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早春大棚小型旱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黄瓜栽培具有普遍性,早春大棚小型旱黄瓜栽培,刚刚兴起,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栽培总结出一套成熟早春大棚小型旱黄瓜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9,(5):80-81
根据四川地区早春气候特色,结合辣椒早熟栽培生产实际,通过选择早熟优良品种,秋季9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种,大棚内越冬育苗,翌年1—2月适时在大棚内定植,定植后加强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生长期的主要病虫害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形成了一套适合四川盆地早春大棚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菜农获得较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22份华北型和华南型黄瓜材料在四川早春大棚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型自交系在幼苗期较适应早春大棚环境,而定植后适应性较差;华北型杂交种在幼苗期不能很好适应大棚内环境,定植后虽然在植物学性状上优势明显,但产量性状方面表现较差;华南型黄瓜中川绿1号优势明显,能很好的适应早春大棚内亚适温弱光环境,其他华南型材料适应性较差.川绿1号可作为四川早春黄瓜大棚生产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黄瓜是一种喜温作物,在早春气候条件下,多采用温室烧煤增加温度,达到早熟、增加前期产量和产值的目的。这几年地热线已广泛应用于育苗,能否应用于栽培?我们在襄樊市郊区庞公乡王家洼村第三组用地热线在大棚内栽培黄瓜进行增温,取得初步效  相似文献   

5.
早春保护地黄瓜常常出现苦味,这是由苦素物质引起的。该物质属配醣体,又称苦素或葫芦素,多存在于黄瓜果实中,但其含量随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栽培管理条件而不同。苦素含量极微时,食用无感觉,含量多时,就会感到有苦味。苦素含量高时,食后易发生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苦味物质具有遗传性,原因是受苦味基因的控制。在早春温室、大棚栽培时,除品种本身以外,温度、湿度、光照及肥料等诸多因素对苦素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克服和防止苦素的形成,主要掌握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泰州地区早春气候特点为低温、多雨、寡照,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极易早衰多病,出现畸形瓜条而减产。不同定植密度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面研究报告较多,而在相同密度、不同株行距的定植方式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设立3种定植方式,观察、研究各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技术的推广,利用大棚进行早春黄瓜的栽培已成为黄瓜栽培的主要形式.利用大棚栽培黄瓜,可提前播种,提早上市,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湖南冬春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处于冬春季节,其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的天气条件常使蔬菜生长不良.通过对早春大棚设施内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小气候条件和棚内土壤等栽培环境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具体的调控方法,旨在为早春大棚蔬菜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志 《蔬菜》2014,(9):51-52
温室大棚栽培需要许多的条件,例如光照、水分、温度、栽培技术等。以温室黄瓜栽培技术研究为主线,对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择优良黄瓜品种,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及时定植,温度管理,水肥一体化栽培,植株调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总结早春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可达到早上市、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利用黄瓜和苦瓜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在早春大棚黄瓜的棚内两侧错时套种苦瓜,黄瓜3月下旬开始采收,5月下旬采收结束;苦瓜5月上旬开始采收,8月下旬采收结束,实现了黄瓜和苦瓜连续采摘、无缝对接上市,每667 m~2总收益达2.2万元左右。四川成都平原1~3月平均气温8.6℃,平均日照时数58.3 h(小时),该地区利用大棚进行早春蔬菜错季栽培,经济效益优于常规栽培茬口。苦瓜属短日照不耐阴作物,喜温,开花结果期要求较强光照。黄瓜为典型的喜温性蔬菜,较耐弱光。笔  相似文献   

12.
豫北地区早春大棚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北地区属暖温带,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冬季寒冷而少雨雪.春旱多风,且经常有冷空气入侵,有时出现晚霜,夏秋多雨。豫北是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早春黄瓜是该地区春季大棚的主要栽培作物,依据当地气候特点,采取恰当的栽培措施是该地区早春大棚黄瓜生产获得高效的基础。在栽培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适合豫北地区早春大棚黄瓜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秋冬大棚黄瓜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秀芬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150-150
秋冬季节的大棚黄瓜栽培,该茬口的气候特点和早春大棚栽培正好相反,前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而后期急剧降温,霜霉病和烂头现象很多。青冈县每年秋季大棚栽培面积在266.7hm2左右,常见病害发病率均在15%左右,严重年份达30%以上。因此,及时防治病害是提高黄瓜品质和产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5):78-79
大棚4膜早春黄瓜—夏秋黄瓜—秋延菠菜栽培模式,是近3 a(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大拱棚黄瓜基地规模推广的一种高效优化模式。该栽培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大棚改原来的顶部单膜为顶部3膜再加上膜下沟灌共4膜多层覆盖技术的应用,可较原来大棚单膜早春黄瓜定植时间提前25~30 d,提前上市30 d左右,同时正确合理安排茬口,从而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春棚黄瓜常见药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振茂 《中国蔬菜》2006,1(11):56-56
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大棚内黄瓜受温度、湿度、光照、养分等诸多因子的影响,易诱发田间病害。一些菜农治病心切,加上长期以来重化防,轻农防,不按防治指标及病虫害为害特点对症下药,长期使用单一药剂,或随意混配药剂,频繁进行高浓度喷药,致使大棚黄瓜经常产生药害,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黄瓜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黄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江浙地区每年可以种植两季,一般早春栽培的效益较好。在早春的栽培过程中,幼苗的培育最为重要,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早春大棚黄瓜育苗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气候变化异常,特别是2010年早春气温偏低,导致大棚蔬菜病害普遍加重,特别是黄瓜生理病害。由于生理病害不传播蔓延的特点,往往不被广大菜农重视,但对产量效益影响很大。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对早春大棚黄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北方大棚黄瓜常见生理病害的种类、症状、发病原因、危害程度以及综合防治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瓜是慈溪市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一般以早春大棚促早栽培、春季露地栽培或秋季大棚延后栽培为主,收获期集中在5~6月和10~11月,而7~9月黄瓜夏季生产缺乏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19.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地区大棚栽培蔬菜面积逐年扩大,早春大棚番茄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在整个番茄栽培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产量。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早春大棚黄瓜花打顶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春大棚黄瓜“花打顶”是一种由于环境条件不良造成的生理障害,是保护地黄瓜早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黄瓜苗期或定植初期最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