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应用MTT比色法评价不同牛血清促细胞生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培养过程中血清的选择对细胞的促生长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分别以商品新生牛血清、自制新生牛血清、自制成年牛血清培养成纤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来判断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对血清质量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自制新生牛血清具有良好的促细胞生长作用(相对生长率>0.96),并且3次试验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成年牛血清和无血清空白对照组促细胞作用不明显。因此应用MTT比色法能够评价血清质量。  相似文献   

2.
牛血清中蛋白组分初步分析及其对细胞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牛血清中蛋白组分对细胞培养的影响,应用凝胶过滤层析对不同牛血清进行初步组分分析,并应用MTT比色法衡量不同牛血清的促细胞生长作用.结果表明,蛋白组分大小相对较为一致的新生牛血清、商品血清1、2、5(一个波峰)与蛋白组分差异较大的成年牛血清、商品血清3、4(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波峰)的促细胞生长作用相比较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3.
牛血清是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中重要的原辅材料之一,做好牛血清的质量控制是提高生物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应用PK15、BHK21和ST三种兽用生物制品研制中常用的细胞作为载体,选用国内同等价位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新生牛血清作为比较对象,采用细胞倍增时间测定法、细胞克隆形成率测定法、细胞三次连续传代培养法、MTT比色法和微量终点稀释法五种血清质量鉴定的方法进行比较,检测新生牛血清的促细胞生长活性,最终确定了MTT比色法作为便捷高效快速筛选新生牛血清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品种牛血清对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采用模型细胞体外培养法模拟牛脂肪组织生长环境,为牛大理石纹肉早期选择提供一种可能性的方法。抽取17头秦川牛和28头秦杂牛血清,先制备没灭活和灭活血清组培养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对数,油红O检测脂肪含量,再用不同品种牛血清培养细胞,检测细胞增殖相对数和脂肪含量,以及用比色法测定三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结果表明,灭活血清培养细胞的增殖相对数量在分化培养第2和4天与分化脂肪含量在第2、4、6和8天都极显著高于没灭活血清组 (P<0.01);秦杂牛血清培养细胞的数量在第2和4天显著高于秦川牛 (P<0.05),秦川牛血清培养细胞分化的脂肪含量在第8天显著高于秦杂牛 (P<0.05),其他天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分化第8天的细胞内GPDH和FAS酶活两牛种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显示自制血清灭活比没灭活的更利于细胞的培养;牛血清品种是影响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因素,秦杂牛血清可能更有利于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而秦川牛血清可能更有利于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羔羊血清促细胞生长的效果,用羔羊血清以及羔羊与新生牛混合血清来培养VERO、BHK-21细胞,同时培养SP2/0-Ag14细胞并进行计数。结果表明:羔羊血清促细胞生长效应明显低于新生牛血清,但是与牛血清以不同比例混合后,促细胞生长效应有明显的提高,比例在4∶6和5∶5时,促细胞生长能力与牛血清接近。因此,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把羔羊血清和新生牛血清按1∶1混合使用,既可降低成本,又具有良好的促细胞生长效果,使羔羊血清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华莎  韩鹏  刘亚刚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4):27-27,29
为建立奶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ConA浓度、细胞浓度、培养液小牛血清浓度及培养时间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其增殖反应都有显著影响(P<0.05),且最佳反应条件为:15μg/mL的ConA、1×106/mL细胞浓度、10%小牛血清及60h的培养时间;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细胞浓度、ConA浓度、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  相似文献   

7.
反复冻融新生牛血清对促细胞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促细胞生长性能良好的三批新生牛血清,经不同次数冻融后用其配制MEM培养淹,用于培养SP2/0细胞,从细胞最大增殖量和倍增时间2个指标测定促细胞生长效应。结果,用经不同次数冻融的新生牛血清配制的MEM培养液,对SP2/0细胞的最大增殖量和倍增时间影响不大;但反复冻融20次以上的新生牛血清配制的培养没使细胞的倍增时间延长。由此可见,为了防止细胞倍增时间延长,所用新生牛血清的冻融次数应该控制在20次以内。  相似文献   

8.
