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地带状间套轮作,我区经过四年来的试验示范,充分显示了高产增收多效益,而且农活操作方便,易为广大农户接所受。1984年各种布局面积6.5万亩,并已总结出五种带状间套轮作布局和由谷类、豆类、薯类、瓜类及绿肥等二十种作物组成,正在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现将我区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五种带状间套轮作布局形式总结如下: 1.麦—豆—薯带状间套轮作。也称苍山式,始于我区天台县苍山区坦头乡平窖试验点。这  相似文献   

2.
张树坡 《科学种养》2013,(10):26-27
河北省易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小拱棚甘蓝一大葱轮作栽培,目前在易州镇中范村、西范村、东范村、西茹堡村已形成100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甘蓝亩产6000~7000千克、亩产值7000~8000元,大葱亩产7000千克、亩产值9000~10000元,年亩总产值1.6万~1.8万元,效益较高。下面介绍这一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丘陵区,面积近10.6亿平方公里,一亿亩耕地中,约73%分布在丘陵区,丘陵区耕地中一半以上是旱地。要充分发挥旱地生产优势,必须在耕作制度上找到一条突破性的道路,以持续地提高土地生产率。这个突破口就是我所要推荐的,多熟多样带状间套复种轮作的耕作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4.
小麦套朝天椒间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兰 《种子科技》2017,(10):49-50
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是以小麦为前茬作物的套种技术,在朝天椒中间作玉米。以小麦、朝天椒和玉米3种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和经济表现等进行研究,通过调节时间差,科学利用农作物的发育季节和农作物的边际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季节因素,发挥土地重复种植效率,提升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对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提高种植效率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和春玉米作为商洛乃至整个秦巴山区的两大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分别在200万亩和240万亩左右。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间套技术,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组织相关县区农技部门在大量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膜马铃薯玉米规范间套集成技术模式的示范与推广工作,该规范间套模式全年平均亩产756.93千克(其中马铃薯1456.16千克,折主  相似文献   

6.
王彦 《科学种养》2012,(8):11-12
7亩地产水稻4900千克、产番茄4.9万千克,年收入15万元。 2011年实施的“大棚番茄——水稻”高效轮作模式,让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瑞南居委会农民孙加明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7.
早地作物在多熟多样分带间套复种轮作基础上。由于各作物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养分运动规律的存在。多种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生长发育,共生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通过科学地栽培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协调各作物间的共生矛盾,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出量,是作物栽培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养分运动规律,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就相关种植技术进行了较深层次探讨.提出了同田间套种植的作物是一个有机复合整体,解决共生矛盾的基本着力点是有生命力的作物。技术关键是平衡间套作物竞争能力等观点,形成了较完整的薯(麦)—玉—苕—莱间套作一体化种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甘肃省河西地区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8万hm2左右.其中海拔1 700~2 400m的冷凉灌区播种面积占70%以上.当地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和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西省永丰县坑田镇开展早辣椒—杂交稻—秋黄瓜一年三熟高效绿色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为粮经轮作栽培模式,省工、省本、高效,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增产增效,还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018年,坑田镇推广该模式生产面积100亩,第一茬早辣椒4月底上市,亩产量2 600千克,产值7 800元;第二茬杂交稻亩产550千克,产值1 320元;第三茬秋黄瓜亩产量1 500千克,产值3 000元。全年亩产值12 120元,扣除成本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光热和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也是一项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方法.六枝特区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不断摸索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马铃薯-玉米-胡萝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到2005年全区共示范面积246hm2,平均单产粮食593.4kg/667m2(其中:玉米301kg/667m2,马铃薯292.4kg/667m2,马铃薯按5:1折粮)胡萝卜单产1228kg/667m2,单产值2104.7元/667m2,(玉米:1.3元/kg,马铃薯0.5元/kg,胡萝卜0.8元/kg计)比单作玉米-马铃薯增加产值982.4元/667m2,该模式共新增产值362.5万元.  相似文献   

11.
玉米间套作高效益种植,可提高光、热、水、肥等资源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秦皇岛市近90万亩玉米中,间套作高效益种植面积达17万多亩,平均亩产玉米都在400公斤以上,经济收益比常规种值增收3000多万元。这种种植可分为4种类型,采用时有4种根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总土地面积约2.5亿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07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9%,在仅有的耕地上依靠传统的集约耕作是获得农业高产稳产的主要途径。而实行早熟种植,包括复种多熟和间喜作多熟,以及在间套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作立体种植等,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和时间的一种高产高效益的农作方式。在多期种植的生态农业系统中,土壤总是作为循环的基础,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增加了土地利用率,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增加,如果不对土壤进行合理地高水平投入,不但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下降,而且可能导致减产。因此,在大力推广多熟种植的同  相似文献   

