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等电聚焦同工酶电游技术鉴定甘兰一代杂种纯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为平  郑晓鹰 《种子》1995,(6):8-10
等电聚焦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京丰一号、中甘十一甘兰一代杂种及双亲幼苗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共分离出12条谱带,两个杂交组合F1杂种与亲本间同工酶图谱表现出明显不同,均为互补型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应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甘兰杂交种纯度的检测,并同时在田间进行验证性测定,酶谱纯度疃纯度二者回归方程式为y=7.93+0.93x,相关系数r=0.96,对r进行t测验t=4.47〉2.79,表明同工  相似文献   

2.
玉米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纯度与田间品种纯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北京市生产上的11个玉米杂交品种进行酯酶同工酶酶谱纯度测定,同时将被测定的杂交品种进行田间品种纯度检验。其酶谱纯度和品种纯度二者的回归方程Y=1.1288 0.9162x,相关系数γ=0.9094,对γ进行t测验结果为t=6.559>3.250。表明室内测定和室外检验结果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室内酶谱纯度测定结果,即可相应的对查出田间的品种纯度。  相似文献   

3.
用垂直板和等电聚焦丙烯酰胺过氧化物同功酶电泳方法对14个大白菜杂交品种进行了纯度鉴定,并同时在田间进行重复检测。二者纯度结果相关系数r=0.87,表明电泳鉴定和田间检验结果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用同功酶电泳技术鉴定大白菜杂交种纯度是可行的,可作为鉴定真伪杂种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为平  郑晓鹰 《种子》1994,(3):13-15
等电聚焦电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分离蛋白质的有效生化技术.操作简便,分辨率高,电泳条带多而且细,信息量大,利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文利用等电聚焦丙烯酰胺电泳方法分析了6个大白菜一代杂种及双亲幼苗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图谱,共分离出十几条酶带,F1杂种与亲本间同工酶图谱均表现出明现差异,特别是A鉴别区内的酶带差异最明显,大多为互补型,是主要鉴别区。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6个大白菜品种均可利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鉴别由自交引起的假杂种。利用这项技术大量开展了这6个品种的商品种子纯度检测工作,同时在田间进行了验证性测定,二者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利用等电聚焦聚珍烯酰胺凝电泳方法,分析了大白菜、甘兰、绿菜花、甜椒中8个常用杂交种及其亲本(共24份材料)的种子水溶蛋白电泳图谱。结果表明,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分辨率高,电泳条带多而且细,各材料蛋白谱带在20条左右,信息量大,利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8个杂交品种(F1)与其亲本间蛋白电泳图谱都有明显区别,并以此做为检验纯度的依据,进一步建立了这8个杂交种的纯度检验技术,同时在田间进行验证性测定,二者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掘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种子纯度室内快速鉴定方法,采用种子的水溶性蛋白超薄等电聚焦电泳与田间种植的方法对4个苦瓜杂交组合的F1种子纯度进行检验,并将结果进行一一比对,发现参试的4个组合的父母本均可找到特征蛋白质电泳谱带,而F1均含有父母本的特征蛋白质电泳谱带;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鉴定的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的结果完全吻合,说明蛋白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可作为杂交苦瓜种子纯度检验的室内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茄子种子进行同工酶分析,发现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在父本、母本及杂交一代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而酸性磷酸酶的同工酶酶说在茄子的亲本和杂交一代间没有差别。由于茄子种子同工酶酶谱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可以利用这种差别来进行种子纯度检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等电聚焦技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等电聚焦电泳是分离蛋白质(同工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杂交水稻特优524(F1)及其父本、母本的种子为材料,对它们胚芽时期的酯酶等同工酶进行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特优524(F1)的酯酶同工酶有4条酶带,其父本有2条酶带,其母本有3条酶带,混杂种子有5条酶带。测出此杂交水稻种子的纯度为94.6%,与田间鉴定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超薄等电聚焦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培矮64S/培辐F1种子及其亲本种子蛋白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父本特征蛋白质谱带对该杂交稻种子样品进行了纯度鉴定。鉴定结果与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而超薄等电聚焦技术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表明这一技术在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灵敏度、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测定150多种玉米自交系和90多种玉米杂交种的胚及幼芽的酯酶(EST)同工酶,通过对酶谱的比较和遗传分析,发现它们的酶谱各有特点,而且相互间又有很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正是它们基因型差异的反映。因此,酶谱的特点及差异为玉米自交系和玉米杂交种种子纯度的鉴定从遗传和生化角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宣新华  杨建生 《种子》1991,(5):25-28
选用本区单季晚粳稻品种“早单八”,对其原种不同代别的种子进行了纯度与产量以及相关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看出:随原种种植代别的增加,田间纯度逐代下降,两者呈高度负相关(r=-0.868~(**)),而各代别的纯度与产量则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54~(**))。低代别种子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拟主要通过提高结实率表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还看出:原种不同代别的杂株本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564.32—9.38X。综上表明:以田间杂株率高低来估计不同代别纯度种子的实际产量,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按该方程推算,原种代别利用的临界纯度拟应为98%,原种连续种植的实际年效应最多为4年。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中雄性不育母本假杂种是影响种子纯度的关键。为了探索一种能准确鉴定油菜杂交种中母本假杂种的方法,利用CTAB小样法分别提取油菜F1杂种种皮和幼苗的总DNA,进而筛选种皮与幼苗的SSR谱带存在差异的引物,并用于鉴别杂交种制种样品中母本基因型假杂种。结果表明:F1杂种种皮的SSR电泳谱带与其母本相同,利用筛选到的多态性SSR引物对2个国审品种的6份杂交制种样品中母本基因型假杂种鉴定的结果与田间单株鉴定吻合率达98%以上,说明利用F1杂种种皮与幼胚存在多态性的SSR标记鉴定杂交种的母本基因型假杂种是可靠的。该技术方法可以克服目前油菜杂交种SSR纯度鉴定对亲本的依赖,为种子生产、管理和经营部门种子纯度质量的有效监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包含11个早熟自交系的共24个自交系及由它们配成的含有正、反交组合的116个单交组合(1991年)和122个单交组合(1992年)为材料,研究了玉米早熟性及产量与有关性状的相关性、早熟性的遗传特点。结果为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小区产量呈正相关,但也有个别组合表现既早熟又较高产的,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株高、单株叶数均呈正相关,单交组合单株籽粒产量与株高、行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穗行数基本无相关;杂交组合生育期多数介于双亲生育期之间,并稍偏晚熟亲本,早熟的显性度为0.22(1991年)和0.37(1992年),杂交组合F_1生育期与双亲生育期平均敷(x)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9 1.17x;早熟性的正、反交组合之间不存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李邦发  周俊儒 《种子》1997,(6):27-30
对87个试验点的资料分析,绵阳26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1084.3321+5.265x1 9.0142x2+5.2486x3+8.3796x4+6.3627x5。经偏回归和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有效穗对绵阳26的产量贡献和影响最大(b'4=1.2769.b'2=1.1272,R2y0=0.7287,R4y0=005689);而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之间为负相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关系。在本资料现有产量的基础上,稳定千粒重,主攻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是发挥绵阳26高产潜力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及种子蛋白分析鉴定甜椒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聚丙烯酰胺均匀胶和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分析了甜椒种子及种苗的过氧化物同功酶谱和种子水溶蛋白图谱。在过氧化物酶谱带的两个位点PRX-1和PRX-2上,自交系亲本与F1杂交种有明显的差异。水溶蛋白的一个位点PROT亲本与F1有明显差异。供试甜椒组合的过氧化物酶和蛋白的图谱,分别具有这些位点。  相似文献   

