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黄鱼四家系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及品质选育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实验对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的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以及它们的正交和反交家系大黄鱼背肌肉进行了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分析,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和评价不同家系大黄鱼的品质。结果表明,四个家系之间大黄鱼蛋白质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脂肪含量反交家系与正交家系、岱衢洋家系和官井洋家系有显著差异,官井洋家系含量最高(13.51%),反交家系家系含量最低(10.59%);水份含量的变化与脂肪含量的变化成反比,反交家系水份含量与正交家系、岱衢洋家系和官井洋家系同样都有显著差异。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正交家系和反交家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7.83%±1.19%、54.45%±1.01%、54.80%±2.97%和58.39%±0.71%,其中反交家系、岱衢洋家系总氨基酸含量同官井洋家系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0.08%±0.52%,28.05%±0.35%,28.40%±1.76%,29.97%±0.41%,其中岱衢洋家系、反交家系同官井洋家系都存在显著差异(〖WTBX〗P〖WTB1〗<0.05);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4.56%±0.26%,23.45%±0.24%,22.88%±0.61%,25.39%±0.11%,其中反交家系与其他三个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所占比例以反交家系最高,且同其他三个家系存在显著差异(P<0.05),岱衢洋家系EPA(C20∶5)含量同正交家系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低盐度养殖条件对大黄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在盐度2、4、6、8、10、24(对照组)的水体中饲养大黄鱼幼鱼,6个月后,检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来评定肌肉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大黄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与盐度呈负相关性,盐度2组(S_2)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达(77.4±0.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6组(S_6)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呈味氨基酸含量(DAA)分别为(11.4±3.4、)%、(4.3±0.1)%和(4.5±1.5)%,均为最高(P0.05),且该组EAAI最大(73.88);盐度8组(S_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和必需脂肪酸含量(∑EFA)分别为(39.1±3.0)%和(26.8±1.6)%,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各低盐养殖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MUFA)显著高于对照组(S_(24))(P0.05);各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9.8±0.4)%~(13.0±0.2)%。试验表明,大黄鱼在盐度6~8的水体中养殖,肌肉营养较佳。结果将为大黄鱼低盐工厂化养殖和抗低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取大黄鱼幼鱼540尾,体重均值为(40.80±3.40)g,分组进行为期0 d(S0)、4 d(S4)、8 d(S8)、12 d(S12)、16 d(S16)、20 d(S20)的饥饿处理,测定背部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的大黄鱼背肌的16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在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饥饿持续8 d其含量达到最小(0.48%±0.12%),16 d时达到最高(1.62%±0.23%);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表现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6 d时达到最高,20 d时明显降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15种氨基酸一致。在不同饥饿处理组的大黄鱼背肌中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S8组达到最大,为30.90%±0.2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在不同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所有处理组均稍大于对照组(S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S12组时达到最低,其值为31.87%±0.65%。由上可知,通过适当的饥饿处理,可以改变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从而较好地改善大黄鱼的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4.
为给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分别对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和野生黄斑篮子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探讨了生境对黄斑篮子鱼肌肉营养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野生鱼,2种养殖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而水分、灰分较低,其中工厂化养殖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种实验鱼均测得17种常见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EAA)中以赖氨酸最高;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 EAAI)以高位池养殖鱼最高而野生鱼最低。2种养殖鱼测得26种脂肪酸而野生鱼仅测得24种;比较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组成,养殖鱼以n-6系列的C18:2n6c (亚油酸)为主,而野生鱼以n-3系列的C22:6n3 (DHA)、C20:5n3 (EPA)为主,n-3/n-6比值、EPA+DHA含量野生鱼均显著大于2种养殖鱼(P<0.05)。研究表明,养殖... 相似文献
5.
