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遛鸡哥叫朱福顺,今年32岁,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万兴乡养鸡。养鸡的人很多,可他养的不是普通鸡,而是野山鸡和绿壳蛋鸡。卖鸡蛋的地方也很多,可他却把鸡蛋放在水果店卖。更绝的是,别人遛狗,他遛鸡。这一遛也让他一举成名,还被刘永好收为徒弟。他经营成功的秘诀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已是广东一家物流公司片区总裁的朱福顺,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可就在这年的一天,妻子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万兴乡的老家打来电话说,3个月大的儿子得了先天性脑瘫。"朱福顺说,为了照顾儿子,他辞掉工作回到老家。可每月近2万元的医疗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于是他有了创业的想  相似文献   

3.
春节假期,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福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顺尝到了手机织"围脖"的甜头。通过手机上传产品信息,他卖出了2400多件,共计10多万只土鸡蛋,并积累了不少高端客户。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福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顺尝到了手机织"围脖"的甜头。通过手机上传产品信息,他卖出了2400多件,共计10多万只土鸡蛋,并积累了不少高端客户。时下流行的"微博"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最新的照片和感言,同样,通过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一个软件,拇  相似文献   

5.
正27岁的陈双是大进镇天宝寨村人,多年前搬至该镇群和村。多年在外打拼,在一家测量公司上班,待遇丰厚,生活无忧,但是他并不满足,心里另有打算。"我想自主创业,干出一番事业。"2014年,陈双回到家乡,开始寻找创业项目。在成都的一家养鸡场,陈双看到四周全部是高高的围网,鸡群一受惊,居然陆陆续续飞了起来。老板向陈双介绍,他养殖的主要是贵妃鸡和珍珠鸡,这两种鸡都  相似文献   

6.
21年前,他买下了600颗种蛋,让他深感意外的是,最终,只有一只小公鸡破壳而出。 如今,每天从他手中宰杀的鸡就有12万只。从养鸡到宰鸡,他实现了人生创业的又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7.
<正>最感振奋——新品2012年的11月15日,成都,宾馆大厅。围绕"新品发布"的主题,广口瓶、异型瓶、包装袋;黄色、白色、绿色、黑色、彩色;圆粒、粉末、膨化结晶,自三千里外的生产线上运来的众多产品让前来报到的经销商们目不暇接。从河南商丘到成都,朱国栋坐了足足27个小时的火车,顾不得放下行李去休息,莹黄色的脱氟硝硫基产品和白色的水溶肥让他快步走上来,拿在手里反复端详。去年刚走入红日营销阵营的  相似文献   

8.
21年前,他买下了600颗种蛋,让他深感意外的是,最终,只有一只小公鸡破壳而出。如今,每天从他手中宰杀的鸡就有12万只。从养鸡到宰鸡,他实现了人生创业的又一次跨越。他是福建第一家私营企业掌门人、素有“江南鸡王“之称的傅光明。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山东拉面哥"火了,顺带着也让其所在的村子成为"网红打卡地"。将"山东拉面哥"送上热搜的是一条讲述他"3元一碗的拉面15年不涨价"的短视频,目前这条45秒的短视频在抖音一个平台上的播放量就超过了406亿次。除了"山东拉面哥"主题短视频,近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的订阅量刷新了由她在2020年7月创下的"最多订阅量的油管中文  相似文献   

10.
如今,从城市到农村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有文化、懂科技、跟得上潮流。他们中很多人搞的是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是绿色有机农产品,销售的对象是城市里的高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本期的采访对象——1958生态农业公社的创始人张林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有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却不顾家人反对依然投入到农业创业的大军中。他让鸡像吉普赛人那样搬家实现了鸡的生态养殖;他养起了黑猪,建起了发酵池群串起了种养业;他发展特色农副渔产品引来了更多的消费者;他用"互联网+"的思维实现了实体和线上同步销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创业历程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邻居     
正昨天,我刚走进小区,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一楼"鳝鱼哥"家门口有很多邻居在一起包粽子。"鳝鱼哥"看到我后,喊我道:"艳芹,你今年还没包过粽子,今天粽叶多,快去买点糯米,让杨奶奶也帮你包点粽子。"杨奶奶和几位邻居听他这么一说,也都鼓动我去买糯米,于是我赶紧跑到小区外的超市买了几斤糯米和葡萄干,加入了包粽子队列。"鳝鱼哥"是一位年近五旬非常爱笑的汉子,从乡下来城里居住后,每天早出晚归到乡下捕  相似文献   

