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从事农业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仅要放眼世界,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要结合实际国情,为农业生产作贡献。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紧握机遇,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的可耕土地资源并不是最多的,农业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几年,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降雨分布不均,干旱情况加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耕土地日益减少,我国对农产品种类、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这对我国的农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的研究,找准农业机械化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是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保障,如今农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题组探讨了应用电子集成技术,在集成了语音识别控制模块、光能蓄电模块、5G网络模块的Arduino开发板上,实现蔬菜大棚管理的语音控制功能,真正实现蔬菜大棚管理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相似文献   

5.
"科技兴农"是我国对于农业发展提出的新理念,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与农业大国,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论社会发展进行的快速与否,农业发展始终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产业,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简要探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也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科技对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今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后,全国各地广大农业干部和农业科技工作者都很振奋,一致认为中央1号文件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如何贯彻好中央精神,尽快把农业科技创新落到实处,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最近,我们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辽宁省、重庆市调研,与51位专家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体制障碍,最后提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连续颁布的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也是第1个聚焦农业科技的中央1号文件,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文件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不仅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而且回应了基层最关切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工作机制、管理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可以说,农业科技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9.
9月28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之际,农机科技创新与农业机械化发展高峰论坛也在北京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总结交流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成功与不足,探讨加快农机科技创新与农机化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迎接下一世纪的挑战,必须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加强和各国科技界的合作交流,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共同发起,由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经农业部批准,将于1999年12月14~17日在北京召开以“走向21世纪的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农业工...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耕地面积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机械水平低、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及不同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农机技术对于我国农业结构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机技术推...  相似文献   

12.
刘祖昕  赵跃龙 《农业工程》2020,10(1):109-112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农业生产大国、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业资源丰富,扩种大豆空间潜力大。中国是大豆第1大消费国和第1大进口国,且主要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受国内资源条件制约,通过进口满足国内大豆消费需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大豆进口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生产条件、大豆供需等方面的特点、问题及潜力进行了总结和预判,同时对哈萨克斯坦未来大豆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产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4%的人口,确保粮食安全,这是关系国计民生和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以从事农技推广数十年的经验,回顾总结了丹阳市农业科技创新、丹阳市粮食安全的瓶颈因素,明确提出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是坚持科技创新的论点,指出在粮食品种育繁、提高耕地质量、集成技术创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所以,水的问题很重要。中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40%左右,水是农业的命根子。如果没有水,就不可能有发展的农业。目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用占世界人均不足10%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令世人瞩目,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总趋势是,重视尖端农业创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普及应用,把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当前,世界各国农业工程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农机农艺技术相融合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出路,农机农艺融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国民经济水平的高低。所以,坚持科技发展观来创新发展农业生产是非常必要的。以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说,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灌溉管理之中,能够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同时有效节约水资源。基于此,该文将着重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灌溉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进而探讨如何在灌溉管理中创新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希望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60年,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不甘落后、奋起振兴、开启农业发展新时代的60年;是以农业机械化为起点的现代农业革命,正在实现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导向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转变的历史性巨变的6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已经从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并加速向高级阶段迈进,中国已经进入了减少农民、增加机具装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但国产农机主要以跟踪国外技术为主,基础数据积累和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匮乏,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莉 《南方农机》2023,(21):168-170+174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金融深度融合,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基于此,笔者以创新农业科技为导向,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落实为主要契机,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农业金融发展现状,阐述了农业金融发展模式,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农业金融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理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业金融服务质量,缓解农业科技创新融资矛盾,推动农业效益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