黄鳝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74,自引:6,他引:74
对黄鳝的稚鳝(体重9.2-15.5g)、幼鳝(体重62.3-76.0g)、小成鳝(体重108.3-121.4g)和大成鳝(体重222.8-242.8g)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鳝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79%-19.93%,脂肪含量较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9.15%,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中氨基酸总量的40.98%,谷氨酸的含量很高,为氨基酸总量的16.95%。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以初始体重为(1.78±0.02)g的大黄鱼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养殖桶规格:200L)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大黄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ZnSO4·H2O使饲料中锌含量分别达到9.68、30.63、48.94、91.28、167.49和326.81mg·kg-1.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大黄鱼.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5:30和17:30),实验期间水温为26.5~29.5℃,盐度为25~28,溶解氧含量在7mg·L-1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84.2%~96.7%)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大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2.47~2.77)%·d-1,P<0.05],且在91.28mg·kg-1锌饲料组达最大值(2.77%·d-1),然而,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进一步增加,SGR维持在一相对稳定水平,各处理组间体蛋白(14.0%~15.0%),体脂肪(5.4%~6.1%),灰分(3.7%~4.1%)及水分含量(76.1%~77.9%)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大黄鱼脊椎骨、全鱼和血清中锌的含量,而对肝脏锌含量无显著影响.以SGR与骨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大黄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59.6和84.6mg·kg-1. 相似文献
12.
研究操作胁迫(追赶惊扰)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幼鱼的生长、行为、肝脏、脾脏、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用大黄鱼幼鱼全长(5.85±0.45)cm,实验共设3个组对照组、实验组1(每日操作胁迫1次)、实验组2(每日操作胁迫2次),每组2个重复.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10天、20天、30天,取样测定其全长、体质量、脾脏重以及肝脏重,计算脾系数和肝系数;断尾取血做血涂片,在油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的剧烈操作胁迫会显著抑制大黄鱼幼鱼的生长,同时也影响其肝脾脏功能和机体免疫机能,如增加大黄鱼幼鱼脾系数(即脾肿大),肝脏的合成代谢先受到抑制;各种白细胞比率受剧烈操作胁迫(每日2次胁迫)影响发生显著变化,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实验前期(10 d)或中期(20 d)显著增多,而淋巴细胞则明显减少,但在实验末期均又恢复正常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大黄鱼的免疫机能对长期操作胁迫表现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官井洋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群体进行5对选择性引物(共37个标本)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503个不同的扩增片段(50~450bp),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片段数目为76~155个;在5对引物检出的扩增片段中,101个(20.1%)为全部37个受试个体共有,312个(62.0%)为部分野生与养殖个体共有,53个(10.5%)仅见于野生个体,37个(7.4%)仅见于养殖个体,养殖群体中出现野生种群所没有的扩增片段;野生种群、养殖1、养殖2多态片段比例分别为76.6%、70.6%、69.2%,遗传差异度分别为0.2464、0.2322、0.2299,养殖群体多态片段比例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度均低于野生种群。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变异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4.
Q.H. AI J.Z. ZHAO K.S. MAI W. XU B.P. TAN H.M. MA Z.G. LIUFU 《Aquaculture Nutrition》2008,14(6):515-522
A 30‐day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blue tanks (70 × 50 × 60 cm, water volume 180 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lipid levels on the survival,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larvae (12 days after hatchery, with initial average weight 1.93 ± 0.11 mg). Five practical microdiets, containing 83 g kg?1 (Diet 1), 126 g kg?1 (Diet 2), 164 g kg?1 (Diet 3), 204 g kg?1 (Diet 4) and 248 g kg?1 lipid (Diet 5), were formulated. Live feeds (Artemia sinicia nauplii and live copepods)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diet (Diet 6). Each diet was randomly assigned to triplicate groups of tanks, and each tank was stocked with 3500 larvae. During the experiment, water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23(±1) °C, pH 8.0 (±0.2) and salinity 25 (±2) g L?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etary lipi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larvae. Surviva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ietary lipid from 83 to 164 g kg?1, and then decreased. The survival of larvae fed the diet with 83 g kg?1 lipid (16.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larvae fed other diets. However, the survival in larvae fed the diet with 16.4 g kg?1 lipid was the highest compared with other artificial microdiets.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lipid level from 83 to 164 g kg?1 (P < 0.05), and then decreased. The SGR in larvae fed the diet with 164 g kg?1 lipid (10.0% per day) was comparable with 204 g kg?1 lipid (9.6% per day), bu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microdiets (P < 0.05). On the basis of survival and SGR, the optimum dietary lipid level was estimated to be 172 and 177 g kg?1 of diet using second‐order poly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为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根据2001-2008年间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发病情况的监测数据和各采样点海洋环境因子的测定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了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了灰色预报模型GM(1,1)和GM(1,N),预报网箱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时间和发病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养殖水域的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把水温、悬浮物、无机氮和COD选作先行指标,用这些因子的不同组合建立了GM(1,5)、GM(1,4)和GM(1,3)模型,比较这些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由无机氮和COD构成的GM(1,3)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304%;用GM(1,1)模型对大规模细菌性疾病发生的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殖大黄鱼诺卡氏菌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次报道了大黄鱼诺卡氏菌病的发生情况。病鱼以体表和心、脾、肾等内脏出现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平均死亡率15%。对病鱼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光镜、电镜检查,均发现长或短的丝状分枝状杆菌。用分离菌株作回归感染,证实为该大黄鱼结节病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病原为诺卡氏菌。 相似文献
17.
