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依据稻鱼结合方式,可将稻田养鱼方法分为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和稻鱼间作型稻田养鱼三种类型。(1)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即种稻养鱼在同一田块同时进行。这是比较普遍的养殖方法。根据水稻栽收手段又可将这一方法划分为单季稻田养鱼和双季稻田养鱼。单季稻田养鱼还可根据水稻成熟季节划分为早稻田稻田养鱼、中稻田稻田养鱼和晚稻田稻田养鱼。双季稻田养鱼根据鱼类是否连养可划分为双车独立种养稻田养鱼(即随着稻谷的两次裁收,鱼类也相应两次放捕)和双车速养稻田养鱼。(2)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即稻田种稻时不养…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有可养鱼稻田478万亩,自1995年起,稻田养鱼技术已连续7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2001年已推广稻田养鱼140.4万亩,平均单产22公斤/亩,稻田养鱼产量3.06万吨,产值达3.1亿元。 2000年,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加快民族特困山区的脱贫步伐,云南省开始实施稻鱼扶贫工程项目,充分发挥稻鱼工程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2000年在全省九个地州市推广稻鱼扶贫工程示范项目10748亩,达到了参与农户人均增收278元的良好效果。2001年,全省稻鱼扶贫工程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3.
孙广明 《内陆水产》1998,23(3):17-17
稻田养鱼“四一工程”就是1亩(667m2)稻田实现年产1t粮、100kg鲜鱼,粮、渔收入各过1000元。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科学地利用稻鱼共生原理,从而形成“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的最佳良性生态循环。根据笔者多年实践,要达到上述“四一工程”目标,必须认真搞  相似文献   

4.
1.稻田养鱼有哪些主要类型?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同,稻田养鱼有稻鱼兼作及稻鱼轮作两种主要类型。稻鱼兼作型即种稻和养鱼在稻田中同时进行,这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稻田养鱼类型。按耕作制度不同又有单季稻田养鱼和双季稻田养鱼之分。单季稻田养鱼是在稻—麦或稻—绿肥两熟制的地方采用,鱼类在稻田中的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鱼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养鱼方式。但是,由于常规稻田养鱼方法需要挖鱼沟、鱼溜等田间工程,费工费力,稻农不易接受。为了探索出一条投入少、收益高、易推广的稻田养鱼新方法,1999年,我们在采用水稻超稀植摆插技术的水稻田进行了鲤鱼夏花养成试验,这种稻田养鱼方式利用水稻间隔空间大,鱼类活动范围广的优点,不挖鱼沟鱼溜等田间工程,省工、省力,经济效益较好,很受稻农欢迎。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条件与方法1、稻田条件:试验田选定在中兴乡中兴村稻田大户汪喜成的田块。试验面积为30亩,采用超稀植摆插。水源是电…  相似文献   

6.
《重庆水产》2005,(2):10
“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稻田养鱼在酉阳县推广20多年来,已有7000余亩稻田养鱼,3000多户农户掌握了稻田养鱼技术,涌现出一大批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的稻田养鱼户。今年春,县水产站首次在丁市中坝1组推广工程化稻田养鱼,由于这是一次性投入较高的稻田养鱼模式,每亩第一次固定投资0.3万元左右,风险相对较高,农户疑虑较多,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草鱼之我见赵连胜,张金兰(松花江地区水产局)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  相似文献   

