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产量类型油茶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Ⅳ—花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3种类型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花期对其净光合速率(rnpr)、蒸腾速率(rtr)等日变化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午休是造成普通品种产量低的原因之一;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一降不起"的单峰曲线;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10.561~14.716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705~754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45~60μmol.m-2.s-1之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产品种叶片rnpr的主导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是影响中产品种的主导因子,普通品种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CPRO+ 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油茶无性系岑软3号、赣190和湘林11在果实油脂转化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表明:岑软3号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单峰型,无明显午休现象,湘林11和赣190呈双峰型,有光合午休.蒸腾速率(Tr)日变化岑软3号和湘林11为单峰型,赣190呈双峰型.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岑软3号>湘林11>赣190.岑软3号、湘林11、赣190最大净光合速率依次为14.84、13.64、12.45 μmol/(m2·s).相关性分析表明:岑软3号、赣190和湘林11气孔导度(Gs)与其净光合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赣190和湘林11达极显著水平;胞间CO2浓度(Ci)与其净光合速率均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油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的拟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油茶光合特性的适用性,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了油茶的光响应曲线,通过分析光合参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接近度,在3个模型中筛选最佳油茶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和直角双曲线模型都无法直接估算光饱和点,也不能解释光饱和区域的光抑制现象;而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油茶在不同生境下的光响应曲线,其光合参数均接近实测值。因此,可将改进的直角双曲线模型作为研究油茶光响应曲线的首选模型。 相似文献
4.
油茶无性系果实成熟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油茶新品种的产量性状,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果实成熟期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参数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宽大的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类型的净光合速率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个品种类型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类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11.574~14.04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69~500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19~23μmol.m-2s-1之间;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产品种叶片Pn的主导因子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参比室的CO2浓度是影响中产品种的主导因子,普通品种主要受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新梢生长期对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日变化规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高产品种与中产品种为单峰型,普通品种为双峰型,普通品种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8.404 - 10.879 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05 - 318 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24 - 53 μmol·m-2·s-1之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产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气孔导度是影响中产品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普通品种净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以2个灌木柳无性系(盐敏感型JW9-6和耐盐型JW2372)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盐(0,3,6 g/L)处理3 d对其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饱和光强、表观量子效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根据气孔导度随光照度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认为6 g/L盐质量浓度处理引起JW2372和JW9-6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分别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相同盐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JW2372光响应特征参数受影响比JW9-6小,对光照强的利用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8.
9.
10.
用福建选育的油茶闽43、闽48、闽603个优良无性系和芽苗砧嫁接新技术繁殖苗木,1988年在福安潭头营造试验林。据1992-1995年测产结果,3个品系比对照(CK)分别增产168.10%、132.68%和93.98%。栽培技术管理试验结果表明:定于修剪、土壤施肥及定干和施肥的综合技术比对照管理分别增产5.24%、57.10%和119.26%。以3个优良品系加综合管理比对照种和对照管理分别增加411.40%、179.87%和282.06%。 相似文献
11.
以全国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品系区域性试验林桂软1号、桂软11号、桂软22号、桂软24号、岑软2号、岑软3号、湘林70号、湘林91号共8个无性系的花粉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室内常温条件下开花当天花粉的生活力状况,并研究了岑软2号、3号无性系花粉在室内常温、不同贮藏天数条件下的生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个油茶无性系在开花当天花粉生活力均达50%以上,但表现出广西产地的油茶无性系花粉生活力比湖南产地的无性系花粉生活力高,两省区之间的差异较明显.暴露在室内空气中常温贮藏的岑软2号、3号无性系花粉生活力可保存7天.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红河州油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油茶优树选择的方法,从红河州境内现有的油茶林中初选优树120株、复选80株、决选12株。最后从决选出的12株中选出5株进行无性系测定,最终选育出油茶优良无性系5个,并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获得良种证书编号,可作为红河州重点发展的油茶良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16.
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在大四条件下,通过对五种红山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亚组、同一亚组不同系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且亚组间大于亚组内。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R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日变化与光强有关.其中,Fm、Fv/Fm、Yield随光强的变化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呈单谷曲线;而ETR则相反呈单峰曲线;FO呈双峰曲线。不同树种的荧光参数日变化幅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油茶无性系良种鉴定方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油茶无性系良种,根据油茶无性系良种遗传物质的特点及油茶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现有无性系良种的鉴定方法加以评析。肯定了当代鉴定的必要性。认为用父本的影响力鉴定代替子代鉴定,对油茶无性系良种的全面考察鉴定将更有意义。并提出了父本影响力鉴定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油茶产业迅速升温,良种苗木的缺乏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其中良种壮苗和适地适树适种源,特别是良种采穗圃建设与管理是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品种配置方法、营建、管理、果穗以及建档等。 相似文献
19.
对6个桉树人工林高产无性系的苗期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叶桉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光响应的饱和点为1967 7μmol·m-2·s-1。桉树无性系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不同无性系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差异显著,尾×巨桉、尾×细桉等生长量较好的无性系较尾×赤桉和尾叶桉无性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光合能力更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三者日变化进程较为相似,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则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蒸腾作用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可应用于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