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小瓜虫的生活史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是一种肉眼能见的原生动物,属纤毛门,寡膜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2.
正小瓜虫是生活史中一段时间肉眼能见的原生动物,属纤毛门、寡膜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的一个种。一、小瓜虫在水产养殖上的危害小瓜虫是淡水寄生性原生动物,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全球小瓜虫病流行季节不同,我国每年4-5月、10-11月、水温为15~20℃时是小瓜虫的流行盛期。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几乎能感染所有的淡水鱼类,对体表光滑的  相似文献   

3.
<正>病原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是危害淡水养殖品种的主要纤毛类寄生虫病,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liis),隶属于纤毛门、寡膜纤毛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流行情况小瓜虫对宿主无选择性,可寄生于各种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亦能寄生各年龄组的鱼类,尤以鱼苗、鱼种、  相似文献   

4.
姜礼燔  朱伟 《内陆水产》2007,32(4):31-31
小瓜虫病是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之一,其病原为纤毛类原虫之膜口亚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的多子小瓜虫。此虫流行广,遍及全国各地水域。流行期全年皆可出现,尤其在水温低于20℃时,它以胞囊方式寄生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内陆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随着鳗鱼养殖迅速发展,尤其是寄生性小瓜虫病对鳗鱼危害较大,寄生于淡水鱼类有一种为多子小瓜虫,对寄生无选择性,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和胞囊期,为鱼类寄生纤毛虫膜口目、凹口科的小瓜虫属,体为卵圆形,有伸缩泡。根据小瓜虫的生物学特性,笔者从1995年开设鱼病门诊和到福建、江西多家鳗场任病害防治技术员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治疗小瓜虫病的几种新的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瓜虫病及其防治方法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瓜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淡水鱼类专性寄生虫,患小瓜虫病的鱼病死率很高,所以小瓜虫病又被称为鱼类的"癌症"。小瓜虫隶属原生动物门,小瓜虫属,寄生在鲤鱼、草鱼、鲫鱼、金鱼、大口鲶等鱼类身上,并导致大量苗种甚至成鱼死亡~([1-4]),是渔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鱼病之一。Fouquet~([5])最早对小瓜虫进行了描述,将小瓜虫病的病原定名为多子小瓜虫,其生活史包括成虫期、包囊期和幼虫期三个阶段。小瓜虫病常在养殖场内暴发流行,给养殖业造  相似文献   

7.
生姜、辣椒治疗小瓜虫病的效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瓜虫,隶属寡膜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是鱼类的主要寄生虫之一,常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处,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俗称白点病。感染小瓜虫后鱼体焦躁不安,摄食减少,寄生部位充血、发炎,组织增生,特别是鳃部寄生将影响呼吸,造成大批鱼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至于治疗此病的药物,虽然报道的不少,如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等,  相似文献   

8.
小瓜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学名多子小瓜虫。易寄生在鱼苗、夏花阶段的鱼体皮肤、鳍条和鳃瓣上,形成白色小点,所以又叫白点病,严重时,形成一层白膜,鳍条有时发  相似文献   

9.
<正>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又叫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arinus),属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寡膜纤毛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隐核虫属。刺激隐核虫无特定宿主,几乎危害所有海水养殖鱼类,包括大黄鱼、大菱鲆、黑鲷、红笛鲷、石斑鱼、卵形鲳鲹等。近几年来在福建、浙江、广东等主要海水鱼类养殖地区刺激隐核虫暴发频繁,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主要流行特点刺激隐核虫主要寄生于海水鱼体  相似文献   

10.
浅谈小瓜虫病的药物治疗及其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又叫白点病Whitespotedisease),是淡水养殖生产中极为常见的鱼病之一。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膜口目凹口科,寄生在淡水鱼体上的是多子小瓜虫,成虫卵圆形或球形,大小为350~800um×300~500um,肉眼可见;虫体很柔软,可任意变形,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形,小核圆形,紧贴在大核上。小瓜虫寄生处常形成1mm以下的小白点,当病情严重时,病鱼体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同时伴有…  相似文献   

