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开展和保护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特别强调“优先民展旅游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新建了一批旅游景点,如石人山、白云山、京华园等;一些老的景点经过大力改造、培植,旅客愈来愈多,如林县红旗渠、确山竹沟、遂乎崦岈山等;一些乡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田园旅游景点,如新郑的红枣节、信阳的茶叶节等。这些都说明,旅游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其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所占的份额比重也不断增大。我省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  相似文献   

2.
李婧  黄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6,(13):233-235
我国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这表明我国旅游业已快速步入了“大旅游”时代,在旅游业散客化、个性化需求趋势推动下,气象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该研究从旅游气象资源、气候变化、气象预报、气象灾害4个方面阐述了气象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立足于旅游市场需求变化,提出了“旅游+气象”模式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并通过科技渗透与产业延伸两条路径对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农业为旅游业提供物质保障,旅游业为农业提供信息资金,两产业有合作基础。农业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向旅游业整合、发展观光农业、生产旅游纪念品、从事小型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经营农家乐向旅游业整合;旅游业可通过设计涉农旅游产品、加大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向农业整合。宏观层面可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微观层面以“公司+业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为主,形成农业和旅游业合作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季光照 《中国农垦》2013,(10):30-31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长水河农场顺应垦区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态势,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打造“北大荒生态农业避暑养生旅游度假区”为总体目标,以建设“三带、三业、八区”为抓手,以南北河旅游开发项目为切人点,精心勾勒了旅游业发展蓝图,生态旅游农业初现雏形。农场目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是:  相似文献   

5.
我国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开兵  唐德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59-11261
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问题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十几个欠发达省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国内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6.
国家旅游局大力倡导的“中国乡村游”,给各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从武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武成本地情况,进一步对武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并就武威今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电子商务突破了旅游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手段,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阐述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蓬莱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境内有闻名天下的蓬莱阁和蓬莱水城,自古被誉为“人间仙境”,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我们以建设现代化海滨旅游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兴蓬”战略,不仅促进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在实施“旅游兴蓬”战略中,我们突出抓了“五化”.  相似文献   

9.
“领略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度假”是乡村旅游的永恒主题。近几年乡村旅游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思路引领下蓬勃发展,以旅游促“三农”工作全面推进,成为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县级旅游业发展的鲜明特点。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游客参与,惠及农民的乡村旅游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上了重彩浓墨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开发乡村旅游业资源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旅游事业迅猛发展,一些主要城市产生了“超负荷”的危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疏散游客,使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而且对开发农村劳力资源、增加经济、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各地有多种多样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乡土文化艺术、民居建筑和传统的劳作方式,开发潜力很大。作者认为: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注重特色,合理地开发资源,并重视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乐”旅游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为中小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在中小城市发展“农家乐”旅游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中小城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进而提出了中小城市发展“农家乐”旅游应采取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湖北五峰县是“五峰茶叶亿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天然(有机)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试验基地。作为项目主持人,我在五峰一呆就是六年。从低山到高山,一路上看过不同类型的茶园,品尝过不同品质的茶  相似文献   

13.
1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依托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互相渗透融合,是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旅游扶贫的主要目标是扶贫。然而,一些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并没有充分发挥扶贫作用,难以实现地区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从而与扶贫目标相违背。文章从旅游业二元结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由于旅游业的开放性和旅游扶贫开发背景的贫困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旅游业正式部门未能充分发挥扶贫效应,并对非正式部门产生“挤出效应”,使贫困人口被挤出旅游获利圈是导致旅游扶贫失效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分析产生“挤出效应”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挤出效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立安 《甘肃农业》2005,(10):82-8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以民族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为例,阐述了该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应大力发展“无烟工业”——旅游业。然而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评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以及如何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家旅游局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国家旅游局在黄山举行了“全国发展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面临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县域旅游业是我国区域旅游的主要竞争主题之一,而县域生态休闲旅游集中体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旅游业的开发成果和发展水平.从分析大田县生态休闲旅游现状条件出发,构想了大田县生态休闲旅游的定位——“山寨土堡,乡村意象”;最后从生态、体验、文化、聚集等4个方面对大田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路径做了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旅游业发展近年来相当迅速,其旅游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也呈现"四、三、三、四及六、四、六、九"模式。但是由于5.12大地震的影响,阿坝州旅游业发展遭受严重影响。旅游节点、旅游精品区、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精品线路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文章分析了阿坝州震前和震后的旅游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对地震后阿坝州旅游业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瑶 《乡村科技》2020,(9):20-20,23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拉萨市达东村为例,在分析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扶贫机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扶贫机制的路径,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推动西藏自治区乡村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之下,旅游业不断地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的必须给予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只有大量旅游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并且不断地形成品牌化,旅游业才会长期的发展,并且不断深化其旅游价值和意义。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成为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如何进行旅游目的品牌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系统的分析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打造做出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