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生产生存的根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土地制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时就会被新的土地制度所取代。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次土地制度改革的梳理,发现土地制度改革的本质都是为了通过制度改革来缓解或消除人地矛盾,土地流转就是在此背景下的一次重大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基于此,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注重农民的需求和切身利益,把握人地关系的平衡点,并从农地所有权和农民权益保障、农地交易市场和成本、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功能3个方面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策略,最终使人地和谐相处,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目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制度角度看,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因是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关系的缺陷,外因是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必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一是改革征地补偿制度,二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是改革单一"国家征地"模式,允许"农地入市".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农民,农民关注的核心在土地。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对于完善"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基于对87个村庄1 342户农民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山西省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现状,旨在了解山西省确权政策实施的效果与明晰确权中衍生的特点和问题。研究发现:山西省确权登记基本完成,但颁证工作相对缓慢;问题发生率和满意度呈现"双高特性";农户对确权工作认同度高,但产权意识薄弱;农户土地利用率高,但流转率低;农户对农地确权知晓度高,但对集体"家底"了解甚少。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认知、组织、制度等5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巩固承包地确权成果、确保确权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我们党进行土地改革以后,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的,集体的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使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获得了解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业土地流转制度的原则和农业土地流转制度的主要形式和法定内容,便于把农村的农业土地流制度进行研究,为今后的农村土地的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国是依靠行政手段征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而不是依据市场手段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最大缺陷是补偿标准远远低于土地市场价格,严重损害农民经济利益。必须按照市场公平原则,把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改为土地征购制度。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申山  姜志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326-1327,1339
针对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在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原则、补偿对象和补偿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提出了土地征收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框架,并提出了改革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相关建议,即:扩充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明确界定土地收益分配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采用完全的补偿原则,让广大被征地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探讨邓蓉(北京农学院经贸系,北京102206)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广大农民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土地依然是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和各种经济关系的载体。由于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基本制度。当前农村中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以及土地产权主体模糊等都涉及到土地的所有、使用以及流转问题,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当前的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黔东南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064-3066
从农民和土地两个角度出发,选取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主观上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客观上土地对农民的供养能力降低的结论。进而提出解决农民未来发展面临的土地问题的对策,为今后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土地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首次将征地制度改革问题列入报告中,体现了党和政府严格征地制度,深化改革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决心。该文在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目前的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存在几方面的制度障碍:一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无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四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农民的社会化分工,也不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的实施。要从5个方面寻找发展现代农业的出路:一是实现农村企业化;二是实行股份合作;三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四是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五是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用现代化的加工业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继出台新政: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转包、租赁、互换等方式参与到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去,实现农村土地的自由交易和合法流转。这标志着国家与农民关系在土地制度改革上的重大突破。随着这一新政的复制、推广和完善,可能形成国家与农民参与新的一次"蜜月期"。  相似文献   

13.
9月4日,农业部举行专题报告会,韩长赋部长做了专题报告,下面是报告部分内容。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韩长赋指出,当前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的方向是“三权分离、稳定放活”,就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关键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不符合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背景.农民工面临的土地问题实质是农民没有“退出权”.广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改变土地制度二元格局;促进农民职业转型;增强土地资产功能;增加建设用地供给.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政策建议包括: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凤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7-19680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弱势状况,盘剥和占有他们的利益促成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贫富不均、纠纷不断的不和谐音符。阐述了新的形势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必要性:一是落实农村相关政策的需要;二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与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三是减少土地纠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剖析了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及其原因:一是农民在土地保有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和承包经营权的缺失2个方面;二是农民在土地流转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征地制度的缺失、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与宅基地流转受限3个方面;三是土地发展权缺位影响农民对土地增值的共享。提出了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一是明晰土地产权;二是规范和完善征用土地制度;三是适度放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四是设立生态补偿和土地发展权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61-162
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生产资料,农村全部经济关系的基础就是农村的土地制度,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不断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与改善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现行的土地制度出现一些局限性,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改革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导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具有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积极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新路子,自1997年7月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城镇国有划拔土地使用权租赁管理。截止1997年12月底,签订土地租赁合同3千多份,土地租赁面积1000多m~2,合同约定租金2100多万元,到帐700余万元。租赁制的推行,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土地收益机制,为改制企业处置土地资产减轻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要在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征转分离”土地审批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31-14033
在分析现行土地转用征收管理模式及其弊端的基础上,探讨"征转分离"土地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必要性,并提出了"征转分离"土地审批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和优化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征转分离"土地管理模式具有补偿安置先行,保障农民权益;提高转用效率,避免土地闲置;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科学性等作用。为提高"征转分离"土地管理效率,促进征地制度改革,应从征地规模控制、占补平衡控制、安置补偿控制、土地用途控制几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葛斐  黄静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91-392
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利弊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政府必须弱化集体权利,将土地逐步乃至最终完全交到农民手中,实现土地的私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