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花叶艳山姜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诱导、增殖和生根等培养基进行的花叶艳山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以MS+6-BA 2.0~3.0mg/L(单位下同)+NAA0.2培养基为好;增殖培养以MS+6-BA2.0+NAA0.2+CW10%为培养基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增殖倍数可达4.8倍;在不含任何激素的1/2MS+0.15%活性炭培养基上即可形成较发达的根系,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移栽对基质要求不严,移栽到疏松透气的蛭石1份+珍珠岩1份+园土1份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值分析的沼液不同利用方式的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的评价沼液利用的效益,通过能值研究方法,从子系统和复合系统2个层面,应用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指标和沼液能值产出率等指标评价与比较了4种不同的沼液利用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子系统层面看,净能值产出率分别为果园1.73、蔬菜地1.50、牧草地0.70和鱼塘2.15;环境负载率分别为果园0.66、蔬菜地0.73、牧草地0.46和鱼塘0.26;能值可持续指数分别为果园2.62、蔬菜地2.06、牧草地1.50和鱼塘8.21;而沼液能值产出率分别为果园8.31、蔬菜地5.80、牧草地1.69、鱼塘2.92。从复合系统层面看,增加利用沼液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增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利用沼液还可增加系统的经济效益,提高产投比。  相似文献   

3.
黔糖3号果蔗病害调查与病原菌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贵州黔糖3号果蔗生产年年发生病害,严重感病蔗田已出现绝收现象。为探讨其防治技术,项目组对黔糖3号果蔗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菌鉴定,主要通过蔗田多处布点跟踪观察了解和感病植株病叶取样以常规植病研究法消毒后的病组织置于(PDA)培养、病原菌分离、镜检鉴定等综合分析,结果有6种病害,其中以虎斑病、褐条病、黄斑(点)病三种危害较重,并详细介绍了6种病害在植株上的田间表现症状、病原菌特征及发生特点,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五条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梁峥  张晓纲  霍慧敏  张超  曹冬梅 《种子》2021,(1):138-144
以香水白掌(Spathiphyllumpatinii)幼嫩茎段为试材,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的探讨.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消毒方法为流水冲洗2 h,0.05%NaClO处理20 min,转入超净工作台后75%酒精处理20 min,0.1%HgCl2处理15 min.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条件为MS+3 mg·L-16-BA+0.0...  相似文献   

5.
优质魔芋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述了魔芋细胞组织培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如芽在MS NAA 0.3-0.5mg/L生根的培养基,生根率达到100%等,并针对当前在魔芋组织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由于多酚氧化物的氧化而产生的细胞的褐变现象以及组培苗的玻璃化等现象做出了分析:如开始时置于暗处培养可以防止或减少褐变现象,加入GA3等微量元素于培养基中可以减少组培苗的玻璃化的发生。这些均为下一步魔芋组培快繁技术应用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杜兰(Dendrobium nobile)茎尖为植物材料,研究了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细胞分裂素(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配比对杜兰繁殖系数和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兰继代培养适宜的BA和NAA浓度均为0.5mg/L;其生根诱导以生长素IAA最好,最佳浓度为1.0~2.0mg/L。  相似文献   

7.
