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封山禁牧后,根据我国生产力水平和养牛业发展现状,舍饲养牛已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广大养殖户要转变观念,改变放牧饲养的习惯,发展规模化饲养场。建立架子牛生产基地,建立现代化的肉牛屠宰场。推广高效肉牛饲养方法,促进地区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养牛行业正在不断发展,但是牛呼吸疾病对养牛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病原学以及危害,并提出了改进牛的饲养环境、做好牛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和牛群免疫接种处理、牛病毒性腹泻防控措施等,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饲养防治原则,增强牛群的免疫功能,杜绝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影响养牛产业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1岁的牛群,在饲养管理较差的牛场内较易暴发与流行,牛群一旦患病很难净化,对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牛生产中应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减少因患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做以下阐述,旨在提升对该病的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养牛生产正在向规模化转换,在饲养量和经济效益都随之增加的同时,各类牛病也呈现多发态势,不利于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牛群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而总结相应的防疫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达川市地处川东北平行岭谷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草丰茂,是个养牛的好地方。从达县设市以来,养牛业发展较快。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为切实摸清全市养牛生产现状,确保养牛业生产稳定发展,我们深入农户,进行了一次认真调查。 1 生产现状: 1993年养牛业比1992年略有发展。截止1994年4月底,能繁母牛占牛群存栏比重比1993年同期减少了11.69%;出栏商品牛,比1993年同期增加36.03%;存栏牛比1993年同期虽增长31.62%,扣除比1993年同期增加的14.52%幼牛,实际上是减少。由此推算,1994年养牛业,存在滑坡现象。 达川市养牛业发展很不平衡。在城郊工矿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牛只存栏量的下降速度加快。东、西城办事处的农户已不再养牛,只养部分生猪和家禽。牛只主要分布在农区。丘陵水稻产区养殖水牛多,深丘旱粮产区黄牛比重大。前一类地区户平养牛少,母牛比例小,能繁母牛更少。 2 取得的经验: 养牛业多年来一直从属于大农业,养牛是为耕种或役用。在这种情况下,耕牛受到重视和保护,禁止宰杀。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养牛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牛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水平也日益提高。但随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在牛饲养,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牛的疫病不断发生,有些规模场的防疫形势十分薄弱,这直接影响了养牛业的经济发展。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种草养畜工作,接触了大量的养牛场和养牛专业户,通过不断学习并结合实践总结出与养牛生产密切相关的牛疫病发病特点与如何开展牛场防疫工作,以下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牛业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不过也出现不少问题,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牛病,不仅影响畜牧业的产业链条,更是不利于整个生物圈的健康发展.从我国养牛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危害牛群的疫情渐趋复杂.本文主要针对牛病的流行现状作重点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养牛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西藏地区而言,养牛也更是成为了某些地区的主要产业。但是,随着养牛规模的不断增大,相应的牛的患病几率也在逐步增大。倘若没有对牛病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防治,就会增大牛死亡的几率,进而也就会给养牛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牛病的控制,避免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就应及早的实现对牛病的诊断,确保降低牛群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畜牧产业化的兴起,养牛业已由养牛为种田的时代转向商品生产时代。养牛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肉牛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并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每年都有大批的优质肉牛输送到港、澳等国际市场,对于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来说,既是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在牛群疫病防治方面更为突出。1999年底,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第4号局长令发布《供港澳活牛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对出入境活牛检验检疫作了明确的规定,以期规范我国供港、澳活牛的生产和检验检疫工作,确保供港、澳活牛的健康和港、澳市民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一、牛的主要品种在西德的畜牧业中,养牛业发展最快。1980年全国共养牛1,506万头。其中成年母牛547万头,约占牛群总数的40%。养牛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国有黑白花、西门塔尔、红白花、褐牛、黄牛等十多  相似文献   

11.
走品种改良之路 振兴养牛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省是全国的十大牧业基地之一,牧业生产特别是养牛生产在全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截止到1997年末,我省奶牛存栏已达百万头,黄牛存栏达530多万头,奶牛存栏量是全国第一。但从我省养牛的总体生产水平看,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个差距具体表现在各项生产水平低下,但最根本的差距是在牛的遗传品质上,主要是良种牛数量少。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养牛业进一步发展,所以要使我省养牛业生产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全省实施牛的“种子工程”’。对全省的生产牛群进行品种改良,扩大优良牛种的利用率,实现由…  相似文献   

12.
养牛业是我国畜牧业中一大重要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及牛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养牛业也随之壮大,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役用牛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生产工具的作用,存栏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由于我国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牛的胃肠疾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牛的前胃驰缓疾病,若诊治不及时不仅影响养牛的经济效益,还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近年,在我诊治的牛胃肠道疾病中牛患前胃驰缓疾病呈上升趋势,加之诊治不及时给养牛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天峨县是河池地区养牛生产基地县之一。历来重视养牛生产,但近年有侵占、压缩牧场的种种现象发生,影响农民的养牛生产。该县为保证养牛业的发展,使牛群有足够的草料,1994年春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  相似文献   

14.
“六五”期间,山东养牛业快步前进,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1985年与1981年对比,牛存栏数由213.7万头增至257.98万头,净增44.2万头;繁殖母牛占牛群的比例由22.4%上升到36.3%;母牛繁殖率由34.5%上升到55.7%,增长21%;繁殖成活的犊牛数由16.5万头增为44.1万头,翻了一番还多;牛的出栏率由7.5%上升为11.8%;菏泽地区、德州地区和不少县牛的存栏数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份;涌现出一大批户均二、三头牛的养牛专业村和养牛几十头、上百头的养牛大户。在大好形势面前有人提出了问题,即:这种发展势头今后能否持续下去?山东养牛业是否已经饱和了?笔者就上述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牛肉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养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养牛业的发展过程中,牛病的防治属于重要工作,直接决定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还关系到养牛产业的综合效益,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研究常见牛病的防治及牛病特点。  相似文献   

16.
景东县地处滇西南中部,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饲草资源丰富。2001年,景东县大牲畜存栏102263头,其中牛存栏99201头,能繁母牛31375头。养牛业是景东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从“八五”起,县委、县人民政府就把畜牧业作为全县的“五大”支柱产业来发展,牛的存栏、出栏也逐年上升,养牛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目前市场前景好、投资环境好、农民养牛积极性高的情况下,景东县发展养牛业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意义深远。1 景东县养牛生产现状1 1 景东县社会、经济状况 景东县位于滇西南…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牛产业不断壮大与发展,牛胃肠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疫病。为减少本病的发生,促进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中西药结合治疗的角度出发,就几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从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为今后兽医临床和牛养殖业提供相关理论指导,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牛病种类很多,这些疾病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为了预防和消灭牛的疫病,促进养牛业的发展,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必须坚决贯彻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饲养管理科学化,防疫卫生制度化、经常化,以提高科学养牛水平。有计划地对健康牛群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养牛业迅猛发展,全国各地养牛场,养牛专业大户,农户养牛具有很大的规模和数量,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养牛业发展过程中,牛的疾病对养牛业的发展有很大危害,特别是口蹄疫、炭疽、牛焦虫等疾病,对牛的危害更大,对这些疫病应提高防范意识,不断总结提高这些疫病的防控经验。  相似文献   

20.
由于液态饲料的优点较多,在国外养牛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研究应用实效,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作者针对我国养牛业生产现状.深入分析了在我国推行液态补充饲料养牛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