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树莓扦插成活受多种因素影响 ,红树莓扦插成活的 L8( 4× 2 4 )正交试验表明 ,在各因素中插条类型和插床温度是影响成活的关键因素 ,ABT浓度是重要因素。扦插育苗最佳组合是 A3B2 C2 D2 E2 ,即ABT浸渍浓度 1 0 0 mg/L,浸渍时间 1 2 h,当年生嫩枝 ,沙∶园土∶腐殖土 ( 2∶ 1∶ 1 ) ,插床温度 2 0± 2℃。温室应用 ABT浸渍并按上述因素的要求进行红树莓的扦插育苗 ,成活率达 84%左右。大田应用成活率达 78%左右。黑树莓扦插成活的 L8( 4× 2 4 )正交试验表明 ,在各因素中插床温度是影响成活的关键因素 ,插条类型是重要因素。试验成活率均达 80 %以上 ,大田应用成活率达 92 %左右。两树莓品种均达到了大田应用实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叉子圆柏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宁夏香山天然叉子圆柏种条,采用L16(45)正交试验等方法进行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插条处理液和插条长度是影响叉子圆柏硬枝扦插繁殖成活率的重要因素,腐植酸钠和高锰酸钾处理种条效果较好,而插条长度对当地叉子圆柏硬枝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综合扦插育苗成活率和越冬保存率考虑,插条长度以25 cm左右为宜,育苗时间以5月初至6月下旬前较好。  相似文献   

3.
苦丁茶繁殖特性与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野生苦丁茶人工播种后发芽率仅5%左右,采用150mg/kg赤霉素液浸种24h,可有效解除抑制,提高发芽率至60%以上。苦本茶种子萌发过程需要适当的光照,育苗应浅播浅盖。扦插繁殖:1-2年生枝条和当年生棣枝扦插成活率为37%左右,老枝成活率仅18%;应用吲哚本酸,生根粉等处理插条可提高成活率,对老枝插条处理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83-8484
筛选提高插条成活率的最佳试剂和在高海拔(西宁)地区生长的最佳品种。以大果沙棘5个品种(向阳、楚伊、浑金、中俄杂交、中国无刺)的插条为试材,采用4种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α-奈乙酸、生根剂、吲哚丁酸)进行处理,研究了植物生长素对大果沙棘地膜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各试剂处理对大果沙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其中吲哚丁酸的处理效果最好,平均成活率为78.22%;相同处理下大果沙棘5个品种大田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浑金的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最好,平均成活率为76.00%,其次是向阳和楚伊,而中俄杂交和中国无刺的扦插最不易成活。不同时间处理的扦插苗在12 h处理下生长情况最佳。吲哚丁酸处理的成活效果最好;向阳、楚伊、浑金3个品种较易扦插成活。  相似文献   

5.
葡萄塑料袋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塑料袋中进行葡萄绿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500-800mg/kg ABT2号生根粉速蘸插条基部,插条成活率达90%-95%,明显高于对照;以炉灰渣、炼山沙和锯末为扦插基质的插条成活率为96%-100%,明显高于细河沙;带副梢插条成活率、苗高及苗粗均优于不带副梢插条;塑料袋绿枝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和苗木质量优于裸根移栽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异形玉叶金花大田秋季扦插育苗技术,包括秋季单膜硬枝扦插育苗、秋季双膜+遮阴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单层塑料薄膜保温性能差,出现苗木冬季冻死现象,扦插成活情况差;异形玉叶金花大田秋季双膜+遮阴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的成活率为57.00%~74.08%;在秋季大田扦插育苗中,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及遮阴网,是成功育苗的关键.最后提出大田秋季扦插育苗技术要点,为异形玉叶金花扦插育苗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澳洲坚果繁殖一般采用嫁接、扦插和高空压条3种育苗方法.嫁接繁殖比较普遍,但育苗周期过长;扦插育苗周期短,但成活率较低;高空压条育苗在生根前可以不断从母株得到水分和矿质养分,所以成活率远比插条苗高,并且周期短,易于操作,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钩藤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ABT)、不同年份插条、不同扦插基质对钩藤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A和ABT处理插条最佳浓度为200 mg/L和l000 mg/L,成活率分别为53%和50%,IBA处理对钩藤的插条生根作用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二年生的插条扦插效果最好,扦插成活率达43%;壤土为扦插基质最有利于插条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 湖桑扦插繁殖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有效的育苗方法,但一般认为不易生根,成活率低,故在生产上还没有应用。因此,研究湖桑插条的生根机制,提高插条成活率的方法和技术,以加速苗木的繁殖,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疆杨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特性,并从穗条采集、插条沙藏处理、育苗地选择、土壤处理、扦插、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提高新疆杨扦插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流动沙丘白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动沙丘造林试验研究发现,唐古特白刺在流动沙丘可采用植苗和扦插进行造林。流动沙丘植苗造林不仅成活率、保存率接近大田造林,而且生长表现包括冠幅、地径优于大田和草沙障沙丘造林。流动沙丘扦插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于大田,但远高于草沙障沙丘,且插条长度和生根粉对唐古特白刺扦插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显著影响,用250mg/L浓度生根粉的泥浆蘸根,60cm长度插条扦插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72.5%和45.4%。  相似文献   

