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黑颈鹤等大型水禽及其越冬栖息环境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并对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地方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为保护区的后期建设及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10国道位于牛背梁保护区西部,从保护区内及边缘南北穿越12 km,直接隔断了该区野生动物东西方向水平迁移扩散的通道。通过样带监测和实地调查,摸清了公路两侧野生动物的分布和活动现状,结合车流量现状和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210国道对牛背梁保护区羚牛等野生动物东西迁移扩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研究了游客对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自然景观的需求及满意度,结果显示,本保护区游客以教育程度较高者、青壮年、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司职员、收入较高者和省内游客为主体;游览动机主要为亲近大自然和观赏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游客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最感兴趣,有几乎一半者在本区旅游超过3次,选择夏季旅游者为94.2%;对野生动物和植物认识1~5种的游客比例都最高;86.9%的游客希望观赏野生动物,92.0%的游客非常希望获得森林生态知识;认为野生动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和非常丰富的比例之和分别为84.0%和91.0%、认为不丰富和极不丰富的比例之和都不超过5.0%,对自然景观满意(41.0%)比例最高,非常不满意的比例(2.0%)最低,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之和为53.0%;本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以及森林等资源或景观方面具有优势,对社会与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热爱大自然、有野外生态旅游与探险偏好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本调查结果可以为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产品与线路设计、服务设施配置、宣传推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曲宗贡地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该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白马雪山保护区重点建设的科研、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但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多样性系统调查较少。为了摸清曲宗贡区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情况,2016—2020年,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通过设置固定监测样线、红外线相机监测样点、社区访谈、日常观察等方式对野生动物(鸟类、兽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分布的兽类有5目、13科、24属、2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5种,即滇金丝猴、金钱豹、林麝、马麝(高山麝)、黑麝;鸟类有12目、26科、47属、5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即金雕、四川雉鹑、斑尾雉鸡。基本掌握了该区域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变化、活动规律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开始忘情于山水间,流连于大自然,热衷于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旅游形式。但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生存空间的破坏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游客进入保护区带来噪音和污染;野生动物由于不断暴露在人类面前而产生行为改变;人为引起的土壤侵蚀和火灾等等,都必将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为了减少生态旅游的消极影  相似文献   

6.
四川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天然林资源、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保护对象,特别以大熊猫为特保对象,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重点使用SWOT分析法对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该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扩张,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恢复性质量不断降低,人兽冲突、野生动物肇事事件频发;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日渐尖锐。为此,应加强保护区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重视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宣传国家保护区周边社区人口、产业、环境的保护政策,协调人地关系至关重要。以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成立30年人兽冲突原因,提出了缓解冲突的建议:(1)控制开发资源的程度、推动人类适度利用资源;(2)强化部门协调、兼顾土地的生产与生态功能;(3)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推进生态旅游,探索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途径,以促进保护和利用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于2011年7月、8月间,由国家环保局等七部委组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组对四川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和考察。这些国家级保护区分布在不同的生态与环境条件下,代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有着不同的基础与背景,发展状况也参差不齐,但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自然资源安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解决保护区科技人才、实验区保护与利用、主要保护对象动态监测和保护区的科研等问题,探讨了四川保护区所进行的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四川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天然林资源、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保护对象,特别以大熊猫为特保对象,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重点使用SWOT分析法对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该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拥有地质奇观、水体景观、人文景观、植物景观和野生动物等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资源原始、古老,开发价值高.具有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总结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等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同时提出了开发小商品、搞好 旅游支撑设施建设以及政策、融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作为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文章分析了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并针对保护区开发旅游的特殊性,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质量评价是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在对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深入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用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该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由计算出的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0 75)表明,该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但也会对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和动植物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国内外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以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其生态旅游发展概况的前提下,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展规划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研究两方面,论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的现状。针对其不完善之处,以展望的方式提出了加强此方面研究工作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宽阔水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针对该保护区旅游资源特点,明确了在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进而提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级工布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林芝地区,保护区总面积21558.16km^2,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天然林生态系统。具有物种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种多,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分析了保护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对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其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保护区特征、自然景观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4个方向和14个评价因子,进一步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从而建立其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位于辽宁省范围之内的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综合价值最高的是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评价得分为82.14分,其他依次分别为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44分)、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8.13分)、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5.52分)、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6分)、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2.83分).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保护区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认为,保护区及其周边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生态旅游质量等级综合评分值为40.49分,达到一级标准,具有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良好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扼要地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基本原理,对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