   

16.
桃江是全国八大产条基地县之一,有茶园5800公顷,而大部分茶园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的,由于当时建园标准低、质量差,再加上茶园培管粗放,茶树树势衰弱。1990年,全县每既666.7m2平均产干茶54.4kg,平均产值139.2元,种茶效益极低,严重阻碍了我县茶叶生产的发展。1991年我们在桃江县近香茶场开始了低产茶园改造的试验示范。现将6年低产茶园改造效益整理报告如后。1试验区菜场基本情况近香茶场创办于1968年,茶园面积用公顷。1991年选择该场的2公顷茶园开展低产茶园改造试验示范,茶树为安化群体种,23年生,单行条栽,平均密…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8年茶园普查:全县现有茶园总而积48992亩(投产而积45000亩),其中:高香型品种9824亩,白叶单丛种21058亩,其他品种18110亩;茶叶总产量5565.7吨,茶叶总产值约1.7亿元。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达到增加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高香型茶树新品种,主要措施是新发展茶园一律采用高香型品种种植,另外大力推广老劣茶园嫁接高香型品种,该嫁接技术推广面积7800亩,1995年获市农技推广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省农技推广三等奖。自1998年以来,我县大力推广白叶单丛茶树夏剪新技术,并在铁铺镇宏发庄园和坎下管理区设置夏剪试验,目前全县夏剪技术推广面积已达到2500亩。有效地提高茶叶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很多研究资料都表明,茶园土壤覆盖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茶树生长,是增产茶叶的一项有力措施.但在一些茶区对茶园土壤覆盖的效果尚缺乏认识,不够重视.从三明市情况看,茶园裸露面较大,常年茶园铺草覆盖面积仅1.5—1.8万亩,不到总面积的10%,水土流失严重,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19.
我市茶园面积14万亩,产茶1万吨,是我省茶叶五大基地县之一。但由于开垦不合理及管理不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4%。严重影响茶业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5年到1997年,开展了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旨在探索保持茶园水土的办法,提高茶园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达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茶园选定在城北办事处前进村4号茶山,面积16.26亩,茶树主要品种是福安菜茶、福云六号,单行双株种植,1976年定植,茶园多…  相似文献   

20.
镇沅县发展高原特色茶产业的经验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镇沅是世界茶源的中心地带,2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就生长在镇沅县千家寨。全县有野生茶树群落1.58万公顷,栽培型古茶树2050公顷,现代茶园5400公顷,茶园分布于哀牢山与无量山中部高山丛林之间,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上乘,倍受茶商茶友喜爱。在茶叶市场波动中,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