13.
四川旱地多熟种植已发展到110多万hm^2。1997年以前均为中带(1.67~2m)对半多熟间套。改中带为宽带(4m)种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麦玉薯3熟周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固带距行比增大,不仅耕种方便,而且有利实行粮经、粮饲、粮肥间套,实现稳粮增收和用地养地结合。在城市郊区、粮经混作区和夏旱常发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001年四川已推广6万多hm^2。  相似文献   

14.
黄耀仪 《种子》1994,(2):57-58
独山县上道已连续杂稻制种17年,面积稳定在2000亩上了,历史最高单产为150.3kg,1993年制种1980亩,虽遭花时多雨、水涝灾害,光照严重不足、加之杨花授粉阶段的多雨少晴天的恶劣气候影响,却获得了制种以来的最好收成,总产予计达30.5万kg,单产154.04kg,比历史最高年亩增3.74kg,增产2.49%,如果扣除水打沙变而严重失收的120亩(其中40亩几近无收)则单产当在170kg以上,其中阳地村7组陆守富户3.6亩,单产达250kg以上,创本州制种主产之冠。1今年的制种气候条件分析独山县上道制种基地海拔930m属国内海拔最高的制种基地之一,年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95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1.61亿kg,较1994年减2.1%。其中夏粮总产量2.34亿kg,较上年增长7.3%,秋粮总产9.27亿kg,比上年减4.4%,油菜播种面积65.7万亩,较上年增12万亩,平均单产85.5kg,比上年亩约增3.1kg,总产5617.4万kg,比上年增1193.1万kg,花生总面积21.18万亩,比上年增2.8万亩,平均单产93.4kg,较上年亩减191kg,实现总产1978.2万kg,创历史第2高产年,全区果园面积15.75万亩,比上年新增面积0.45万亩,水果总产量3520.5万kg,较上年增长7…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木种植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据调查统计,至2003年10月底,全区现有花木面积11.2万亩,其中花卉1.24万亩,苗木7.57万亩,盆景0.27万亩,草坪2.12万亩;设施栽培面积0.66万亩,分布于全区23个镇和1个开发区,其中花木区域板块已达10.6万亩(花卉1.18万亩,苗木7.04万亩,盆景0.25万亩,草坪2.11万亩);主要集中在夏溪、加泽、东安、湟里、卜弋、奔牛、邹区等7个镇,年产花木1.6亿株,盆景60万盆,草坪2000万平方米,鲜切花400万支。全区现有花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瓮安县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技术在宽带中间套不同经济作物的最佳种植模式,进行了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结果说明: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技术能达到玉米单产稳定,而且增效明显;旱地宽厢宽带种植间套辣椒单位面积总产值达2046.43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2.8,位居第1;间套种花生的单位面积总产值达1522.8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2.55,位居第2;间套甘蓝的单位面积总产值达1452.69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2.28,位居第3;最低的是旱地分带轮作,其单位面积总产值为1304.02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1.63。  相似文献   

18.
豫西南地区利用鲜食豌豆-花生轮作栽培,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可提高土壤肥力,提升作物产量,同时还能抑制田间杂草,降低病虫的危害,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栽培模式。近几年,该种植模式在豫西南地区已累计示范推广1.47万hm2(22万亩)以上,对调整当地种植业结构,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土地资源和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我们于2005-2006年大力探索早熟甜玉米-夏甘蓝-秋甜玉米-菠菜的高效种植模式,相对一年两茬甜玉米的栽培结构,增加了两茬蔬菜。实现了作物的合理轮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适合我省新、老蔬菜基地推广。一般情况下,667m~2早熟  相似文献   

20.
王文巧 《种子科技》2009,27(12):42-43
玉米套种尖椒"1+3"高效模式是黎城县多年来试验成功的一项稳粮增收的栽培模式,亩纯收入达到2 000多元.黎城县每年推广面积3万余亩,带动辐射平顺、潞城、襄垣等周边县区发展近10万亩,是长治市推广面积最大的一项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