氟苯尼考在大黄鱼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水温(25±1)℃时,按20mg/kg剂量给大黄鱼单次口灌氟苯尼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对其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浆中氟苯尼考的药时数据可用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来描述,其药动学方程为:C血液=43.365 (e-0.047t-e-0.266t),而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肌肉= 2.216e―1.732t+0.093e-0.007t-2.309e-2.212t、C肝脏= 48.913e―6.334t+0.773e-0.022t-49.686e-30.928t、C肾脏= 14.709e―1.558t+0.167e-0.010t-14.876e-1.880t。大黄鱼对氟苯尼考的代谢与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低于同期其他组织。肌肉作为鱼类最主要的可食性组织,建议将其作为该药残留监控的靶组织,相应的休药期至少为4d。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饱和硫酸铵二次盐析法和蛋白A亲和层析法对健康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M)进行分离纯化,所得产物用SDS-PAGE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蛋白A亲和层析法可以较好地分离到高纯度的大黄鱼血清IgM,产物的电泳胶中只有重链和轻链2个条带;饱和硫酸铵二次盐析法除了有这2个条带,还有很多杂带,而且蛋白A亲和层析法更为简便、快速,因此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IgM优于饱和硫酸铵二次盐析法;大黄鱼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分子量在76 kD左右;轻链分子量在28 kD左右.用纯化的大黄鱼IgM免疫实验兔,获得效价高达1:40 960的兔抗鱼IgM血清.本实验所建立的蛋白A亲和层析法提取大黄鱼血清IgM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高纯度的产物,适合在实验室中纯化鱼类IgM.本研究所制备的兔抗大黄鱼IgM血清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475-479] 相似文献
19.
共轭亚油酸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500尾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饲喂冰鲜鱼(D1组)、添加5%鱼油日粮(D2组)、共轭亚油酸(CLA)水平为1%(D3组)、2%(D4组)、4%(D5组)日粮.饲喂10周后,通过测定脾脏重、脾体指数、溶菌酶、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M浓度等免疫指标,研究不同水平CLA日粮对大黄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黄鱼日粮中添加CLA可以影响其免疫器官-脾脏,添加CLA组使得大黄鱼脾体指数高于未添加CLA的对照组.虽然日粮中添加CLA对于补体C3、C4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IgM有明显的影响.在大黄鱼日粮中添加CL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黄鱼的免疫性能,对于其抗细菌、抗病毒能力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黄鱼连续4代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0.0619,F2~F3为0.0511,F3~F4则为0.0475)。随着选育的进行,微卫星位点LYC0002和LYC0054等位基因频率有规律地发生变化,推测其可能与选育性状存在遗传上的相关。结果表明,经过连续4代的选育,部分不利基因遭到淘汰,选育群体的遗传基础逐步得到纯化,基因型逐渐趋向纯合、稳定,经进一步的选育可望获得较稳定的品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