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鹅掌楸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泥炭、稻壳、森林表土、黄心土混合配制成5种轻基质配方,开展鹅掌楸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方之间的重量,容器苗苗高、地径、根系、单株干物质重量达到极显著差异;4号轻基质配方(泥炭50%+稻壳2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育苗效果最好,苗木粗壮、根系发达、基质重量较轻;1号轻基质配方(泥炭20%+稻壳5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效果最差。研究认为:在鹅掌楸容器育苗生产上宜选用4号轻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培育松类容器苗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利用蛭石、珍珠岩、泥炭、蔗渣、木屑和稻壳等轻型基质材料相互混合或与黄心土、火烧土混合配成10种基质,培育马尾松和湿地松的容器苗;比较了各基质上容器苗的苗高、茎粗、生长量和根系发育的差异,分析了各基质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基质的容器苗在苗高、茎粗和生长量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以泥炭、蛭石和珍珠岩为主的基质较好;(2)不同基质的容器苗根系发育有明显差异,以黄心土为主的对照基质最差;(3)松类容器苗培育的较好基质为蛭石:黄心土:泥炭(5:3:2)、珍珠岩:黄心土:火烧土(8:1:1)、珍珠岩:泥炭(5:5)和泥炭:黄心土:火烧土(8:1:1).  相似文献   

3.
舟山新木姜子和普陀樟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2种海岛特色树种,开展不同基质和不同容器规格的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舟山新木姜子的苗高、地径、株干重,普陀樟的地径、根冠比等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指标及主根长、≥2 cm侧根数和在不同容器规格中培育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和应用实际,培育1 a生容器苗,舟山新木姜子宜选用圃地土,普陀樟宜选用圃地土或2/5泥炭 1/10珍珠岩 1/2圃地土,容器采用12 cm×10 cm规格的软塑料营养体.  相似文献   

4.
灰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皮粉、黄心土、森林表土、火烧土、泥炭5种基质设置6种配比处理开展灰木莲容器苗培育试验,选用苗高、地径、苗木质量指数、容器基质重量等指标进行苗木质量评定,并依据造林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和容器基质重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苗木质量指数亦差异显著;处理3(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黄心土60%+松皮粉25%+火烧土15%)和处理4(黄心土50%+松皮粉50%),处理2(黄心土75%+泥炭25%)最差;建议生产上添加25%.50%的松皮粉作为灰木莲容器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5.
在滇西北须弥红豆杉的主要天然分布区丽江市,结合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的几种育苗基质,开展了腐殖土、腐殖土+圃地土、圃地土、泥炭基质4种育苗基质对须弥红豆杉实生容器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苗木培育586天后对其成苗率、全株长度、苗高、根系长度及1~3级根数目等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腐殖土+圃地土的育苗效果最佳,单独使用腐殖土作为育苗基质的效果最差;证明了传统认为的泥炭基质、腐殖土育苗效果最好、圃地土效果最差的观念并不正确.研究结果对滇西北地区开展须弥红豆杉壮苗培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其他地区的红豆杉苗木生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是重要的珍贵树种,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中,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是造林成功的关键,而育苗基质直接决定着苗木质量。本文以浙江樟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种不同配比基质(黄泥、锯末、泥炭)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浙江樟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为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基础。结果表明A3(黄心土︰泥炭︰锯末=40︰30︰30)基质最有利于浙江樟的生长,株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A5(P0.05);A3基质培育的浙江樟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均为最大,分别为33.63,39.57,48.43,121.64 g·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浙江樟全株氮、磷、钾积累量以A3基质为佳,分别为3 168.8,137.3,673.1 mg·株~(-1);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表明,A3基质是浙江樟容器苗生长的最优基质。  相似文献   

