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银芽柳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银芽柳的观赏特性 ,从银芽柳丰富的种质资源中选取育种材料 ,进行了大量种间杂交 ,从中选育出了 5个银芽柳优良无性系—J887、J10 37、J10 50、J10 52和J10 55。  相似文献   

2.
绿苑见闻     
绿苑见闻新树种金丝垂柳、银芽柳在复兴苗圃引种成功在国家林业部种苗总站、北京市林业局种苗站科技人员的引荐下,北京市房山区复兴苗圃引种金丝垂柳、银芽柳获得成功。金丝垂柳:自92年引种以来,长势良好,当年扦插,株高达3.5~4米,胸径达1.5厘米;2年生苗...  相似文献   

3.
7个柳树优良无性系引种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苏柳172、苏柳194、苏柳333、苏柳369、苏柳799、苏柳795、垂爆109等7个优良无性系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其中,苏柳172、苏柳799和垂爆109表现尤为突出,它们已被引种到全国各地。为了充分发挥每个无性系的生长潜力,选择确定其适生的气候范围,文章对各地引种的这些优良无性系进行了生长和适应性的调查分析,科学地提出了各优良无性系的适宜引种栽培地区。  相似文献   

4.
台湾爱玉子首次在福建引种栽培能正常开花结果,取得较好的效果。试验表明,引种台湾的爱玉子无性系其品质较为优良,其中以红9、太和6、新25、太和2等4个无性系表现较好。这对福建省乃至南方各地继续引种栽培台湾爱玉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西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10个无性系在湖南安化县4年的引种试验表明,广西河池种源的光皮桦能较好地适应引种区域的立地条件与气候,同时对比引种地实生苗有显著优势,前5个优良无性系对比引种地实生苗材积增益分别达52.9%~147.1%。鉴于光皮桦树种生长的长周期性与极端气候的影响,引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测。不同无性系生长差异显著,无性系在推广利用前必须开展测定评价。光皮桦无性系引种的初步成功,能为我国木材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树种选择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从开化、龙泉等地引进14个优良无性系苗木至武义县陶村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引种2年各无性系生长量逐年增加,至第3年起,其生长量趋于稳定,以后生长快慢随立地条件而异:(2)引种的各无性系间其生长量差异较大,通过综合分析,以龙15和3号无性系最适合本地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定期观测引种的81个杨树无性系苗期生长量的基础上,运用DPS软件对引种的81个杨树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Ⅰ级苗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1个杨树无性系分成3种类型,第2类的17个无性系表现优良。17个杨树无性系早期生长统计分析结果,杨树无性系以14、65、41、43、44和32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8.
桉树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小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桉树优良无性系种植试验,通过3年的观察,对其各种无性系生长情况评价,供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黑杨派无性系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杨木生产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特别是欧美杨无性系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表现出早期速生、无性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于无性系育种。经长期引种实践和栽植历史证明,其适生于我国大部分平原地区,成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野杏的引种驯化及繁育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到辽西地区的野杏12个无性系和12个家系为研究对象,以引种地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和家系作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种源的引种野杏无性系及家系枝条的含水量,研究了低温胁迫(0、-20、-25、-30、-35、-40℃)下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的变化,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并基于隶属函数值对各无性系及家系进行聚类。【结果】野杏无性系和家系的枝条电导率曲线均符合典型的“S”形曲线,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降低表现为先增后减,半致死温度为-42.33~-29.93℃。12个野杏无性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14~0.90,12个家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24~0.74。各无性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J170、J19、J171、J148、J162、J144、J210、J105、J118、J101、J211、J270、J121,各家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