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海河下游天津段浮游生物的分布特征,在海河下游七个区域共设置28个调查站位,于2013年5月、7月、9月对各站位表层水体的浮游动植物丰度、生物量进行采样调查和分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117种,浮游动物20种,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8.145×104cells/L,主要优势种为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颤藻(Oscillatori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Turp.)de Bréb)、纤维藻(Ankistrodesmus),以蓝、绿藻为主;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7.679×104 ind/L,主要优势种为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Liévin,))、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相似文献
2.
3.
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5月至10月,通过对海河干流9个站位浮游植物类群消长以及水质环境指标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月份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呈现一致性,5月和9月出现两个高峰;绿藻和蓝藻在种类数量、丰度及生物量上均占据绝对优势,标志海河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月、6月和7月污染最为严重;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能够较好的反映海河干流的水质状况,即:中污染-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4.
海河划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海河划界涉及很多方面、层次和学科,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对海河划界的研究,主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我省海河划界的方式、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更好地为我省海洋综合管理和渔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5.
6.
海河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10月,对海河干流9个站位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结果:浮游动物32种,包括轮虫12种,桡足类8种,枝角类9种,原生动物3种。各月份的种群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布呈现一致性,高峰均出现在5月份,分别为1 980.00 ind/L和65.30 mg/L,经ANOVA检验,这两者在各站位和各月份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种群个体数量的时间和水平分布也分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按马加利夫(M argalef)多样性指数法判定,海河干流的水质处于α中污—重污型阶段。结合环境因子讨论分析其生物学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和修复海河水质状况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严峻。海河流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它却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本文通过分析评价现有大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建立了适合现有数据条件并有一定精确性的大尺度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一“三维”系数估算法,估算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评价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介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必须由政府主导、公众广泛参与。海河流域要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9.
2014年5月和8月对河北省唐山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物分布进行了调查,对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化学需氧量等理化参数进行了检测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别对污染物和河流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唐山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水质均处于污染状态。5月份71.4%的调查河流处于轻度污染,28.6%的河流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8月份85.7%的调查河流处于中度污染状态,14.3%的河流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唐山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油类和总磷。 相似文献
10.
大清河水系是海河流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其鱼类多样性现状及特征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流域水生生态保护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18-2019年对大清河水系鱼类进行多次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大清河鱼类进行了详细梳理;以α多样性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不同多样性指数反映大清河鱼类多样性现状。结果显示,大清河水系统计鱼类共85种,其中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有8目、17科、59属、78种,以广布种为主,珍稀濒危物种占比低是大清河鱼类组成的重要特征;现状调查到鱼类42种,其中水系自然分布的种类仅33种,且以小型鱼类为主。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98、1.14、0.81,与海河流域其他水系相比,大清河水系鱼类物种多样性较低,且各区域分布较均匀。目前流域鱼类区系的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鱼类多样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经济发展驱动的用水需求增加和大清河水资源不足是导致鱼类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生境变化、水域污染、水工建设、过度捕捞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表明,保证一定生态流量、恢复河流连通性、加强水污染治理、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加大禁... 相似文献
11.
2004-2009年渤海湾(天津区域)鱼虾贝产卵场水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9年对渤海湾鱼虾贝产卵场(天津区域)水体实施连续调查监测,对该水域水质的年代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渤海湾鱼虾贝产卵场(天津区域)水质处于波动状态, 2004年、2006年、2008年水质质量相对较好,2005年、2007年、2009年水质污染较重;有机污染严重, 已达到高富营养化程度.水质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下游浅水湖泊石臼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2013年对石臼湖水质和鱼类资源开展的2次调查数据,研究石臼湖水质、鱼类资源现状及演变趋势。采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方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结合经济合作与发展OECO富营养湖泊判断标准,研究石臼湖、姑溪河、塘沟河、清水河的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通过商业捕捞的渔获物调查,收集石臼湖和姑溪河鱼类资源数据,分析河网区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等渔业资源现状。结果表明,石臼湖及毗邻水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污染,且湖区受水量变化影响低于河流区,总体水质状况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Ⅳ类,为富营养状态。石臼湖分布鱼类110种,2012-2013年共调查到54种;其中,石臼湖38种,固城湖33种,姑溪河51种。石臼湖、固城湖和姑溪河主要经济鱼类(数量和重量均超过1%的种类)分别有13、11和9种。石臼湖鱼类主要以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鲇(Silurus asotus)等适应静、缓流生境的鱼类为主,并以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鲫、棒花鱼(Abbotina rivularis)等小型鱼类或小规格个体鱼类(1 000 g)为主;湖区天然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由于和长江下游干流相通,姑溪河鱼类种类数高于湖区,但其生物量远低于湖区;渔业资源的分布状况与水质状况无明显相关性,与河湖的连通性有关;受枯水期水量偏少、上游和周边来水污染以及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影响,石臼湖水质出现氮、磷和有机污染物超标等问题。宜采取源头控污、限制养殖、渔民转产以及人工增殖等措施,保护石臼湖水质,恢复天然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3.
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张萍1,2,刘宪斌1,李宝华2,白明2,李彤2,王娟娟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 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在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菱形藻和舟形藻;隐藻门的啮蚀隐藻和卵形隐藻。海河干流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整体变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密度以2009年5月最高,为14936.63×104 cells/L,而在2013年5月最低,为493.6×104 cells /L;生物量峰值为206.82 mg/L,最低值为4.74 mg/L。经ANOVA检验,这两者在各年份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五年间,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基本持平,丰富度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均匀度呈逐年上升态势。海河干流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群落稳定性较差。丰富度指数分析表明,海河干流的水质处于α中污—重污型阶段。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洞庭湖的水环境变化趋势,为洞庭湖水环境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在洞庭湖共设置17个监测断面,包括5个入湖口断面、11个湖体断面、1个出湖口断面,2012-2016年每月监测1次水质,以2014年为调查基准年,对入湖河流和洞庭湖区主要污染负荷进行调查与估算。2016年,洞庭湖5个入湖口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总体水质状况为优;11个湖体断面和1个出湖口断面总体水质为Ⅳ类,属轻度污染,Ⅳ类和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3.33%和16.67%;西洞庭湖的南嘴和东洞庭湖的大小西湖为Ⅴ类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016年17个断面的TN年均值1.523~2.356mg/L,TP年均值0.064~0.139mg/L。2012年洞庭湖没有Ⅴ类水质断面,2013、2014、2016年Ⅴ类水质占比约20%,2015年Ⅴ类水占52.94%。2012-2016年洞庭湖TN年均值1.411~2.746mg/L,TP年均值0.032~0.162mg/L。入洞庭湖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湘江、沅江和松滋口水系,入湖通量是总氮、总磷污染物输入主要来源;洞庭湖区氮磷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