12.
掌叶覆盆子的根插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掌叶覆盆子枝条杆插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以获得高效的人工沙培育苗技术采用掌叶覆盆子的根插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1)保留须根的数量对根插效果无明显影响;2)长度为20cm、根径0.4cm以上的根插条在出芽率、出土时间和成活率上的综合表现良好;3)埋根深度以5cm为宜;4)插条以50μg/g ABT-1生根粉浸泡0.5和1h使生根率分别提高了17.4%和18.4%,但不定芽成活率分别减少了29%和26%,降低了繁殖系数;5)全年皆可取材进行扦插,冬末春初为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母株年龄的穗条,不同基质及不同浓度的生根剂进行文冠果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文冠果插条随母株年龄的增大其生根率、生长量下降;温室内扦插生根率高、地径大,生长快;用ABT6号生根粉处理的插条生长势好、生根率高;温室扦插总体要比大田扦插效果好;用质量分数为100×10-6~200×10-6浓度的IBA浸泡1h,能大幅度的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的插条性质对其扦插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长度、不同粗度以及不同变种的插条进行扦插,比较其对南五味子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插条茎长为9 ~ 10 cm成活率最高,茎粗越粗的插条成活率越高,小叶变种的南五味子的扦插成活率比宽叶南五味子高.[结论]该研究为南五味子扦插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由于长期的不合理采伐,这一资源已近枯竭。为了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在长白山地区通过设计实验,对水曲柳的育苗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播种育苗的密度和时期对水曲柳幼苗的生长有较大影响;用萌生插条进行扦插育苗很难成活,而用实生微枝插条进行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则很高;插穗采用20cm长,并且在扦插之前用300mg/Lα-奈乙酸或者50mg/L生根粉对插条进行处理,得到的扦插效果较好;用经过300mg/Lα-奈乙酸处理的插穗扦插育苗,其苗木质量好于播种苗。  相似文献   

16.
云果1号果桑初夏大田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果桑扦插育苗成活率,降低育苗成本,探索育苗的实用技术,于初夏运用头年生采果后的果桑枝条,采用地膜覆盖、遮阳网遮荫2种处理方式进行大田扦插试验,结果显示,遮阳网覆盖处理的扦插成活率和出苗率更高,地膜覆盖处理的扦插成活率较低,但其苗木生长势更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根剂及温度对白栀子花扦插的影响,旨在解决生产中栀子花育苗效率低和新品种扩繁速度慢的问题。选择3种生根试剂处理栀子花插条,采用露地和搭建拱棚2种方法进行扦插试验,筛选最适宜扦插生根试剂和扦插方法。结果表明,IBA、ABT、NAA处理的栀子花插条成活率分别为85.0%、84.0%、73.3%,显著高于清水对照(68.6%)(P<0.05)。利用生根试剂IBA处理栀子花插条有利于生根,提高成活率,同时搭建拱棚有利于插条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林木容器育苗技术(包括圃地选择、整地做床、装袋和摆放、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现代扦插育苗技术(包括插条选择、采条时间、扦插)2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以期为提高东北地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琼花硬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激素种类、处理浓度和时间以及不同季节对琼花硬枝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光照喷雾苗床扦插,3月与7月插条平均生根率基本一致,但7月插条生根速率显著快于3月;6种激素处理中以ABT1、ABT2、NAA的效果较好,其中250mg/L ABT1处理8h,插条的生根率可达73.3%。琼花大田扦插的成活率极低。  相似文献   

20.
园林花木无性繁殖,以扦插、嫁接应用最多。扶芳藤繁殖以扦插为主。笔者从事过4年的扦插管理经验,年生产几百万株小苗。在生产中,围绕如何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摸索。春、夏、秋、冬四季生产,春天露天生产,夏季全光照间歇喷雾,秋季、冬季塑料大棚保护地生产。从苗床建设、插条采取、防病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温度管理上,注重投资少,设施简易,技术可操作性强,便于农民工操作,适合大田规模化、工厂化育苗。生产小苗成活率在98%左右,苗壮,根系发达,病虫害少,苗规格整齐,弱苗、残苗比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