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麦田天敌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河南省是全国主要小麦产区之一。常年麦播面积达6000万亩以上。随着生产条件及麦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小麦病虫害不断加重,防治面积逐年扩大,而且在防治过程中,普遍存在盲目用药问题,既造成环境污染,促使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又杀伤,大量天敌昆虫,破坏农业生态平衡,恶化农业生态环境,并增加了投工和投资,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将河南省麦田害虫主要天敌资源及其保护利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豆蚜虫及其天敌田间消长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田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大豆蚜虫为害高峰期为大事产分枝开花期,百株蚜量高达18815头,造成大豆植株卷叶矮化率20%。大豆蚜虫的天敌共15种,菜高峰期数量为431头/百株;大豆蚜虫优势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长扁食蚜蝇草间小黑蛛,菜蚜茧蜂,黑襟毛瓢5种。大豆蚜虫天敌消长一与大豆蚜虫消长曲线相似,但滞后5-7d。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系统调查了河南省漯河市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和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共有9目20科31种,其中优势害虫和优势天敌分别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uifuensis)。麦田群落总个体数随时间呈抛物线形变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4月份小麦抽穗灌浆时降低,而在5月份小麦乳熟期升高。在麦田害虫群落中,禾谷缢管蚜(Rhopalosiohum padi)和麦长管蚜的种内竞争较缓和,但两者之间的种间竞争最强;麦岩螨(Bryobia rubrioculus)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在天敌群落中,大灰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种内竞争最为缓和,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烟蚜茧蜂与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种间竞争最强,其次为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月斑鼓额食蚜蝇和中华草蛉种间竞争最弱。害虫与天敌种群之间,烟蚜茧蜂、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控制作用较强,但各个天敌对麦岩螨和麦圆叶爪螨的控制作用均较弱。在生产上,小麦拔节期应注意防治麦螨;抽穗灌浆期重点防治麦蚜,并注意对烟蚜茧蜂和大灰食蚜蝇等优势天敌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发生规律,提高苹果园蚜虫生态防治能力和苹果园经济效益,本研究选取伊犁河谷中部有机化生产干预(OI)、化学干预(CI)和无人工干预(NI)3种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的苹果园,研究在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蚜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发生动态及益害比等情况.结果表明,河谷中部地区苹果园蚜虫种类主要有甘蓝蚜、萝卜蚜和苹果黄蚜,调查中共发现天敌2纲8目19科25种.人工干预对苹果园中蚜虫-天敌群落特征和发生动态有较大影响,使得苹果园蚜虫-天敌种群数量及群落多样性降低,而蚜虫-天敌群落结构稳定性和益害比提高.河谷中部苹果园蚜虫及其天敌的发生随季节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天敌的消长变化在时间上迟滞于蚜虫种群数量的变动,表现出跟随效应,其中OI苹果园天敌跟随效应最明显.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人工干预(CI和OI)对蚜虫种群有抑制作用;牧草盲蝽、大突肩瓢虫、玉米螟厉寄蝇和叶色草蛉等天敌与蚜虫种群的相关性较高,其对蚜虫种群的消长影响最大.综上,有机化生产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对蚜虫生态调控性最好,在苹果园生产实践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蚜虫发生规律及其天敌种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农作物蚜虫的种类与其发生规律,并介绍了其天敌种类,以期为防治蚜虫保护其天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田蚜虫天敌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1991年研究表明,沈阳等地玉米田蚜虫天敌有昆虫纲13种,蜘蛛纲2种,真菌1种。异色瓢虫、黑背毛瓢虫、龟纹瓢虫为优势种群,还探明优势种群田间种群动态,为保护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河南麦田天敌昆虫138种,隶属于7个目34个科,其中82种为河南新记录。文中分别记述了这些天敌昆虫的中名、学名、寄主、成虫发生期和在河南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条件下调查湖北地区柑橘园中蚜虫种类,监测蚜虫及其自然天敌优势种群发生动态。连续的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柑橘的蚜虫有棉蚜Aphis gossypii、 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橘蚜Toxoptera citricidus、橘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 豆蚜Aphis craccivora。其中,橘蚜和绣线菊蚜为优势种,全年可见,春末夏初和秋季为发生高峰期。本地天敌有蜘蛛Araneae、瓢虫Coccinellidae、食蚜蝇Syrphid、草蛉Chrysopidae、寄生蜂、蝽类Pentatomidae,当地蚜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瓢虫和食蚜蝇对蚜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发生动态紧随蚜虫种群数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数量上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在麦田的水平格局为聚集分布,其天敌呈现为随机分布,在垂直格局上龟纹瓢虫对麦二叉蚜有负取向相关,龟纹瓢虫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有明显的追随跟踪攻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对麦蚜天敌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几个小麦品种的麦田麦蚜天敌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差异不显著,同时比较了安农84C-1品种1995、1996年年度间麦田麦蚜天敌群落多样性差异,差异也不显著,初步表明小麦品种对麦田麦蚜天敌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各种天敌对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数量影响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993-1996年两种麦蚜的种群数量及其天敌的捕食总量之间的追随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各种天敌与理想优势种天敌之间的联系程度,结果显示,麦长管蚜的优势种天敌是食捕蝇、龟纹飘虫、蚜茧峰和草间小黑蛛;对麦二叉划种群数量影响大的主要天敌是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食划蝇和蚜茧峰。  相似文献   

14.
