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的养殖日渐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推广泥鳅的养殖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意义。其池塘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近年来我国泥鳅养殖业发展迅速,行业发展也逐渐暴露出大量问题。通过对"中国泥鳅之乡"赣榆县墩尚镇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泥鳅养殖业自身产业特点,分析描述该地区泥鳅养殖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以及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优化泥鳅养殖业经营模式,加快泥鳅养殖产业发展步伐,同时为其他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技术简介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二、操作要点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方可放养。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平…  相似文献   

4.
泥鳅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福建永泰县的经济效益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气泡病是永泰县泥鳅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苗种的培育对泥鳅的养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苗种气泡病的基础上寻找解决该疾病的措施,以促进福建永泰县泥鳅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泥鳅是一种养殖前景巨大的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其市场需求量和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但其苗种成活率不高,制约着泥鳅养殖业的发展。综述了泥鳅繁殖中雌雄比、催产素剂量及配比使用、影响泥鳅繁殖生长的重要因素及泥鳅苗种培育中食性及饵料选择,以期为泥鳅的繁殖生长、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万艳  涂雪峰 《农村百事通》2010,(10):43-44,77
泥鳅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泥鳅以食性杂、饲料来源广泛、病害较少、易于养殖、成本较低,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户们的青睐,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殖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就稻田养殖泥鳅的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养殖管理、越冬及捕捞等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泥鳅因味美,肉嫩,蛋白质含量高,富含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被誉为"水中人参"。野生泥鳅数量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为此,泥鳅养殖业迅速兴起。目前泥鳅养殖已成为江苏、浙江、江西和河北等地水产养殖中的一个亮点。一、选择良好水源水源应选无污染的江河水、  相似文献   

9.
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从茭白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大鳞副泥鳅饲养管理、病敌害防除捕捞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从而优化水产养殖产品结构,改善养殖产品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0.
崔伟 《农技服务》2014,(3):117+121-117,121
三代虫是一类常见的泥鳅体表寄生虫,在我国各养殖泥鳅地区均有发生,对泥鳅养殖业造成较大威胁。本文对泥鳅三代虫病的流行情况、症状和发病原因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叶家码头陈巷村的西北角有一片8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泥鳅养殖地,其主人是一位年仅22岁的在养殖业内小有名气的80后“泥鳅王”。  相似文献   

12.
沈秋 《农家顾问》2008,(5):26-27
问:哪些地方适合养殖泥鳅? 答: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都有开展泥鳅养殖的例子。养殖泥鳅只要有相应的水源条件,我国各地都是可以开展人工养殖的。相对来说,南方地区常年气温高,泥鳅的吃食生长时间长,更能获得好的增重效果和更高的养殖效益。在有野生泥鳅的地区,可以通过收购野生泥鳅来开展养殖,对于当地没有野生泥鳅或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可以通过引进鳅种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充分利用版纳州热区资源,按照"做大养殖业、发展热区淡水鱼"目标,大力开发名特优水产品,发展热区生态特色。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1台湾大鳞副的特性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幼鱼阶段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成鳅以摄食植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  相似文献   

14.
《农村百事通》2011,(11):29-30
在荆州公安县藕池镇幸福村.有一大片泥鳅养殖基地.基地的主人是一位仅仅30岁的小伙子。名叫陈生海。虽然自己是老板.但是陈生海却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坐办公室、西装革履的模样.由于长时间在外劳作.脸晒得像泥鳅那般黑.然而年纪轻轻的他却已是养殖业内小有名气的80后“泥鳅王”。  相似文献   

15.
曹涤环 《新农村》2023,(9):30-31
<正>生态养殖泥鳅包括稻田养殖、慈姑养殖、荸荠养殖等生态兼作。稻田养殖泥鳅的种苗及饲料较易解决,养殖方法也相对简单,且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既不影响水稻生产,又能增加稻田的收入,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沿淮地区只要提起霍邱县宋店乡南四村泥鳅养殖大王朱术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不仅自己靠养殖泥鳅发了财,成就了一番事业,而且还带动周边乡镇和县区130多农户依靠泥鳅养殖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对养殖泥鳅很感兴趣,想在自家庭院养殖,请告诉泥鳅的市场前景,详细的养殖技术,谢谢 ! 丰城市孙渡乡邹家村李欢 李欢农友:   现将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泥鳅,俗称鳅鱼,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被称为水中珍品。产品畅销国内,亦销往日本、韩国。泥鳅已成为农民喜爱养殖的对象。   泥鳅,食性杂,适应能力强,人工养殖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在土池、稻田和庭院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产泥鳅 3- 5公斤,利润 10元以上。   一、人工繁殖技术   (一 )亲鳅的培育   1.亲鳅的选择:选…  相似文献   

18.
泥鳅为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佳品,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生泥鳅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养殖泥鳅前景广阔。2015年,我们选择福建省浦城县文瑞养殖专业合作社泥鳅养殖基地的两口面积均为3亩的池塘进行对比试验,1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开口苗直接养成鳅;2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寸苗,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1号塘口亩收益3.33万元,成活率40.8%;2号塘口亩收益3.35万元,成活率94.6%。  相似文献   

19.
石韧 《农家致富》2005,(20):13-13
该基地位于江苏溧阳市后周镇,基地有10亩水面,网箱养殖黄鳝、龙虾、泥鳅(网箱养殖泥鳅可达2000公斤/个以上,投入产出比1:3,提供黄鳝、龙虾、泥鳅养殖技术培训(包教包会),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7,(2):11-11
泥鳅是水产小品种.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好,易于养殖。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泥鳅还可以出口创汇,是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衰竭,泥鳅产量不断下降.国内外市场上泥鳅价格不断攀升,但仍然供不应求。因此人工养殖泥鳅,前景十分看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