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文 《北京农业》2010,(4):14-14
枣树抗逆能力强,适应范围广,萌芽晚,生长发育期集中,常被用来与粮食作物或菜类间作,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农时,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草莓较耐阴,且较喜低温,在栽植当年的8-9月份大量繁衍幼苗,次年3-6月份开花结果。枣树为草莓遮阴,草莓植株较矮.根系浅,不与枣树争光、争肥、争水,相互影响较小。二者产量、产值之和大于单一种植,提高了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北京-青海科技合作示范温室内,进行2种不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槽对黄瓜的生长影响比较试验,从植株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果实特性和产量方面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砖基质槽黄瓜开花期和采收初期都早,植株生长势较强,开花结果节位低,果形好,平均单果重量大,单株结果数多,产量显著高于下挖基质槽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3.
黑珍珠樱桃在黔北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经7年(2003-2009年)对黔北地区黑珍株樱桃进行了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定植后第2年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3年大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4年植株普遍开花结果,第5~6年以后进入盛果期。植株抗病、抗虫性较强,同时抗低温、抗旱、抗裂果较强。在海拨800~1200m,平地、山地和坡地栽植生长结果均良好。并提出了采用高标准建园、配方施肥、合理修剪、保花保果、合理疏花疏果、有效防治病虫害和合理采收等配套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光雨阳属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能迅速渗透到植株体内,加快细胞的原生质流动,促进植株发根、生长、开花、结果,尤其能促进授粉、受精,使作物开花结果多。在番茄上使用后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促进开花和授粉、受精,使开花结果多。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6,(4):19-19
黄瓜嫁接可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疫霉病、线虫病,提高耐寒性,促进植株在较低温度下生长,提早开花结果,延长结果期,可明显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盾叶薯蓣在龙州县新引种区可以在1月下旬播种 ,3月下旬植株出现花蕾 ,7月中旬果实陆续成熟 ,12月中旬植株停止生长 ,花期随之结束。开花结果正常 ,饱满种子率为62.7 % ,发芽率58% ,千粒重为12g。开花植株有4种类型 :雌株、雄株、雌雄同株异序和雌雄同序异花。栽培条件较好的植株和种植根状茎较大的植株长得较粗壮 ,开花亦早。  相似文献   

7.
罗汉果早春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当年植株的生长和结果及能否丰产、丰收。幼龄植株早春生长好坏影响当年植株的生长、能不能育成健壮肥大的种薯、长出数量较多目.适宜繁殖压薯肥壮的蔓,保证当年秋后能繁育较多的种薯,次年又能多开花结果,使之早期丰产。根据近年我们和主产区果农栽培经验,要使罗汉果早期生长良好,早发芽、早上棚、早开花,为丰收打下基础,必须做好如下几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叶芹一般在0.4-0.6郁闭度的林下生长旺盛,且易连片生长.其长叶柄粗嫩微红,收获量大,在缓坡、土质肥沃的地段长势更好。可见大叶芹喜肥.并要有半透光的生长条件。大叶芹根部延伸能力极强,在腐殖质含量多的壤土中.一棵植株3年就可窜根方圆100多厘米.形成大叶芹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9.
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明溪进行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试验,试验系统研究了立地条件、修枝、林分结构调整、苗木年龄等内容。结果表明: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应选择Ⅰ、Ⅱ类立地。在林冠稀疏的林分情况下,应采用多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弱度修枝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林分结构动态调控技术作为一种全新技术,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保存率,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在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德国覆盆子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德国覆盆子在引种地浙江的当年生新梢生长,2年生茎的发育,枝叶生长动态,开花结果和根系生长规律。作者认为,引种栽培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向阳地,在植株各生长发育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栽培的关键在于防止炎热干燥和积水环境。  相似文献   

11.
番茄定植后从第一花序现蕾到开花结果,为开花结果期。此期是幼苗期的继续,结果期的开始,是番茄从以根、茎、叶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的转折时期,从这阶段开始,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连续开花结果,同时又伴有营养生长。此期植株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形成和产量,特别是前期产量,所以,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成为此期的重点。在生产管理中,要根据植株长势,采取合理的肥水促控技术,既要避免因肥水过量造成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也要防止蹲苗过度导致果实赘秧。  相似文献   