小金海棠缺铁胁迫相关miR394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铁高效植物小金海棠的miRNAs信息及在缺铁处理下miRNA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小金海棠缺铁分子调控机制。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为模板,从小金海棠中分离得到miR394a。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394a的表达,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miR394a的靶基因及其功能。miR394a具有高度保守性,从小金海棠中分离的miR394a与其他物种的miR394a序列高度相似。缺铁胁迫后,小金海棠的miR394a在根及叶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模式有所不同,miR394a在根部响应较为迅速,缺铁处理1天时,即有上调表达;而在叶片的响应较晚,缺铁3天时有上调表达。miR394a的靶基因预测表明,miR394a主要调控转录因子及参与代谢途径的基因。结果表明,miR394a受缺铁胁迫所诱导,参与了小金海棠缺铁调控途径,在缺铁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铁线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近年来最流行的花园植物之一,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该属植物无性繁殖和产业化生产的最佳途径。本研究以3年生的‘粉红欣喜’和‘灵感’铁线莲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表明,适于‘粉红欣喜’的初代培养基为MS+1 mg/L BA,腋芽萌发率为100%且新生枝条形态正常;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BA+0.02 mg/L NAA,增殖系数为4.54;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IBA+1 mg/L IAA,生根率高达76.92%。适于‘灵感’初代培养基为MS+1.5 mg/L BA,新生枝条形态正常且萌发率为100%;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BA+1 mg/L KT+0.2 mg/L NAA,增殖系数为5.76;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IBA+0.5 mg/L IAA,生根率高达92.31%。本研究建立了‘粉红颀喜’和‘灵感’铁线莲完整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铁线莲优良种质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杂交兰种苗繁殖效率,提升种苗品质,以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后代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增殖与分化、生根壮苗等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 0.5 mg/L+NAA 1.0 mg/L有利于杂交兰类原球茎增殖与分化。(2)三种防褐化物质中活性炭为抑制类原球茎褐化的主要影响因子。(3)在花宝二号基本培养基中添加IBA 0.5 mg/L+6-BA 1.0 mg/L有利于杂交兰组培苗生长。(4)不同有机添加物中椰汁为杂交兰组培苗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本研究为建立杂交兰K6组培快繁体系及其优良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陕川渝三地可持续性发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值生态足迹法(EEF)是一种基于生态足迹的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予以评估的能值分析方法。以陕川渝三省(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以及万元GDP对2007年三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陕川渝区域之间合作的优先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予以客观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陕川渝三地的能值生态赤字分别为3.604hm2、1.467hm2、1.268hm2,万元GDP生态足迹分别为3.162hm2、2.31hm2、1.632hm2;三地均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况,且陕西的情况最为严重,资源利用效率最低;陕川渝三地的发展各自面临一定的资源短缺问题,依靠进口或者过度开发来为维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新的时期原有的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遇到了挑战,只有因地适宜地对这种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才会使陕川渝各地的发展持续化,从而推动西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河南省2000—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生态赤字、生态承压度与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11年间河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318 hm2增加到0.8220 hm2,除2003年外均处于上升趋势中;(2)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其中人均生物足迹先降后升,能源足迹不断上升,建设用地足迹增速最快,化石能源用地足迹比重最大;(3)11年间人均生态赤字由0.2479 hm2增加到0.5238 hm2,处于上升趋势中,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承压度经历了反复的下降与上升过程;(4)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1.4640 km2下降到2010年的0.5481 km2。中原经济区建设契机下为实现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农业强省;优化产业结构,保证经济质量提高;践行生态理念,引导绿色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0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广东省经济活动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影响程度,为识别和衡量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制定城市建设策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广东省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5188 hm2,主要由耕地足迹和能源足迹构成,人均生态赤字为2.078 hm2,远高于全国、全球平均水平。总人口生态足迹赤字为2.17×108 hm2,生态超载力达到4.7倍。与2001年相比,10年来人均生态足迹的总需求上涨了84%,其中林地和耕地涨幅剧增。而生态总供给则下降20%。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强度与日俱增。建立集约型、节约型及生态型生产及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广东省保持可持续发展劲头的主要途径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和掌握干旱农牧区人口增加与耕地资源相互变化状况,确定土地优化配置结构,为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磴口县和巴彦淖尔市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磴口县1986年和2007年的生态状况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986年和2007年,磴口县生态赤字分别为1.3607×104、30.3876×104 hm2。2007年磴口县生态赤字较1986年增长21.33倍。1986-2007年期间,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0.5966 hm2/cap,人均生态足迹增加2.8828 hm2/cap,即人均生态承载力增速大大低于人均生态足迹,该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1)草场严重超载;(2)农业盲目开垦土地资源;(3)人口增长;(4)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生物资源与能源消费的增加和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生态足迹模型自提出以来,理论和方法逐步完善,作为一种可定量测度和评价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不同尺度与不同领域对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评价,指出其优势与局限性,分析、展望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略了对水资源帐户的划分,全球及地区水资源生态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确定,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对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核算。