12.
<正>师智敏是个农民,他是一片千亩有机果园的主人,但他也是湖北省的大学生创业明星。这种有些奇怪的身份组合让他有了一个新称呼:新农民。他有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农村很需要大学生,但大学生不要盲目到农村创业。这个观点来源于他曾经走过的创业"弯路"。师智敏出身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一个贫困农村家庭,1994年以优异成绩"跳出农门",考入  相似文献   

13.
<正>芋头哥周华斌在五金店做过学徒,流浪过,在迪吧做过马仔,去工地搬过砖头,后来进入互联网行业做起"码农"。在微博正盛的时候,芋头哥放弃5位数的工资做起农民,转型进入生鲜电商,实现了3个月销售20万斤芋头的业绩。"芋头哥",真名周华斌,不是因为他长得像芋头或者爱吃芋头,是因为他的产品之一是芋头,所以在他学新媒体营销时,取了这个绰号。但也就是这个绰号,帮他在微博火了一阵儿,也让他成功转型做新媒体电商。从"码农"到农民芋头哥从互联网行业跳去做农民,别人说他是个有着码农典型性格的文艺青年,但实际上,他是个很自我的屌丝。最早的时候,他  相似文献   

14.
正"这几天鸡的产蛋情况怎么样?元旦之前咱还要给村民发鸡蛋,除了销售的,这部分一定要提前储备好。"刚刚出差回来的山宇没有先回家看妻儿,而是直接来到了他的养殖基地。山宇是吉林安图县亮兵镇东明村党支部书记、县返乡创业人才协会会长。多年来,他在返乡创业的田野上摸爬滚打,探索出一条既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又可以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仙居县出售肉鸡180万羽,而林方斌一人就贩出83万羽,成了仙居的"贩鸡大王",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别看贩鸡这行当不起眼,但要想有所作为,还真得需要一身过硬的本领。经过5年多市场的磨练,林方斌不仅每年贩鸡数量让同行望尘莫及,同时也摸索出了不少经验。他的"贩鸡经"有三条:一是要了解市场行情,如温州人喜欢仔鸡,萧山人喜欢阉鸡,宁波人对鸡胖瘦要求无所谓,等等。摸清市场行情后再"出  相似文献   

16.
正"创业就是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性问题"——天麒科技CEO杨凌从2013年创立天麒到现在,1988年出生的杨凌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创业信念,在他眼中,天麒的使命就是用科学技术服务"三农"。如今,天麒通过在全国多地开展的无人机植保服务,开始让传统植保带来的弊病逐渐消除。从"白领"到"绿领",回到农村做"新农民"其实杨凌的创业路途并非一开始就以农业为起点,保持好奇心是他能够迅速捕  相似文献   

17.
<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微信上做生意,其实,有时候想赚到钱只需手指滑动一下就行了,"鸡蛋哥""水果哥""大米哥"就是这样做的。微信直销草鸡蛋,线上交易线下送达在办公室做了4年文员的尤达,2013年毅然辞职回到老家承包一片山地,养起草鸡。此前,尤达的姐姐一直从事草鸡蛋销售工作,通过农业合作社收养殖户的鸡蛋,再卖给消费者,但"二传手"不但增加了鸡蛋销售成本,而且没有稳定的蛋源供应,于是尤达和  相似文献   

18.
水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人工饲养获得成功。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一直在外务工的江苏省洪泽县黄集镇良河村村民朱步军,经过一番走访调研和培训学习后,回乡投资饲养水蛭,由此踏上了创业致富路。选择养水蛭今年40岁的朱步军,高中毕业后,学了一门木工手艺。此后在南京从事住房装修工作,一干就是17年。后来他觉得父母年纪都大了,家里的农活渐渐力不从心,于是他想回乡创  相似文献   

19.
正雷航一现任舒兰市小城镇庆岭村副书记,也是舒兰市红房子家庭农场的经理。红房子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现有固定资产400万元,农场占地面积30余亩,林地652公顷,是舒兰市首家集大型散养鸡、鸭、鹅、采摘、绿色种植、旅游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负责人雷航一自2005年返乡创业以来,依托天然的林业资源,发展养殖业,从养殖4000只"溜达鸡"开始创业至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会员现已达50户,共计散养"溜达鸡"3万  相似文献   

20.
<正>天气晴好,"药材哥"杨万军就闲不住,整日在地里忙着指导村民进行药材苗木培管,6.6公顷药材就是他的"宝贝",看管十分用心。47岁的杨万军是新邵县陈家坊镇长江村村民,他与妻子在株洲一家服装厂打工4年,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们就辞了职,2013年到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与人合伙种植药材,经过3年努力,药材种植已成规模,他也因此发家致富。创业初期,他在玉屏县种植名贵药材面积达40公顷,因缺乏技术、管理不当,几近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