11.
速效治理鱼类小瓜虫病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病是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之一,又属纤毛类原虫之膜口亚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的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此虫流行广,遍及全国各地水域。流行期全年皆可出现,尤其在水温低于20℃时它以胞囊方式寄生为主。其发病率和发病原因有逐年增长趋势,特别在近年来,由于放养密度增加,用药量加大及水质污染情况下,它的病情来势凶猛。不仅在草、鲢、鲤、鲫等常规养殖品种中发病,而且在鳜、鲈、鳗等特种养殖中也甚严重。它主要寄生各种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当其…  相似文献   

12.
槟榔防治小瓜虫病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子小瓜虫为纤毛虫纲,膜口亚目,凹口科,小瓜虫属。其幼虫钻入鱼体表上皮层或鳃组织间刺激周围的上皮细胞增生,剥食吸收上皮细胞及血球营养造成寄主烦躁不安最后死亡。由于其特殊生物学特性,容易形成胞囊,能抵御外界不利环境及一般药物作用,所以难以找到理想的药物进行治疗。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养鱼》2003,(4):62-63
小瓜虫病是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之一,又属纤毛类原虫之膜口亚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的多子小瓜虫。此虫流行广,遍及全国各地水域。流行期全年皆可出现,尤其在水温低于20℃时,它以胞囊方式寄生为主。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特别在近年来,由于放养密度增加,用药量加大及水质污染,它的病情来势凶猛,不仅在草、鲢、鲤、鲫等常规养殖品种中发病,而且在鳜、鲈、鳗等特种养殖中也甚严重。它主要寄生在各种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当其严重寄生时,鱼体的全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  相似文献   

14.
小瓜虫属(Ichthyophtihirius)隶属于纤色虫纲(ciliata),全毛目(Holotricha)、凹口科(Ophryoglenidae),其寄生虫于鱼体会引起小瓜虫病。目前,关于此病的防治方法较多,但能快速有效治愈的方法却不多。本文是作者多年防治小瓜虫病的实践经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邓永强  黄小丽 《水利渔业》2005,25(4):90-91,109
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鱼感染小瓜虫后,在血清和体表黏液中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鱼受到小瓜虫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刺激,通过血液和体表黏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以阻止小瓜虫的运动并杀死虫体。目前还没有正式用于生产的小瓜虫疫苗,但实验室疫苗已研制成功,包括经冷冻和福尔马林处理后的死疫苗、小瓜虫活疫茁以及小瓜虫基因疫苗等。综述了,多年来小瓜虫病的免疫研究概况、鱼类对小瓜虫免疫反应类型、反应机制以及抗小瓜虫疫苗等。  相似文献   

16.
刺激隐核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激隐核虫病,俗称海水小瓜虫病或海水白点病,是由刺激隐核虫寄生引起海水硬骨鱼类的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以病鱼皮肤、鳃和眼出现大量小白点为特征。为我国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为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属于前口目(Prorodontida)隐核虫科(Cryptocaryonidae)隐核虫属(Cryptocaryon)成员。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arinus)是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7.
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很多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一种侵袭性鱼病,在鱼池繁殖的小瓜虫,具有损害皮肤、鳍和鳃的特性。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加拿大的养鱼场和孵化场。在天然水域中小瓜虫病流行极少出现,但是,几乎所有的淡水鱼都是小瓜虫病的病媒而引起小瓜虫病。  相似文献   

18.
小瓜虫病是流行较广、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硝酸亚汞虽是防治小瓜虫病的特效药,但该药属剧毒药剂,对人、畜有毒性,汞剂又易在人、鱼、畜体内积累,有损人体健康。近年来,各地分别施用老姜、辣椒汤(《浙江科技报》第773期又有介绍)或孔雀石绿等防治小瓜虫病,都有良好的效果。我场原来在越冬、早繁罗非鱼苗种过程中,小瓜虫病严重,1979年后,  相似文献   

19.
小瓜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食用鱼和观赏鱼养殖的寄生虫,国外鱼病工作者非常重视小瓜虫病的研究。本文作者搜索了大量的文献,对国外小瓜虫病的药物治疗、感染机理、体外培养、免疫反应及疫苗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的生活史分为滋养体、包囊体及掠食体3个阶段(倪达書等,1960)。小瓜虫病有着分布广泛、暴发性强、致死性高等特点(Matthews R A,2005;Buchmann K等,2001)。目前对多子小瓜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病机理和免疫预防方面。顾泽茂等(2019)发明了一种多子小瓜虫的传代培养方法,但因小瓜虫与鱼共存于水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