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羊草的愈伤组织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对羊草根、茎、叶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2,4-D在较低浓度下对羊草的根茎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比较好。在MS培养基中加入2,4-D浓度在0.1、0.5、1.0mg/L均可出现愈伤组织,但2,4-D浓度在0.5mg/L时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其次是1.0mg/L,然后是0.1mg/L。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浓度NAA和2,4-D对鹰嘴豆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证明2,4-D浓度在110 mg·L-1范围内,抑制了‘CDC Frontier’鹰嘴豆种子的发芽。NAA浓度在210 mg·L-1范围内,抑制了‘CDC Frontier’鹰嘴豆种子的发芽。NAA浓度在220 mg·L-1范围内,与对照相比,对发芽率和根长无显著影响;减少了茎长、茎重和叶片数;增加了根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浓度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GA,、2,4-D、NAA和6-BA4种植物激素对2种羊草种子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对天然生长的羊草幼苗进行幼苗生长试验。[结果]植物激素GA,和6-BA对羊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并且均能促进羊草幼苗的生长,总体效果为GA3〉6-BA;而任意浓度的NAA和2,4-D对2种羊草种子的萌发和羊草幼苗的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植物激素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林生产中的应用。采用L_9(3)~3正交设计法,用赤霉素(GA_3)、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波斯菊种子,研究其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和2,4-D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6-BA;采用0.5 mg·L~(-1) GA_3处理波斯菊种子,其发芽时间能较对照组缩短1~2 d;采用0.5~1.0 mg·L~(-1) GA_3和2,4-D的混合液浸泡波斯菊种子24 h后催芽,其萌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出16%以上,幼苗生长初期生物量也较对照组高出3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源植物生长素对久置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以常温放置3年和5年的青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10.0 mg/L)的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3年后青稞种子萌发率和生根率为65%~70%,放置5年后仅为50%~60%;适宜浓度的2,4-D处理对久置青稞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功能的改善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0.5 mg/L的2,4-D对促进青稞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提高的效果最好,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可见,适当浓度的2,4-D处理不仅能显著促进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且能改善幼苗的生理功能,增强其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6.
牛文昊  赵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57-10858,10869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前处理对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研究赤霉素、乙烯利、NAA和2,4-D激素对胡椒薄荷(Mentha arven-si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当赤霉素浓度在40~160 mg/ml时,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当赤霉素浓度继续增加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明显降低,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160~200 mg/ml。当浓度在40~100 mg/ml时,乙烯利对光下薄荷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萌发率,而高浓度的乙烯利(100 mg/ml以上)则对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NAA浓度为0.08~0.1 mg/ml时,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表明一定浓度的NAA对光下薄荷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萌发率;而NAA浓度继续增加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浓度(0.5 mg/ml以上)有抑制作用。当2,4-D浓度为10~30 mg/ml时,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表明一定浓度的2,4-D对光下薄荷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使萌发率;而随着2,4-D浓度的继续增加,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浓度(50 mg/ml)的2,4-D对萌发有抑制作用。[结论]赤霉素、乙烯利、NAA和2,4-D激素对胡椒薄荷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治理退化草原的杂草,促进草地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利用,用两种除草剂(72%的2,4-D丁酯和48%灭草松水剂)3个不同剂量浓度对羊草草原的杂草进行防除试验。结果表明:2,4-D丁酯和灭草松除草剂对羊草草原可饲牧草安全无害。2,4-D丁酯除草剂施用浓度为1 458mL·hm-2时,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较高,灭草松施用浓度为5 400mL·hm-2时对刺菜株防效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杂草分布情况混合复配两种除草剂提高杂草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豆下胚轴不同切段离体培养器官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鄂豆6号成熟种子无菌苗下胚轴1/2切段、1/3切段为外植体,按顺插、反插、平躺3种方式接种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6-BA、2,4-D、KT配伍的1/2MS基本培养基中诱导器官发生。结果表明,添加NAA0.1mg.L-1 KT1.0mg.L-1培养基中下胚轴生根率较高,添加NAA0.1mg.L-1 KT1.0mg.L-1、2,4-D0.1mg.L-1 6-BA1.5mg.L-1、2,4-D0.1mg.L-1 KT1.5mg.L-1可诱导芽的发生;1/2切段生根和发芽比1/3切段的好;反插根的发生较多,顺插有利于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羊草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种羊草种子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2,4-D(1,2,4mg·L-1)的MS培养基上,讨论其组织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培养基以MS+1mg·L-12,4-D的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2%,不定芽分化率为16%;生根培养中,以1/2MS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100%。