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专门从事蚕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开发的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蚕、桑种质资源及育种核心技术,在蚕丝实用新技术研究、蚕业机具及茧丝检测设备研发上独树一帜。"十五"、"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新桑蚕品种、研发的蚕业机具及茧丝检测设备在省内外广泛推广,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专门从事蚕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开发的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蚕、桑种质资源及育种核心技术,在蚕丝实用新技术研究、蚕业机具及茧丝检测设备研发上独树一帜。"十五"、"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新桑蚕品种、研发的蚕业机具及茧丝检测设备在省内外广泛推广,深受好评。"夏黄×秋色"茧色为天然金黄色,茧丝金黄、艳丽,色彩天成,无需人工染色;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且为双边限性,同时体质强健,对四龄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8.88%、98.28%,分别比对照种提高4.34%、7.10%;万蚕产茧量20.30Kg,高于对照2.99%,适合四川大部分蚕区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化蚕业机具一站式采购平台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致力于蚕业省力化、自动化设备研制、销售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的实验基地。公司依托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专家团队,集数十年蚕业机械研制推广经验,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成功推出养蚕机、电脑催青设备、各龄蚕饲育机具、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及收烘设备等系列先进现代蚕业生产装备,同时为现代茧丝绸公司提供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本着继承、创新的理念,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蚕业工业化解决方案和硬件支撑。  相似文献   

4.
广西蚕业的发展正在向着建设蚕业强省迈进,以提高茧丝质量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路线"三新结合"为保证,即新桑蚕品种、新的种养技术、新的缫丝工艺.目前我区正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和"桂蚕二号",新品种的推广对提高茧丝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使广大技术干部及蚕农真正掌握"良种良法",特对这两对新品种主要性状及主要饲养技术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建所40周年(1951—1991)来在品种选育,栽桑养蚕技术,蚕、桑病虫害防治,蚕、桑机具改革,提高茧丝质量,蚕业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已初步建成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结构合理的国家蚕业科学研究机构。提出本所蚕业科研工作的今后任务:进一步面向经济建设,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本所优势和特色,开拓延伸研究领域,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为蚕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具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为中国蚕丝业的繁荣昌盛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致力于蚕业省力化、自动化设备研制、销售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的实验基地。公司依托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专家团队,集数十年蚕业机械研制推广经验,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成功推出养蚕机、电脑催青设备、各龄蚕饲育机具、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及收烘设备等系  相似文献   

7.
<正>"蜀绣×渝春"("川蚕2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选育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具有健康好养、出丝率高、纤度细、茧丝长长、茧丝纤度均方差小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2月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审(2012)01号]。现将该品种的特性及饲育要点介绍如下。1原种1.1"蜀绣"1.1.1性状。中国系统,四眠,二化性品种。卵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15,(4):11-13
<正>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幅员面积6.04km~2,辖17个县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茧丝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省蚕业总站的关心支持下,我州坚定蚕业发展信心不动摇,狠抓蚕业发展不松劲,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合力夯实产业基础,推动蚕桑茧丝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江苏蚕业》2015,(2):41
<正>针对江、浙两省蚕桑生产不断萎缩的现状及面临环境污染、灾害性气候影响、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制约、省力高效蚕业生产新技术与新机械研究缓慢等突出问题,为稳定东部区域优质茧丝生产基地,2015年5月11~12日,江苏省蚕桑学会、浙江省蚕桑学会在东台市联合举办了"江浙两省创新蚕业生产模式观摩交流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中国农科院蚕研究所、苏州大学、安徽省蚕业研究所的岗位科学家及苏、浙两省各级蚕业技术服务部门及重点蚕种生产单位科技人员共76人。与会代表观摩了东台梁垛现代蚕业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1986年11月13日至14日,在镇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举行了SM-1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茧丝的研究技术鉴定会。该课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共同协作研究。农村中试结果表明:应用SM-1诱导的三眠蚕,体质强健好养、发育快、经过短,茧质优、使用安全,受到蚕农的欢迎。其茧丝经生丝品位检测,达到4-5A级。具有解舒丝长长、净  相似文献   

11.
顾家栋  闭立辉 《广西蚕业》2007,44(Z1):17-17
"桂蚕二号"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0年育成的一对强健、好养、高产、茧丝质优的四元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7,(1):42-44
<正>"芳·绣×白·春"是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四川省阆中蚕种场具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家蚕新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2月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对茧丝特长、纤度特细、净度特优、高产易繁的高品位原料茧丝的春用蚕品种,适合于四川省川西、川南和攀西蚕区春期饲养,川中、川北蚕区春季、秋季及晚秋饲养。  相似文献   

13.
蚕业资源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综述了蚕业资源(桑、蚕、蛹、蛾、茧丝、排泄物)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蚕学通讯》2013,(4):62-62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野桑蚕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等。主要读者对象:蚕业科研人员、中高等学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季刊,季末出版,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5.
《蚕学通讯》2013,(1):62-62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野桑蚕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等。主要读者对象:蚕业科研人员、中高等学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5月25日,"全国优质茧丝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大会"在四川绵阳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2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16个省市相关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旨在推广蚕桑产业及茧丝生产新技术以及雄蚕规模化养殖和高品位生丝质量控制先进经验。国家茧丝办、四  相似文献   

17.
翁源蚕种繁育体制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源县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是1988年国家认定的蚕茧生产基地县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主管翁源县蚕桑产业的翁源县丝绸公司、翁远丝厂被迫退出和宣告破产。2000年建立的民营企业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翁源县家宝蚕业有限公司及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翁源试验场的成立重新给翁源茧丝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在蚕种生产,桑园基地的建设,蚕茧收购、加工及丝绸贸易等方面主导着翁源蚕业的发展,推动着翁源茧丝产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郭沛云 《广西蚕业》2007,44(3):41-47
实现广西蚕业强省,应加快人才培养、桑蚕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优茧产业化工程",全面提升茧丝质量、茧丝绸深加工业的发展、建立茧丝绸出口通道、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促进农、工、贸协调发展,确保实现广西蚕业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传统蚕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21世纪的蚕业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高新技术使蚕丝业极具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蚕业生产,使蚕业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高效产业;以知识和信息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是蚕业生产的主要方式;高新化的生物技术,使蚕种、栽桑、养蚕等蚕业生产科技化和高效化;茧丝在医药、保键、建材装饰等领域将广泛应用,使蚕丝业的生产经济效益优于其他农产品效益;高新生化技术将蚕业副产物利用于辟了与茧丝同值的高度,提高了蚕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蚕学通讯》2012,(4):22-22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野桑蚕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等。主要读者对象:蚕业科研人员、中高等学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