几种动物血清作为CEF培养天然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6种不同动物血清作为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EmbryoFibroblastCEF)培养天然培养基的效果。其结果为:所试各血清对CEF均具有促细胞贴壁作用。胎牛血清、鸡血清、兔血清促细胞生长作用较强,24h可使CEF长满单层;胎牛血清支持细胞生存期最长(20d),其次是成牛血清和山羊血清(17d)。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MDCK细胞生长的最佳血清,分析6个批次新生牛血清在两种培养方式即贴壁静置培养条件下MDCK细胞的生长状态、平均集落形成率及微载体悬浮培养条件下MDCK细胞的生长状态、生长速率、生长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6组新生牛血清贴壁静置培养的MDCK细胞,平均集落形成率最大的为第Ⅴ组,最小的为第Ⅰ组,由大到小依次为第Ⅴ、Ⅵ、Ⅲ、Ⅱ、Ⅳ、Ⅰ组;微载体悬浮培养条件下的MDCK细胞,最大增殖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Ⅳ、Ⅲ、Ⅵ、Ⅴ、Ⅱ、Ⅰ组,平均倍增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第Ⅵ、Ⅴ、Ⅲ、Ⅱ、Ⅳ、Ⅰ组。因此,通过对不同批次血清贴壁静置培养的MDCK细胞生长状态、平均集落形成率及微载体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生长状态、生长动力学评价,筛选出适宜细胞生长的新生牛血清批次为第Ⅱ、Ⅲ、Ⅳ、Ⅴ、Ⅵ组,而第Ⅰ组新生牛血清对细胞生长的促进效果不明显,细胞生长状态不佳。  相似文献   

10.
为制定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牛血清对Sp2/0细胞增殖试验的质量标准,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p2/0细胞分散,配制成50万/mL细胞悬液,用含10%不同牛血清的MEM营养液,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作对倍稀释,在5%CO2培养箱37℃培养48 h,计数每种血清对Sp2/0细胞的绝对克隆形成率。结果表明,胎牛血清对Sp2/0细胞的绝对克隆形成率为20%-26%,犊牛血清对Sp2/0细胞的绝对克隆形成率为12%-18%。以胎牛血清作为标准参考血清计算不同牛血清对Sp2/0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3批胎牛血清的相对克隆形成率均在80%以上,6批有效期之内的新生牛血清的相对克隆形成率为50%左右。因此,将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胎牛血清对Sp2/0细胞增殖试验的质量标准规定为对标准血清相对克隆形成率不低于80%;新生犊牛血清对Sp2/0细胞增殖试验的质量标准规定为对标准血清相对克隆形成率不低于50%。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凝结芽孢杆菌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0日龄,产蛋率约80%的临武鸭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 mg/kg、150 mg/kg和2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提高蛋鸭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量、平均蛋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产蛋鸭采食量(P<0.05),添加200 mg/kg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鸭蛋蛋壳厚度(P<0.05),当添加150 mg/kg和200 mg/kg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凝结芽孢杆菌还可显著提高鸭蛋蛋黄颜色,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3)芽孢杆菌对产蛋鸭血清中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鸭饲料转化率和产蛋性能,虽会引起蛋壳厚度降低,但不影响合格蛋率,还可提高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对蛋品质有一定改善。综合考虑,蛋鸭饲粮中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量以150 mg/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采用内蒙古地区健康黑白花奶牛的新鲜乳腺组织,将组织进行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经5代纯化后将密度调整为1×106个/mL。采用6种处理方法进行冻存,各设3个重复。液氮冻存1个月后,分别将6种不同方法冻存的细胞复苏后测定细胞活性,包括冻存死亡率、贴壁细胞占活细胞的比率、凋亡率等,同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处理1组与2、3、5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1、4、6组间冻存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2、6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4组的贴比率高于处理2、5、6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处理1、4组细胞较其它组生长状态良好。因此,处理4可作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牛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指标的研究,分析3组性状组内及组间的相关性,揭示牛不同类型性状间的相互影响。测量记录327头牛3组性状的表型值,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3组性状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17个性状间共有74对存在极显著简单相关(P0.01),多数相关系数低于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组性状间第一、第二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其中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间、肉质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和0.350、0.993和0.623、0.698和0.394。结果显示,典型相关分析比简单相关能更准确、全面反映3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为肉牛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Methionine and its hydroxy analogue(MHA)have been shown to benefit mouse intestinal regeneration.The intestinal organoid is a good model that directly reflects the impact of certain nutrients or chemicals on intestinal development.Here,we aimed to establish a chicken intestinal organoid culture method first and then use the model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ethionine deficiency and MHA on intestinal organoid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25-mm cell strainer exhibited the highest efficiency for chicken embryo crypt harvesting.We found tha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 inhibitor(A8301)supplementation promoted enterocyte differentia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proliferation of intestinal stem cells(ISC).