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乳腺筛查异常者是否采取了进一步就诊治疗措施,探讨影响就诊行为的因素,为推进乳腺疾病的普查普治工作,保障妇女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对菏泽市计划生育服务技术研究所2009年筛查出的730名乳腺疾病患者,采取信函调查及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的随访和分析。结果:问卷回收率82.5%,被调查者进一步就诊率为21.6%,未就诊率78.4%,未就诊者中乳腺增生症患者居多,占99.6%。此外,按照是否新发病例、医师建议、有无自觉症状、文化程度的不同进行比较,发现其就诊率有明显差别。结论:乳腺筛查异常者中乳腺增生症患者对乳腺疾病重视程度不够或存在误区,乳房保健意识欠缺,应作好健康教育和指导,重视乳腺筛查异常者进一步的确诊治疗,提高乳腺疾病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对18例23处(0.4~1.4)cm×(0.9~2.1)cm的乳腺纤维腺瘤进行B超引导下的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术前、术中、术后给患者相关的专科护理。结果:乳腺纤维腺瘤行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切除,操作全部成功。手术护理配合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随访及健康教育,是进行微创旋切术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乳腺是哺乳动物分泌乳汁以哺育后代的重要器官,也是奶牛的主要生产性状器官。然而,乳腺癌、乳腺炎等乳腺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大量实验证明,乳腺肿瘤的迁移和炎症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都出现在乳腺引流淋巴结内。因此,乳腺淋巴结被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而乳腺免疫系统的研究也就成了很多乳腺疾病防治研究的先决条件。关于人、奶牛和奶山羊乳腺的引流淋巴结早已有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miRNAs分子是除了激素之外对乳腺发育以及乳腺免疫功能进行调控的重要分子,综述了miRNAs在乳腺发育以及乳腺免疫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马婕  黄远丽  徐正丰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124-125,225
1病例 患者,女性,77岁,已绝经,因左侧乳腺包块3月余于2009年10月16日入院。该患者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一核桃大小肿块,无疼痛,无局部外伤史,无乳头溢液,无乳腺局部皮肤红肿及橘皮征,未予任何治疗。现自觉肿块增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乳肿块”收入院。专科查体:双侧乳腺等大对称,双侧乳头等高,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3.0cm×3.0cm,质硬,活动度可,边界不清楚,表面欠光滑,无压痛;右侧乳腺未扪及明显肿块;  相似文献   

6.
用外科手术的方法采取健康的泌乳期大鼠乳腺组织,采用机械剪切结合酶消化的方法,在体外进行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结果成功培养出大鼠原代乳腺上皮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成单层呈鹅卵石样;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后,呈现阳性反应。经数次传代后,细胞增殖依旧旺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乳腺近红外线透照检查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作用。方法: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女职工健康体检中应用近红外线透照检查技术进行乳腺检查。结果:检查13002人次,查出乳腺癌11例,乳腺增生8859例,其他乳腺疾病46例。结论:乳腺近红外线透照检查具有无创、价廉、高效、高速、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用于女性乳腺疾病初筛、普查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概念,综述了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及其载体的发展现状,以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乳腺周围脂肪组织构成了乳腺生存和发育的微环境,对乳腺细胞的增殖和乳腺肿瘤/癌的生长、侵袭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尚未见特定关于乳腺脂肪细胞分离与培养的报道。本研究通过组织培养法培养小鼠乳腺周围脂肪组织,不但获得了成熟脂肪细胞,还获得了脂肪干细胞样细胞。该培养体系的建立简单易行,为研究脂肪组织对乳腺癌的发生、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提供了材料,也为体外获得成熟脂肪细胞和脂肪干细胞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Bioreactor)是一种利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多肽药物、工业酶、疫苗和抗体等蛋白的技术。该技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效率是利用以大肠杆菌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100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新技术。本文综述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发展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11.