8.
垄稻沟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稻田养鱼模式。它能克服传统稻田养鱼中稻鱼之间不协调的矛盾,达到了“水稻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的目的,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日前各地正在大力推广这一种养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探索垄稻沟鱼的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是一项既抓“米袋子”又抓“菜篮子”,还抓群众“钱夹子”的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为加速全县稻田养鱼的发展,江西省于都县在大力扩大平板式稻田养鱼面积的同时,积极推广和运用四川、贵州等省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因地制宜实施“稻鱼工程”示范项目。目前,已将1000亩示范任务分解落实到七个乡、镇,基本达到建设标准的有900余亩。 自去年11月组织实施“稻鱼工程”示范项目以来,于都县委、县政府动作大、措施得力: 一是抓宣传鼓动工作和任务的分解落实。首先,召开了“稻鱼工程”示范动员会,宣传稻田养鱼的意义、“稻鱼工程”的优势,介绍四川、贵州等省“稻鱼工程”的现状和经验,确定示范点。尔后,又召开了由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现场会、农村经济专题会和养殖业会议等三次会议,及时通报示范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始于三国时代。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又兴起稻田养鱼的热潮,尤以四川省突出。据统计,1977年四川稻田养鱼面积达89万亩,1978年达100万亩。广大群众从实践中体会到稻田养鱼好处甚多,并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明确提出“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的原则,树立“以稻为主,以鱼为从”的观点,把稻田养鱼作为稻谷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从而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是一种集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具有增粮、增鱼、节水、抗旱等多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加快我省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增加水产品产量,探索稻田养鱼高产高效新路子,我们在参照国内先进的工程化稻田养鱼技术基础上,于2001年4~10月在陕北延安市黄陵县腰坪乡张庄村因地制宜地进行工程化稻田养鱼。一、稻田条件养鱼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排灌方便,不渗漏。二、工程建设与常规鱼凼式稻鱼工程相同。考虑到陕北地区气温低…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是以稻为主,在有利于水稻增产的前提下,利用稻田这个特殊水体资源,发展渔业生产,增加鱼产品。在进行稻田养鱼上,过去一般都要求在田里开挖鱼沟,鱼溜、以解决养鱼与水稻生产上的浅水灌溉,施农药,干旱等矛盾,使稻鱼共生互利,获得较好的稻鱼产量。所进行的这些基本措施,人们往往认为麻烦,  相似文献   

13.
赵连胜  张金兰 《水产科技》1995,(5):18-19,17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如果是鱼丰收而水稻减产,那么稻田养鱼是发展不起来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养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地搭配一些鲤鱼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14.
所谓永久性稻鱼工程是指在适宜养鱼的稻田,设计建造工程化(永久性)养鱼池和田埂,使其成为稳定的工程化稻田养殖新模式。为了摸索一套适合我省实际的稻鱼工程技术,以便在全省推广此项新技术,我们于1995—1997年在于都县的贡江、银坑镇和马安乡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稻鱼工程试验示范,并取得了稻、鱼双丰收。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以备参考。1 试验地点概况三个试验乡镇虽有稻田养鱼习惯,但没搞过稻鱼工程。为此,在这三个乡镇各选了一个水源条件较好、田块相对比较集中、群众基础较好的村进行试验。试验面积为贡江镇的石鼓村1…  相似文献   

15.
梁强 《水利渔业》2005,25(4):53-54
2003年在云南省14个国家扶贫开发县实施稻鱼扶贫工程,发展稻田养鱼323.47心,平均产鱼901.5kg/hm^2,参与农户1813户、8453人,人均增收278元。养鱼稻田粮食增产5.6%。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鱼,以稻为主,稻鱼兼作,充分挖掘稻田的生产潜力,以鱼促稻,稻鱼双收。随着稻田养鱼的发展,它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发展稻田养鱼的意义 1.1增肥保肥作用。鱼类排出的粪便施于田面,为水稻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规范化稻田养鱼在四川省仁寿县深入开展,稻田养鱼已由传统平板式粗放低产向建设规范化稻田养鱼工程和稻、鱼、果(菜)立体种养模式转变。仁寿县目前新建和改造规范化稻田养鱼工程8200多亩,亩产水稻569公斤、成鱼互00公斤左右。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充分显示出在丘陵地区率现稳粮增收的重要作用和潜力。最近县政府出台了《仁寿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稻田养鱼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稻田养鱼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稻田养鱼既能为社会增加水产品又能促进粮食增长,农户收入显著增加,是费省效宏的农业综…  相似文献   

18.
韦公远 《齐鲁渔业》2004,21(7):20-21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鱼是应用稻田养鱼鱼养稻,稻鱼共生的理论,有意识地利用生物种群、群落之间的生存竞争及动定协同,从而控制和调育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也就是说,稻田养鱼是将原有的稻田生态系统向更有利的方向转化,并且充分利用新的生态系统,发挥其共生互利的作用,使稻田生态系统产生更大的“负载力”,  相似文献   

20.
流水坑沟式稻田养鱼,在我区目前已推广1252亩。稻田养鱼是一种立体种养、集约经营、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1989年我们在岩前乡眉山村进行了流水坑沟式“千斤稻、百斤鱼”的试验,连续2年获得成功。1988年和1989年经验收稻田面积分别为1.81亩、1.03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