本文对水资源帐户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地区水资源生态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以河南省研究范围核算了2007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河南省多数城市水资源呈现生态赤字,同时不仅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存在着空间差异,而且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也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帐户分解研究结果还说明:在河南省多数城市中,水资源生态足迹中,农林渔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比重比较大;在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中,河南省南部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所占比重比较大,而北部地区地表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所占比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足迹作为度量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利用合肥市2000—2004年数据,分别计算了当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合肥市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且大大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现象严重。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1.7041hm2/人增长到2004年的2.10108hm2/人。生态供需平衡依赖其他地区的生态输入。而万元GDP生态足迹则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545955减少为2004年的1.791977,表明在工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古浪县近几年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当前发展模式的可行性程度,及时解决有碍当地发展的问题,应用生态足迹法、时间动态模型及变化速率分析法和剪刀差分析法,依据2008—2012年甘肃统计年鉴的资料数据,对古浪县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从时序上比较分析古浪县生态足迹的变化原因和规律,并且得到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速度和剪刀差等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古浪县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古浪县人均生态足迹由2008年的0.837728 hm2逐年增加到2012年的1.155636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8年的1.876579 hm2逐年减少到2012年的1.606876 hm2,可见两者呈现反方向的发展趋势。古浪县2008—2012年虽未出现生态赤字,但生态盈余由2008年的1.048851 hm2/人逐年减少到2012年的0.451240 hm2/人,说明古浪县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古浪县2008—2012年万元GDP生态足迹由髙向低变化,而生态占用率由低向高变化,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古浪县的生物生产面积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逐年增加。预测模型进一步说明了古浪县2022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为2.6289、0.2368 hm2,其人均生态赤字达到2.3921 hm2。表明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暗示当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刘亚琦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9):267-272
旨在研究聊城地区经济与人口发展的适度生态承载范围,以维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运用模型计算聊城市2006—2011 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聊城市的生态适度人口(Ecological Optimum Population, EOP)与现实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06—2011 年期间,聊城市的实际人口一直处于增加态势,生态适度人口却一直在下降。聊城市目前已面临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问题,具有相对较大的人地矛盾。反映出该地区的生态、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合理,并就该问题提出聊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选途径。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for Chongqing Municipality,P.R.China,and using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a dynamic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hongqing during the initial ten years that the area was under direct centr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following: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ongqing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1.3767 49 hm2 in 1997 to 2.113 609 hm2 in 2006;the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decreased from 0.438 07 hm2 to 0.406 153 hm2;and the ecological deficit increased from 0.938 671 hm2 to 1.707 456 hm2.By 2010,it is forecasted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will be 2.956 hm2;the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will be 0.385 1 hm2;and the ecological deficit will be 2.570 9 hm2.All these indicate that Chongqing is entirely in an ecological deficit state with the deficit increasing annually.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city is an unsustainable one.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 the calculated result,point out the reasons for ecological deficits in Chongqing,and conclude with some instructive advice for referral to the Chongqing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20.
徐姣  徐姣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90-95
为了测算和衡量湖南省农业两型化水平,促进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从两型农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2009年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的生态足迹和产值足迹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的产值足迹各有不同,糖料和烟叶的产值足迹具有很大优势。棉花、稻谷、麻类、豆类、玉米、薯类和油籽的产值足迹处于较低水平,而小麦的产值足迹要远高于其他农作物,生态效益为最低。从效益足迹方面来看,糖料、麻类投入回报高,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小麦的效益足迹为负值,居于经济效益弱势地位。结合此结论以及农产品效益足迹分析湖南农业两型化趋势,提出了以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