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调查分析,表明佛坪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年环境容量为67 680人次,游客年容量为61 740人次,实际年游客量为1 500人次,为游客年容量的2.5%。并对佛坪自然保护区今后开发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适当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从而使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法制意识匮乏;对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认识较明确,具有保护意愿,但缺乏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公众主要通过保护区管理局宣传接受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应采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内容等方法,不断提高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行为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参与式评估(PRA)和生态保护知识KAP研究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自然保护知识匮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强,不良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等是威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羚牛、金雕等3种濒危珍稀动物野外救护案例分析,提出了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濒危珍稀动物保护、救护方略。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是人们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划分出来的特定区域,是有效保护生态资源的方式。当前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已成为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陕  相似文献   

6.
佛坪自然保护区森林燃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燃物特性、火环境特点、火源状况的分析,得出佛坪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含有很多易燃成分,群落的抗火性差。林内可燃物的逐年积累,使森林火险程度增加,保护区内存在着火险季节,时间相对较长,引起森林燃烧的火源存在,该地地形有利于林火的曼延扩展。应克服盲目乐观、松劲麻痹思想,增强防火意识,确保森林安全。  相似文献   

7.
对佛坪自然保护区三种生境苔藓植物优势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面生苔藓植物分布最广的是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苔类分布最广的为小蛇苔(Conocephalum japonicum);树生藓类分布最广的是陕西白齿藓(Leucodon exaltatus),苔类分布最广的为园叶羽苔(Plagiochila duthiana);腐生木上苔类分布最多的为指叶苔(Lepidozia reptans),藓类分布最广的为陕西白齿藓(Leucodon exaltatus)。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旅游开发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了该领域实践发展的方向及科学监测管理策略,对促进物种多样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合理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模式有积极有效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自然保护区都在积极地发展生态旅游,但同时旅游也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环境带来了压力。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内生态资源的影响和旅游者本身受到的影响,并为管理者提供了可以指导决策的框架和各种具体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2006~2009年,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进行了种类、数量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蝶类资源的垂直分布。共收集蝶类标本1.5万只,隶属11科106属205种。研究表明蝴蝶及活动规律随着植被带谱的变化而变化,植物种类是决定蝴蝶种类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分析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森林防火的对策,探讨防火工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带状间伐后当年和第2年巴山木竹林更新竹笋和成竹的数量、平均基径、高度的差异性分析和统计比较,表明带状间伐复壮更新方法可以改变巴山木竹竹林内部结构,竹林的发笋数和成竹数首先表现出复壮更新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会逐渐减少,而对更新后竹林基径、高度促进作用在间伐第2年表现出来。可见,带状间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竹林老龄化和竹林质量恶化趋势有所缓解,达到复壮更新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陈述了目前所开展的监测工作范围、方法及工具,对监测路线的走向作了说明.总结部分动物分布和栖息地的关系:哺乳动物栖息地特征因素很多,但植被的密度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保护区低海拔沟谷多为野象、野牛、猿、猴和鼷鹿等动物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佛坪保护区周边社区扶贫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佛坪保护区长期的社区共管工作经验,针对目前的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扶贫工作的措施设想,阐述了贫困的客观存在性,提出了脱贫动力、脱贫民主监督、精英领军人物及储备等观点,并对现行的扶持措施进行了重点探讨,期望对本地区及环境条件相近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1—2018年野生动物肇事及补偿统计、年度保险理赔金额等资料,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野生动物肇事频繁,范围广,主要的肇事动物有亚洲象、野猪、偶蹄类和灵长类动物等,其补偿工作存在野外查勘工作量大,标准定性难度大,补偿价值标准缺乏依据,补偿机制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变土地种植结构、恢复与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与完善政策法规及补偿机制、调控野生动物种群、开展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宣传等措施来缓解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7.
佛坪保护区带状间伐后巴山木竹林营养状况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带状间伐后1a生竹和2a生竹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干物质在不同样方(对照样方、间伐样方)和不同部位(秆、枝、叶)差异分析,结论如下:1)带状间伐后,间伐样方的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和灰分在秆部高于对照样方,粗纤维则相反。2)带状间伐后,2a生竹和1a生竹相比,粗蛋白含量下降;粗脂肪和灰分在秆、枝部下降,在叶部增加;粗纤维在秆部基本相等,在枝部增加,在叶部下降,干物质含量在秆、枝和叶各部位增加。该研究结果为人工改造巴山木竹林质量和解释大熊猫取食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