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苏北P村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个案,探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方式。研究表明,从蔬菜产业协会发展到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逐渐由松散型的非正式组织变为规范性的正式组织,合作组织对农村社区资源的整合方式也由非制度性向制度性转变,即从社区精英的社会资本为主导、通过"熟人"、"口头契约"等非制度性手段,转变为以政...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沁县农经局以服务为重点,转变职能,拓宽领域,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8个,合作社社员18421人。2005年全县合作社社员总收入达到9352万元,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20%以上,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在引领农民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转型发展,其引领和带动作用将更加显著。通过分析福建省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制"、"土地股份化+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和引领农民创业的模式,指出各种模式的作用和应用条件,提出深化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创业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4.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4,(11):21-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农户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农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客观要求。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已失去了维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迫切需要组织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但农民的合作制度与组织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也危及到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基础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股份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组织平台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营口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口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但也存在着覆盖面小,融资较困难,内部运作不够规范,服务层次低,行政色彩较浓等问题。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环境,坚持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专业合作社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借鉴省内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内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互补机制、风险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建伟 《河南农业》2008,(15):10-10
一、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驻马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40个。专业协会79个,专业联合社6,专业联合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苍山县是农业大县,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早的地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涌现出一些具有合作经济性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5年2月成立了苍山县会宝山生态产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位于山东省苍山县尚岩镇北部,占地面积达两万余亩,2009年被省开发办推荐为"全国先进合作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石嘴山市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涌现了一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全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108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运输等领域。加入合作社(协会)农户2.7万人,带动14.29万多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本研究对河北省涞源县南马庄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须要具备的外部环境包括成熟的市场环境、积极的政策支持、足够的生产规模和有效的群众参与;其内部管理包括经营模式选择、内部管理结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此,建议合作社选择"政府引导成立,合作社独立经营,政府或社会提供服务,政府职能部门外部监督,高校帮助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吴琦 《甘肃农业》2011,(3):39-4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组织和服务两大功能,山东蒙阴县文友家禽养殖合作社的成功实践表明,这两大功能的运行能够产生显著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架起政府和企业与农民沟通的桥梁以及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等。因此,必须切实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作用,并在实践中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山丹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发展转型期,部分合作社面临内部运行不够规范、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社会化服务层次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等诸多问题,目前特别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典型合作社的核心示范带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福建省农村改革整体进入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新时期,农业经济运行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实践表明,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13.
吴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39-8741
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有的发展机理,指出它是分散弱小的广大农户为应对市场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地位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内生型组织;从具有所有者与使用者同一、劳动联合、民主管理和共有产权等方面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力机制,指出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构成其外部发展动力,组织形成方式以及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等是其发展的内部动力,组织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和教育成本等非物质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肥城市高度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始终将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620多个,其中瓜菜、林果、畜牧等专业合作社210个,专业协会72个,农副产品运销服务组织340个,拥有会员1.3万户,带动农户5.1万户,占总户数的31.9%。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总称,作为连接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三农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突显。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强调:“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沛县广源畜禽专业合作社2008年度被评为徐州市“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度被沛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11年度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授予“江苏省五好农民专业示范社”。  相似文献   

17.
孙宝明 《新农村》2003,(10):2-2
近年来,嘉兴平湖市农民相继自发组建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至2002年底止,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67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5家(有19家专业合作社已在市工商管理部门登记)。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以产业为依托组建、社会能人发起、多种服务方式发展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白城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386个,专业合作社42个。在42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已有112个在民政,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了法人资格。全市社(会)员总户数为37730户,占农户总数的11.9%,带动农户8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  相似文献   

19.
赵琳 《河南农业》2012,(21):8+10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安阳县科丰专业合作社受到农业部表彰,并荣获农业部首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是该县近几年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的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汝南县不断加大培育、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县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0多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有社(会)员7258人,带动农户25696户。合作社成员的家庭平均纯收入要高出非成员2000~5000元,经营范围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多个领域,覆盖全县农业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