7.
苦楝容器苗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容器规格、不同育苗基质和不同控根方法对苦楝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 cm×8 cm×16 cm规格的育苗袋培育的苗木质量最好;配方5(V黄心土∶V锯末∶V珍珠岩=1∶1∶0.1)和配方6(V黄心土∶V泥炭∶V珍珠岩=1∶1∶0.2)较适合苦楝苗木的生长;空气修根效果显著,其根系成团现象比较明显,采用浓度为100~200 g/L的碳酸铜进行化学控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配方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紫叶紫薇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方,为紫叶紫薇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方法】以紫叶紫薇优良品种‘丹红紫叶’为研究对象,设计圃地土、泥炭、珍珠岩、蛭石配制成17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测定不同处理的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紫薇容器苗的综合质量。【结果】不同基质对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影响显著,圃地土30%+泥炭50%+蛭石10%+珍珠岩10%(T11)在生长和生理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圃地土(CK)最差,T11配方的容器苗高、冠幅生长量及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纯圃地土(CK)高出28.52%、25.10%、159.42%、152.55%、139.94%、225.58%、28.20%、25.08%。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为:T11> T13> T5> T15> T12> T2> T6> T1> T7>T10> T16> T9> T8> T14> T3> T4&...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容器育苗最佳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千年桐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千年桐容器苗地径、苗高、地上鲜重、整株干重、地上干重存在极显著影响,对整株鲜重存在显著影响;试验设计的9 种基质中,泥炭100%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泥炭66%+ 黄心土34%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这两种基质配方的千年桐容器苗地径、苗高、生物量生长最佳,千年桐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为泥炭66%+ 黄心土34%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泡沫容器轻基质试验,筛选适合油茶Camellia oleifera苗木培育的轻基质配方。研究结果表明:除不同配方基质间根系表面积在α=0.1水平上差异显著外,苗木生长、生物量及根系性状配方基质间、不同油茶材料间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根据生长量、生物量和根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配方基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泥炭土70%+珍珠岩30%(B1)、椰糠60%+珍珠岩30%+黄心土10%(B2)、椰糠75%+黄心土25%(B3),第二类是泥炭土50%+椰糠40%+黄心土10%(B4),第三类是纯黄心土(B5)。配方基质B2、B3,苗木生长好,适应性强;配方基质纯黄心土,苗木生长较差,适应性一般;而配方基质B1、B4,1 a生时保存率极低,苗木适应性差。在油茶轻基质材料中,椰糠是一种育苗效果较好材料。移苗半年生时,除扦插苗保存率较低为67.8%,普通油茶C. deifera、高州油茶C. drupifera、广宁红山茶C. semiserrata种子苗保存率都在80%以上,至一年时,高州油茶扦插苗和广宁红花油茶保存率仅为38.0%、45.7%,总体上看,1 a生苗木保存率偏低。轻基质材料育苗时,使用泡沫育苗容器,其孔口直径应大于7 cm,容器高大于14 cm,管理要精细,做好基质保湿管理。  相似文献   

11.
闽楠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大田育苗富根壮苗试验结果表明:闽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方为泥炭土∶黄心土∶腐熟有机肥∶钙镁磷肥=70∶20∶5∶5。不同浓度GGR6叶面喷施处理后的闽楠大田苗,其苗木根长5 cm的Ⅰ级侧根数、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考虑到成本因素,宜采用20 mg/L GGR6液连续喷施苗木叶面3次,可使苗木5 cm的Ⅰ级侧根数比对照增加80%以上,苗木高生长比对照增加25%以上,苗木地径生长比对照增加1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施肥处理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 Thunb.)、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3种海岛树种苗木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设置了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即(1)N(对照),(2)N+P,(3)N+2P、(4)N+K、(5)N+2K、(6)N+1P+1K、(7)N+2P+2K,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观测苗高和地径,并测定植物各部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苗木不同施肥处理下,通过测算苗木质量指数QI可知,在N+1K施肥组合下,全缘冬青的苗木质量最好,而红楠在N+2P+2K的施肥组合下苗木质量最高,普陀樟在N+1P+1K的施肥组合下,苗木质量要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黄心土为基础,选用泥炭土、椰糠、蘑菇渣3种常用轻基质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组成15种基质配方,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下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生物量、根冠比、根系生长,评价其育苗效果,确定培养基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处理组Z7(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处理组Z14(黄心土:椰糠=1:4)、处理组Z5(黄心土:椰糠=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75,0.63和0.55,Z3(椰糠=1)、Z13(黄心土:泥炭土=1:4)、Z6(黄心土:蘑菇渣=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32,0.39和0.43。综上所述,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的基质配比是洋紫荆容器苗最为理想的轻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4.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营养基质对红松容器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草炭土、腐殖土、马粪、有机肥、锯末、河沙等作为营养土的基本原料,进行了红松容器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土+腐殖土、腐殖土+马粪(鲜)、草炭土+马粪(鲜)是适合红松生长的3种最佳基质配方,同时还观察了不同播种时间对红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浙江楠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泥炭、珍珠岩、蛭石、稻壳、阔叶树木片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18种基质配方,以园土为对照,通过研究其对浙江楠1年生实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浙江楠容器育苗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以泥炭50% 蛭石30% 阔叶树木片20%为配方的基质培育的浙江楠幼苗株高、地径、径根比、地上部干鲜重、根部干鲜重以及根系活力、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均优于对照,同时该基质具有较好的持水性和保水性,可有效降低水分管理成本;且较小的容重能节约运输成本,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中,将黄心土、松林表土、食用菌残料、泥炭、粪土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制成5种基质配方,以园土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研究各基质对1年生油茶容器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的苗木移栽存活率、苗高、地径粗度、侧根长度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黄心土40%+松林表土15%+食用菌残料20%+泥炭20%+粪土5%为配方的基质培育的油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及其余基质配方,因此可将其作为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采用7种不同配比的容器基质(其中包括2种有不同比例马尾松树皮粉组成的基质)进行西南桦容器苗培育试验,用不同基质的苗木平均地径、苗高和容器重等指标对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的平均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生长均达到显著差异;G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育苗效果最好,其次是E处理(黄心土75%+松皮粉25%)、F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50%),D处理(黄心土50%+泥炭50%)育苗效果最差。建议在西南桦生产育苗过程中使用适当比例的松皮粉作为容器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