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基于互文性概念上,对互文性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手法、互文性的表现及翻译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大量的英语广告案例分析,总结了英语广告的互文性特点及翻译策略中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较新的文本理论,强调文本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以2014年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的演讲为语料,从修辞互文和体裁互文等视角进行分析,探索互文性的运用如何帮助奥巴马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达到演讲的政治目的,从而体现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互文性概念的提出,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入一个新的广阔天地。本文通过对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的互文性现象进行分析,表明了互丈性理论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互文性理论的核心原则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策略的分析,发现互文性理论可以用以审视和指导跨文化交际的三个方面:互文性理论可以运用于更好地理解跨文化理论观点;可以指导解读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之间实际存在的微妙的互文关系;可以运用互文性的理论来审视和指导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现象。所谓互文,即前后语句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委婉曲折,回环往复。理解互文,要把前后语句作为一个有机的意义整体,才能完整地、准确地把握其含意。互文常见的形式有三种;本句互见、对句互见和上下句互相隐含。互文手法具极强的表现力,对于阅读和鉴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于古典作品中一些有争议语句的诠释,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为广告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广告创作提供了崭新视角。成功运用互文策略,巧妙地在广告文本与源文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语境的转换或对比,可以增强广告文本和源文之间某种意识形态或语义方面的张力,从而增强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广告语言互文性主要表现为广告文本对传统文化因素(传统文本)的借用、模仿及对流行文化元素(流行文本)的改编、借鉴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都具有的对其他文本吸收和转化的性质。文本的这种性质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有重要意义。但文本交织在一起呈现的关系无疑是复杂的。文章选取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对互文性的认知机制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8.
作为修辞学现代衍进的典范形态,图像修辞不仅体现出其理论延展的族群特征,同时也赋予争议已久的"图—文"互文以合法身份。以"图—文"互文的修辞视角审视明代小说插图的文本实践,在剖析小说插图三种基本范式的基础上揭示小说插图"图—文"之间的阐释、批评、预述与时空并置关系,这不仅是对小说插图"图—文"互文实践的深度确证,对当代视觉语境中的"图—文"争议乃至视觉叙事本身无疑都具有一种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湖梦寻》是张岱晚年编纂的一部以西湖为题材的忆旧之作,它因严密的体例和谨饬洗练的文笔备受关注。互文性理论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因其理论符合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西湖梦寻》与《西湖游览志》之间的关系,发现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运用了引用、缩写扩写和并写等多重方式对《西湖游览志》进行了借鉴,也在写作范式和体例上对其他作品有所观照,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互文性角度探寻到《西湖梦寻》除游记散文之外所独具的史料、艺术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文字与图像的互文相互交织,构成了多样化媒介,为语篇理解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以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二册第二课《马拉喀什》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语篇互文的双重视角:(1)文字互文与信息的重组,包括基本类似的组合和有差异的组合;(2)读图时代的出现与广泛的图文互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