对合肥地区小麦穗期的三种蚜虫及其主要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值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各种群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种间关系。三种蚜虫蚜茧峰、瓢虫主要分布在麦株40cm以上的部位,每两种群之间的垂直生态位重叠值都达0.7以上;每种水平生态位宽度值都在0.6以上,每两种群之间水平生态位重叠值都在0.63以下。生态位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麦蚜天敌的优势类群为蚜茧峰。  相似文献   

15.
麦—棉邻作天敌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麦收期小麦不同高度的天敌分布调查以及麦—棉邻作棉田和棉—棉邻作棉田天敌数量在麦收前后的变化调查 ,结果表明 :蜘蛛类、食虫蝽类、隐翅甲类天敌主要栖息在距地面 10cm以下麦杆及地表杂草上 ,而草蛉类、瓢虫类则主要栖息在距地面 10cm以上的麦杆上 ,而且麦田天敌在麦杆 10cm以下栖息数量远大于距地面 10cm以上的数量 ;麦收后 ,麦田的天敌迅速转移至与之相邻的棉田 ,其中 ,瓢虫类和草蛉类等飞行能力较强的天敌首先扩散 ,比蜘蛛等爬行类类天敌先进入棉田 ;麦—棉邻作棉田麦收后的天敌数量是麦收前的 2 5 .7倍 ,而且明显高于棉—棉邻作的棉田天敌数量 ;距离麦田 2 5 ,50 ,75m的棉田天敌数量在麦收前并无明显的差异 ;麦收后则明显呈现出棉田天敌数量距麦田 2 5m >距麦田 50m >距麦田 75m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天敌昆虫大面积综合防治大豆蚜虫,对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天敌昆虫种类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优势天敌主要有草蛉、食蚜蝇、瓢虫和寄生蜂(僵蚜)。各优势天敌主要出现在大豆蚜的发生初期(6月末7月初),高峰期出现在大豆的花期(7月中旬左右),消失于大豆成熟初期。而天敌种群以草蛉出现最早,其次是瓢虫。天敌种群的动态变化随着大豆蚜虫发生量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两种氮肥水平条件下麦蚜天敌群落生物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其差异不显著;同时分析了两种肥力水平对两种麦蚜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麦田天敌对麦蚜控制作用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蚜虫是云南省小麦的主要害虫,常年蚜害损失10%至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长期以来主要用化学杀虫剂防治,不仅方法单一使得蚜虫产生了抗药性,不得不提高药剂使用的浓度和数量,导致农业成本增加、农药污染环境和影响小麦的品质。为了探索在综合防治中充分发挥天敌因子的作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小麦的质和量,1984年至1985年对麦田天敌昆虫控制麦蚜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在相同的栽培耕作条件下,保护和利用天敌的麦田内各种天敌繁衍兴盛,共同控制着麦蚜的数量和为害,表明了在综合防治中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紫叶李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紫叶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对保定市紫叶李春季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紫叶李害虫调控以及天敌利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蚜虫时间生态位小(0.615 9),空间生态位大(0.987 6),与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七星瓢虫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大,分别为0.830 7、0.807 2,0.903 9、0.7403,0.955 4、0.643 6,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亦较高,分别为0.819 0、0.822 1、0.799 5,表明在紫叶李上蚜虫危害时间较集中,空间分布范围大,以上3种瓢虫对蚜虫均有较好的控制效能.叶蝉和蚜虫发生的时间生态往较一致,空间生态往(0.699 7)较蚜虫略窄,5种天敌与叶蝉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上差异不大,其中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在时间上对叶蝉的跟随相对紧密;四斑月瓢虫与叶蝉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稍大,为0.703 5,表明其对叶蝉的控制作用略强.蜘蛛对蚜虫和叶蝉的危害起到辅助的控削作用.因此,利用多种天敌综合防控蚜虫和叶蝉危害,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起到互补作用,有效提升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研究油菜蚜虫种群生态位出发,探讨了田间混合蚜群的竞争共存机制,并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天敌控制效应的定量评估上。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激烈竞争主要集中表现在空间上的分化,田间群体状况表现出高度聚集特性;而桃蚜的空间分化并不明显,主要是累积为害。无敌的时间及空间跟随效应与控制潜能差异较大,以食蚜绒螨对桃蚜、蝇幼类对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控制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