12.
当归种苗大田移栽后,部分植株出现提前抽薹开花结果的现象,称为早期抽薹或提前抽薹,当归早期抽薹是当归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早期抽薹率在10%~20%视为正常。  相似文献   

13.
阿蒂莫耶番荔枝促花及产期调节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蒂莫耶番荔枝在广州栽培,果大,可食率高,品质佳;自然条件下大部分植株在5月开花,9-11月采收;扦插繁殖的植株和用本砧嫁接的植株营养生长较旺,幼龄树较难开花结果,树势壮旺的幼龄树,可分别于4月上旬和7月中旬进行环剥(或环割)促花,获得正造果和翻秋果。通过摘心控制夏梢长度使其转绿充实,在8月中下旬摘除顶端第四片和第五片叶,可促进树势中庸的植株9月成花,翌年2-3月采收,番荔枝的翻秋果技术调节了产期,增加淡季鲜果供应,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4.
二、春大棚无公害栽培春大棚丝瓜生长期基本上都处在温度较低的季节,低温、多湿和弱光是此季生长的基本条件。增温和保温是从育苗到植株生长、开花结果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种植环境对草珊瑚生长的影响,以种植在室内及室外(林下套种)的草珊瑚植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环境下草珊瑚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室外的草珊瑚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α-萘胺含量均高于室内种植的草珊瑚;MDA含量较低,且变化较稳定,而根系活力相差很大,室内种植的草珊瑚这两个指标高于室外种植的草珊瑚。总的来说,室外种植方式比室内种植更利于草珊瑚生长。  相似文献   

16.
环扎、环剥、赤霉素对大果甜杨桃开花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温条件下,于盛花期和幼果期喷施50ppm赤霉素,能极显著提高大果甜杨桃的坐果率,增加坐果数量;在6-7月,对长势过盛的植株,采取扎铁线、环剥和拉枝等措施,能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处理后1个月即可开花结果。经扎铁线、环剥和拉枝处理的,单株坐果数显著高于对照的单株坐果数。  相似文献   

17.
黄瓜嫁接可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疫霉病、线虫病,提高耐寒性,促进植株在较低温度下生长,提早开花结果,延长结果期,可明显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亚洲百合、狭叶薰衣草、林荫鼠尾草、芍药、桔梗、射干等6种多年生宿根花卉的林下套种试验,观测这些花卉在5年生长期内的适生性、盛花期整体观赏性,以此分析6种花卉在北京地区平原生态林下的套种适宜性。结果表明,芍药与林荫鼠尾草最适宜北京地区地区林下套种,林荫鼠尾草当年及第一年需要越冬保护,芍药生长后期需要预防白粉病;亚洲百合与射干第一、二年观赏性较好,后期植株易退化,影响观赏性,长期应用时要及时采取复壮或更新措施;桔梗、狭叶薰衣草不适宜本地区林下栽植。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北京地区两轮百万亩造林的林下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9.
黄精属传统道地药食两用植物,适宜在林下、灌丛等荫蔽处生长。为探讨香榧林下套种黄精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本文研究香榧林龄、坡位、密度对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多花黄精、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和地径差异极显著(P<0.01),多花黄精与黄精和长梗黄精间根茎大小、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未成造(1~5 a)、幼龄林(6~10 a)和投产林(≥11 a)林下套种,同种类黄精在不同香榧林龄间,保存率、地径、植株高度和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种林龄类型比较,多花黄精与黄精间及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地径和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在下坡位,同一种类黄精各项生长指标均略高于上坡位、中坡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下坡位土质和水肥条件较中坡位和上坡位好;同一坡位比较,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间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以香榧密度450株·hm-2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 625.5、2 365.8和1 780.2 kg·hm-2,且相互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香榧林下套种,黄精产量多花黄精>黄精>长梗黄精,套种多花黄精是践行"一亩山万元钱”的创新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茄子大量开花结果后,开始长势衰退,此时需要加强管理,采取措施控制或延缓植株衰退,减轻病虫害为害,确保茄子连续开花结果,延长采收期,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一、整枝摘叶。茄子结果盛期过后,及时修整植株,剪去无效枝和过密枝,同时去除植株中下部病叶、老叶、黄叶,减少养分损失、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使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协调。二、及时追肥,当四门斗瓶子接近成熟时,八面风茄子则刚坐住果,此时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