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农业生产与汉代乡里基层社会治安秩序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讨论了汉代乡里基层社会在发展农业生产上所采取的各种制度与措施,希望在农业生产与社会治安的问题上做些有益的探讨,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东北地区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看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王朝为了稳定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西汉初年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劳动人民争得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能够辛勤地从事农业生产,使一度衰退了的社会经济又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尤其在“文景之治”以后,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封建的汉王朝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原的汉人在燕、秦、汉时大量移入东北,同时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了东北。从东北地区特别是汉代郡县所辖的地域,出土的铁器农业生产工具,就能反映出汉代东北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研究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情况,主要是研究那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何。看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须与当时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可是要探讨汉代东北的农业发展,很难在史籍上找到有关东北地区生产关系的记载。因此,我们不得不更多地借助于地下出土的铁制农业生产工具等遗物来探讨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以及汉人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对兄弟部族与部落的推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峰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2):156-161
河内是汉代农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本文仅就汉代河内郡农业环境、农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特征等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包括汉代画像砖石在内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艺术.而对汉代画像砖石中农业图像的独特艺术价值至今尚无人专题论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远古先民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鲜活图象其造型剔具匠心,是我国传统艺术之瑰宝,蕴涵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科技》2011,(Z1):74-77
中国的集约农业,终究会使农民把非农业活动的资金与劳力,转化为专业货品的生产,让农民在农业收入之外,享有可观比例的农舍工业的收入。本文讨论的主题是汉代的农业,尤注目于集约精耕与人口增殖的关系。精耕制与以销售为部分目的的农户经营,由汉代以至近世,始终是中国农业经济的特色。兹先由汉代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开始讨论。  相似文献   

6.
汉代出土的铁镰数量较多,种类丰富,遍及全国各地。本文通过考古类型学方法对汉代出土铁镰的形制进行阐释,提出随着冶铁工艺的进步和简化“锻銎技法”的出现,汉代铁镰发展逐渐定型。此外还分析了汉代铁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装柄方式、功能的分化及对汉代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铁镰在汉代应不是作为单一的收割工具,其功能可能产生了分化,不同类型的铁镰可能有不同的最佳使用场景,其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与体系构建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与进步,更会对农业生产带来阻碍。由此,本文对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制约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得到快速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体系构建日渐深入,有效促进了基层乡镇农业生产水平的进步,改善了农业发展质量。在基层农机的应用和管理服务上,如果不能实行有效的变革,将严重制约基层乡镇农业的建设进度。基于此,本文立足当前农机发展管理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基层农机的综合管理服务进行了全面分析,探索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突破口,力争在基层的农机管理服务上提升质量效益,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农业  相似文献   

9.
对河南武陟南东陶遗址东区2023年度发掘中采集的晚商至汉代浮选样品鉴定分析显示,晚商时期先民的粮食作物组合为粟、黍、大豆,作物构成状况指向了粟作在先民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与中原其他晚商时期植物考古记录具有一定相似性;东周至汉代的考古记录中,以粟、黍为代表的粟作农业仍是先民生业的组成。南东陶遗址的浮选结果为豫西北地区商代至汉代农业结构的探研提供了证据,随着发掘与研究的深入,对这一区域不同时期先民农业经济与生业系统的认识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0.
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基层实际,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在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当前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迫切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后,就加快与完善市级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巩固与健全基层农业信息网络、全面调动农技人员利用信息化阵地、积极促进农业生产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强动力,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农业科技与基层农业生产连接的桥梁,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可推动基层农业产研一体化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基层农业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就相关问题建设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在基层更好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基层农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差异大,由此带来的是各地农村社会治安发展的不平衡性,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地方案件高发、农村黄毒现象严重,各类矛盾纠纷都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如何根据不断发展的社会治安新形势,探索农村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摆在基层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温州市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研究,希望能给东部沿海和较发达地区的社区警务战略起到借鉴作用,从而推动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5,(12):12-14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一个地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进而对完善海盐县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进行调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十八大上明确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基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代文字瓦当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艺术,文字瓦当中出现农业吉语正是当时社会中重农思想及实践的反映,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汉代社会状况及农业生产习俗,这对于今天的汉代农史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俨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来看,农民与科技推广队伍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无疑加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新的科技成果、农业技术很难将自身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此,基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对现阶段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难点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曹建强 《农业考古》2001,(1):243-245
汉代的仓是地面粮食贮存建筑的统称。形式上包括仓、禀、 等。仓一般指长方形建筑,禀在建筑形式上与仓无异,它主要用于贮米, 是圆柱形,贮粮贮米皆可。 汉代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特别是东汉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要求粮仓的储藏技术也相应的提高。汉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修建了各种形式的粮仓。从中国农业博物馆藏的汉代陶仓模型中可见一斑。 汉代出土的陶仓禀模型,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和平房式两类。 阁楼式 一般分为两层,北方、南方都有,往往是地主宅院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粮…  相似文献   

18.
<正>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响应中央号召、重视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是农业工作者更好地服务一线的需要。各地的农技推广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应该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风向标,基层站建设得好坏直接反应农技工作者的水平,而农技工作者水平高低最直接反应在推广站使用与建设上,在基层站最显眼的就是站内绿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四川南充市发现20口汉代水井,该处水井遗址北距汉代安汉县县治所在地3公里,此次考古发现为探讨汉代安汉县的历史及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魏崴 《农业考古》2019,(1):62-67
汉代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富庶丰饶之地,人口稠密,与外界商贸交流频繁。蜀之成都在东汉时期就已是闻名于世的商业大都会。汉代画像砖上的市肆图和农耕图,对了解汉代四川商品交易市场的繁荣情景及其背后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