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为乳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及乳腺表达载体的检测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建立了正常培养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利用胶原酶和透明质酸消化法从奶山羊乳腺组织中分离并获得了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利用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染色对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了鉴定。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细胞接种存活率、细胞活力检测等生物学性状的检测建立并鉴定了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结果表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铁蛋白-硒钠、10%胎牛血清的DF12培养液中生长状态良好,细胞传至30代时仍保持旺盛的增殖活力。通过细胞传代及反复冻存和复苏实现了细胞系的长期保存,建立了乳腺上皮细胞系,获得了大量的乳腺上皮细胞。从而为开展奶山羊、奶牛等产奶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及泌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特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建立了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培养体系。用无菌手术法从健康第二胎泌乳期山羊乳腺取得组织块 ,在体外条件下用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基础培养液用 RPMI1 6 4 0 ,含胎牛血清 1 5 0 m L/ L,添加 EGF(1 0 μg/ L)、胰岛素 (0 .1 m g/ L)、E2 (1 μg/ L)、氢化可的松 (0 .1mg/ L)、孕酮 (1 m g/ L)、青霉素 (0 .1 g/ L)及链霉素 (0 .0 5 g/ L) ,在铺有胶原的塑料培养板上培养。从细胞接种存活率、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分裂指数 4个方面考察了乳腺上皮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 ,在此培养体系中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生长良好 ,增殖旺盛。细胞产物电泳及蛋白印迹分析结果表明 ,培养的细胞为山羊乳腺上皮细胞 ,并具有表达山羊酪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结合国情发展我国的奶资源,本研究室近年来对乳用杂交改良水牛和役用土种水牛在人工诱发条件下的乳腺发育、乳腺组织的生理生化、形态以及外周血液的激素水平进行了若干研究,为建立更为有效的水牛人工诱发泌奶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发现对役用水牛的诱发效果一般较差。为此,本试验对人工诱发条件下土种海仔水牛乳腺分泌物的某些生化特点进行了观察分析,以探讨其乳腺的功能状态和合成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乳腺组织。从屠宰场选取健康的泌乳期奶牛,无菌手术切取乳腺实质组织,置于DMEM/F12完全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和链霉素)中,尽快运回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的差异表达,以期在蛋白质水平探索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膜蛋白,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PDQuest 7.4软件匹配、检测凝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对12个差异蛋白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SEQUES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半定量RT-PCR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mRNA水平。【结果】12个差异蛋白点鉴定为11种蛋白质,其中9个蛋白点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中表达量上调而3个蛋白点表达量下调,主要涉及细胞膜骨架系统、信号转导、物质结合和传递等生物学功能。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钙粒蛋白B的mRNA表达水平是健康奶牛的1.6倍。【结论】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与奶牛乳房炎发生相关,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以及发现潜在的治疗目标蛋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乳区LMT检测为阴性的健康奶牛8头,观察药物乳乃康对乳腺组织的刺激作用,通过给药前后7 d连续检测乳成分的变化来评价其对健康乳腺组织的刺激性。结果表明:药物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1~2 d内乳汁中体细胞数均明显上升,与各组试验前及给药3 d后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腺组织对异物刺激非常敏感,药物和生理盐水对其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乳乃康对乳腺组织的刺激作用和生理盐水相似,可间接表明药物的刺激作用较小;2组乳蛋白、乳脂、非脂固形物、密度、凝固点等指标在试验前后以及2组之间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药物对乳腺组织无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康注射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乳腺康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ml,7d为一个疗程,共用三个疗程。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25例(31.3%),显效42例(52.5%),好转10例(12.5%),无效3例(3.7%),总效率83.8%(67/80)。结论:乳腺康注射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乳腺疾病,给世界各国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本病在满城县发病率很高,直接危害了养奶牛户,影响了乳品质量和奶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腺固有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物理防御、细胞防御、可溶性体液因子、细胞因子在奶牛乳腺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同时介绍了乳腺免疫调节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今后奶牛乳腺固有免疫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检测了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寻找药物治疗目标,探讨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7.4软件自动匹配检测差异表达蛋白斑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鉴定。【结果】凝胶图谱中检测出15个差异蛋白斑点,串联质谱分析后有12个蛋白斑点可搜索到相应的结果,对应于10种蛋白质,主要涉及结合、运输和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细胞、代谢及生物调节等生理过程。【结论】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表达差异蛋白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相关,对其分析有利于探索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可为揭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