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学解析方法,建立了曲柄摇杆分插机构和偏心行星齿轮分插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对这两种机构进行了运动学特性分析和比较,为机构的设计,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偏心齿轮分插机构运动学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偏心齿轮分插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高速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试验台上采用高速摄影和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对分插机构的运动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近而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分插机构秧爪尖的运动轨迹、速度以及秧爪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角位移进行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善峰  胡立强  俞高红  杨自栋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07-3610,3625
介绍了后插式分插机构——后插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研究现状,研制了两种新型的后插式分插机构——椭圆齿-圆柱齿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和偏置椭圆齿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编写了理论模拟程序,并对分插机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分插机构比后插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77”型机动插秧机的分插机构为实例,运用复极矢量法解析并结合电子计算机计算,得到有关运动学参数,绘制出秧爪排轴心G点随曲柄转角θ_2的加速度,速度等变化曲线;结合分插工作的轨迹,逐段分析了工作性能,平衡性状以及影响惯性振动的参数关系;提出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最关键的机构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插秧质量。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依靠田间试验验证分插机构性能,周期长、费用高。因此,设计出一种插秧机分插机构性能检测试验台,可以对研制出的分插机构进行相关性能参数测试,以分析其质量好坏。所设计的分插机构性能检测试验台,通过皮带传动、链传动等将电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插秧机分插机构,以实现分插机构的运转与前进,利用传感器、高速摄像机采集秧针加速度信号、秧针动静轨迹信号,通过设计编程将图形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以确定分插机构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选用单一的机构,由于其性能的限制,在设计时只能根据秧爪运动轨迹,取秧与插秧角度来设计插秧机分插机构,但分插机构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在各关键位置及各工作段时秧爪尖的运动速度,只有同时考虑这两方面的需要,才能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分插机构,文章采用空间RSSR机构与平面连杆机的组合机构来实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Pro/E建立了后插式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模拟和动力学分析,参数设定为分插机构工作插次200次/min,主动轴转速为n=200r/min,运动时间为t=1.5s的情况下,得到秧针的运动速度图和加速度图,使得机构运动分析变得可视化、直观化和简单化,为分插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方法,有利于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同时降低分插机构的研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利用Pro/E找出了分插机构的振动源和受力情况,结果指出,曲柄添加平衡块和减轻摇杆质量有利于减小冲击和振动.  相似文献   

8.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主要形式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主要形式及研究现状,并对不同形式的分插机构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变性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可行性,分析变性椭圆齿轮传动形式分插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农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为平台,开发出该分插机构的参数优化软件,采用CAD/CAE软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分析模型可靠性。结合理论模型和虚拟样机试验,对影响插秧效果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将该分插机构运用到步行式插秧机宽窄行插秧新的作业方式中,最终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该分插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插秧机分插机构秧针运动轨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插秧机机构的方便、快捷、准确,建立了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秧针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模拟,从而对机构运动的分析直观化、可视化,可为选择合理的分插机构的结构参数,提高插秧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烟草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移栽成本,实现烟草移栽机械化、规模化,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整机主要由悬挂架、地轮、仿形装置、投苗装置、导苗管、送苗装置、覆土压实轮、开沟器、动力传动链等组成.采用转盘式投苗机构把烟苗投入导苗管;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的可靠协调配合,把烟苗推入开沟器开好的沟中;曲柄摇杆机构摆动时把浇水阀门打开,实现移栽、浇水的同步;推入沟中的烟苗由覆土压实轮完成覆土和挤压;通过改变向投苗机构、送苗机构输送动力的链轮齿数实现株距的调整.该机具由拖拉机牵引,作业时地轮的转动经链传动、齿轮传动驱动转盘式投苗装置、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动作完成烟苗的移栽.该机具可完成移栽株距(500~650 mm)、移栽深度(80~120 mm)、灌水量(300~500 mL)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不同育苗移栽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摆秧的产量高于插秧,二的产量均显地高于抛秧,品种间及品种与栽培方式互作间的差异均不显。摆秧的增产机理是秧苗素质好,移栽植伤很轻,分蘖早生快发,最高茎蘖数和成穗率均较高;叶面积指数高,且变化加速度小;在抽穗前比叶重增加快,此后增加慢;在生育后期,叶层面积大且占据层次多,群体基部绿叶面积大,穗层面积大且分布集中,位置偏中上,SOD含量高,丙二醛含量低。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高速分插机构均为多组非圆齿轮组成,安装和制造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控差速行星系分插机构。分析了该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运动分析模型;采用RecurDyn虚拟样机仿真和MATLAB数值仿真等方法,对该理论分析模型和机构各参数与秧针栽插动静轨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椭圆齿轮偏心率为0.13、插植臂长度135mm、插植臂箱体与y轴的初始夹角50°、插植臂与回转箱体的初始夹角35°和插植臂回转箱体回转半径90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插秧株距为180~220mm时该分插机构能满足水稻插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菜钵苗移栽机的结构参数对栽植稳定性的影响及拖拉机田间作业时部分工作参数受载波动影响栽植性能等问题,采用ADAMS建立参数化模型,开展栽植机构结构参数(栽植臂、从动栽植臂、连杆)及作业参数匹配研究和轨迹分析,确定机组前进速度v(m/s)与栽植频率f(株/min)的匹配范围。结果表明:当栽植臂长度为300mm、从动栽植臂长度为305mm、连杆长度为95mm时,栽植轨迹高度为225mm,其中连杆长度对栽植性能有较大影响;在理论可行范围内,当f/v比值为200时,栽植轨迹达到最优,且随机组的前进速度增加,对应的可行栽植频率范围呈线性关系随之增大,栽植机构可适应株距范围为240~375mm。同时,应用高速摄像在线观察得出,栽植机构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田间试验表明:穴深合格率为90.7%,变异系数为7.1%,穴口长度合格率为84%,变异系数为6.6%,满足栽植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插秧机连杆式分插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插孔适中为目标函数,推导出了连杆式分插机构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有关结构参数,经过计算机的多次计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链夹式移栽机立苗机理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链夹式移栽机用于油菜移栽时存在的对土壤适应性差、易倒伏等问题,对链夹式移栽机结构、栽植部件工作原理及秧苗在栽植过程中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运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零速投苗位置,秧苗夹持部位绝对运动轨迹为摆线,而根部轨迹为余摆线,上部为短摆线,即秧苗有向机具前进方向倾斜的趋势,特别是对于较大株高的油菜苗更加明显。针对现有移栽机存在的这一问题,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投苗角度与立苗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改变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参数,设置了提前投苗、零速位置投苗、滞后投苗3种情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提前5°投苗,秧苗的优良率为45.6%、倒伏率5.3%,均优于零速投苗,且明显优于滞后投苗情形下的相应指标。试验结果与运动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黄群 《农技服务》2009,26(1):123-124
针对目前城市树木移植中因缺少系统性的技术指导,造成部分移植树木成活率低与生长势差的现状,结合近几年城市树木移植工程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城市树木移植成活的机理,阐述了树木移植中应遵循的近似生境和树势平衡两大基本原理以及季节适时和断根缩坨两大基本条件,着重介绍了树木移植在挖掘、包扎、起吊、定植等诸环节中应掌握的技术要领与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以及移植后水肥管理、遮阴防寒、病虫害防治、跟踪观察等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等株行距的宽窄行混合和等穴距错位插秧的混合稀植栽培形式 ,研究了边行效应在混合稀植栽培中的作用、混合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组成行的产量、边行效应值及增产机理。该栽培技术体系综合了目前普通等株行距稀植和超稀植栽培的优点 ,通过边行效应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