16.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邹江石  吕川根 《作物学报》2005,31(2):254-258
20世纪50年代末广东的籼稻矮化育种,60年代IRRI的“绿色革命”和70年代我国三系杂交籼稻的培育成功,都使水稻每公顷产量成吨增加。前两者高产育种的成功主要是利用了矮秆基因,后者则是利用了杂种优势。在尔后的10~20年里,有利基因的发掘利用和育种途径没有很大的突破,单产徘徊不前。笔者认为,利用籼粳亚种间有利性状的  相似文献   

17.
同工酶差异位点分析在蔬菜杂交种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0种同工酶和蛋白质分析体系,分析了7种重要蔬菜的71个杂交种与其亲本之间的差异位点,以及这些差异位点用于杂交种纯度检测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试验表明,作物的不同种类,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作物各类的遗传多态性,都会影响同工酶差异位点产生的多寡,从而影响到这一技术是否能用于此种作物的纯度检测。分析了不同同工酶在不同蔬菜中的多态性以及在蔬菜种子纯度检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带状种植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在高产田条件下, 选用中穗型冬小麦品种泰876161, 在留有70 cm间套行条件下, 研究了带状种植小麦的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 主要结果是: (1) 带状小麦同常规方式, 在精量播种下获得高产。 大播量、 大群体栽培减产。 (2) 带状小麦实播面积下降, 最优群体产量较常规方式最优产量减产。 带型愈窄, 实播面积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