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inhibitor(SB202190)promoted intestinal organoid formation and enterocyte differentiation but suppress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nteroendocrine cells,goblet cells and Paneth cells.However,the suppression of enteroendocrine cell and Paneth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SB202190 was alleviated at the presence of A8301.The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inhibitor(CHIR99021),valproic acid(VPA)alone and their combination promoted chicken intestinal organoid formation and enterocyte differentia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 expression of Paneth cells and goblet cells.Chicken seru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rganoid formation,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A8301,SB202190,CHIR99021,and VPA,but inhibit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aneth cells and enteroendocrine cells.Chicken serum at a concentration of 0.25%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chicken intestinal organoid development,a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chicken serum on chicken intestinal organoid culture could not be replaced by fetal bovine serum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Moreover,commercial mouse organoid culture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A8301,SB202190,CHIR99021,VPA,and chicken serum promotes chicken organoid budding.Based on the chicken intestinal organoid model,we found that methionine deficiency mimicked by cycloleucine suppressed organoid formation and organoid size,and this effect was reinforced with increased cycloleucine concentrations.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ue promoted regeneration of ISC but decreased cell differentiatio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L-methionine.In conclusion,our results provide a potentially excellent guideline for chicken intestinal organoid culture and insights into methionine function in cryp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依次采用含60、30、20、1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驯化PK-15细胞,并给驯化好的细胞上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以确定PCV-2在该培养体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用含60、30、2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各进行3代次驯化,PK-15细胞能完全适应且生长状态良好;当血清浓度降至10mL/L时,传代1次细胞无法保持良好状态,细胞出现贴壁较差、生长停滞等现象。各血清浓度培养体系中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的0、24、48、72、96h各组细胞密度与常规培养的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因此用该低血清培养体系培养PK-15细胞时,血清最低添加量为20mL/L。用该体系培养的PK-15细胞接种PCV-2后,通过荧光抗体染色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显示,低血清培养的PCV-2病毒滴度为10~(6.5)TCID_(50)/mL,与常规条件培养的PCV-2对照(病毒滴度为10~(6.375 )TCID_(50)/mL)差别不明显,表明该体系可用于PCV-2的增殖。表明研究建立了PK-15细胞低血清培养PCV-2体系,为PCV-2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选取沧州奶牛养殖小区体重、产奶量、胎次、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日粮组成为秸秆加精料,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苜蓿干草,分析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奶量显著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乳脂率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非脂乳固形物极显著提高(P<0.01);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添加苜蓿使牛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能显著提高奶牛养殖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泌乳相关激素和生长因子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层黏连蛋白的关系。将正常的荷斯坦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未包被或包被层黏连蛋白的条件下,以MTT法检测催乳素(PRL)、牛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Ⅰ)、类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Ⅱ)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在层黏连蛋白包被条件下,进行血清恢复的同时添加不同泌乳相关激素和生长因子,GH、IGF-Ⅰ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PRL、IGF-Ⅱ有维持细胞存活的作用(P<0.05);无血清时,几种激素和生长因子单独添加均无明显促增殖效应(P>0.05)。无基质条件下,与血清联合使用时,PRL、GH、IGF-Ⅰ、IGF-Ⅱ均对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P<0.05);无血清时,仅IGF-Ⅰ使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加快(P<0.05)。层黏连蛋白作为培养基质对于体外培养的泌乳乳腺上皮细胞生长速度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有利于PRL和IGF-Ⅱ发挥促存活作用。PRL、GH、IGF-Ⅰ、IGF-Ⅱ对细胞增殖和存活有促进作用,但需要与血清中其他成分协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中IGF-Ⅰ促增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