在筛选出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羊草种子具有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幼苗分化率好、幼苗健壮、生长势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以白羊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表面消毒方法、外界条件及继代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植体选用酒精浸泡30 s、0.1%升汞处理15 min为理想消毒方法;MSB+2.0 mg/L 2,4-D结合完全黑暗培养,愈伤诱导率达到86.7%;经继代培养基MSB+1.0mg/L 2,4-D继代后,分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4种药剂处理对羊草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00μg.g^-1的PEG(聚乙二醇)、pH为8的NaOH溶液、300μg.g^-1IAA(吲哚乙酸)和300μg.g^-1GA3(赤霉素)4种药剂对2种基因型羊草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PEG、赤霉素GA3和NaOH溶液3种药剂均可提高羊草的发芽率,吲哚乙酸处理后发芽率低于对照,其中GA3处理后芽率增加最大,均达到显著水平;(2)赤霉素GA3处理后羊草种子萌发速率最高,分别为0.345个.d^-1和0.467个.d^-1,羊草发芽主要集中在发芽的5-15 d;(3)4种药剂处理均可促进羊草幼苗的生长,抑制根部发育,其中赤霉素GA3的促进作用最明显,NaOH溶液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锌(Zn)对汞(Hg)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率、芽长、根长以及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Hg(15mg·L-1)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率降低,根长与芽长受到抑制,α淀粉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蛋白酶活性升高。加入10~100mg·L-1Zn后,种子萌发率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根长、芽长及α淀粉酶受抑制情况缓解,缓解程度随Zn浓度升高而下降,表明Zn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Hg对小麦种子的毒害,但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mg·L-1Zn减弱了Hg单独胁迫对小麦种子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使其恢复至接近对照水平,20~100mg·L-1Zn则表现出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使其活性低于对照水平,并且随Zn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Zn的加入对Hg单独胁迫下活性降低的过氧化氢酶未表现出缓解抑制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抑制了酶的活性,并且随着Zn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因此,Zn的加入可在总体上缓解Hg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最适Zn浓度为10mg·L-1,但这种缓解作用只表现在部分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在小麦播前种子处理上的最佳应用浓度,本试验以烟农19品种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与穴盘育苗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0、5、10、20、30、50、100 mg·L-1共计7个浸种处理,研究不同浓度GGR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 GGR浸种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12.09%、15.31%、31.55%和42.09%。小麦幼苗的株高以20 mg·L-1 GGR浸种处理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32.00%。小麦根长以50 mg·L-1 GGR浸种处理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10.26%。30 mg·L-1 GGR浸种处理下小麦种子的茎粗、叶长、根体积、苗鲜重、壮苗指数、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45.19%、25.37%、68.18%、66.34%、35.53%、36.50%、146.88%和131.03%。综合隶属函数分析与评价,适宜浓度的GGR浸种(30 mg·L-1)能显著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缩短种子发芽时间,对小麦实际栽培过程中培育壮苗、提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茶‘华硕’Camellia oleiferaHuashuo’花粉为试材,运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研究维生素C(AsA)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维生素(CAs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赤霉素(GA3)对油茶花粉萌发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单因素处理AsA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花粉萌发率达到最高(65.86%),比对照提高了23.80%;GA3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74.22%;NAA和2,4-D处理花粉萌发率在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最高,分别达到61.33%和60.09%,IAA在质量浓度为5.0 mg·L-1时花粉萌发率达到最大(71.52%);适宜质量浓度的IAA,GA3和AsA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油茶花粉萌发率。根据适宜质量浓度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发现以5.0 mg·L-1 IAA + 5.0 mg·L-1GA3 + 20.0 mg·L-1AsA最优,油茶花粉萌发率达到82.91%。图3表3参13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利用化感物质香豆素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进行生物防控的可行性,采用培养皿生物检测法,研究了50,100,150 mg·L-1等3种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质量浓度的增加,香豆素溶液显著降低了节节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和根长的生长。从抑制率(RI)可知,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质量浓度效应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处理对根长的RI值均明显大于苗高,表明香豆素对节节麦幼苗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幼苗生长试验中,仅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0天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第5天时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节节麦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对香豆素造成的损伤进行积极修复的结果。而1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5天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较第10天时增加不显著,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表明香豆素150 mg·L-1溶液处理第15天已超出节节麦的适应承受范围。以上结果显示:150 mg·L-1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并通过影响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途径调节节节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农1号狗牙根成熟种子为外植体,通过种子划破处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种子发芽及愈伤组织诱导,不同继代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增殖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切割的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相比,切割后的新农1号狗牙根种子发芽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有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平均提高21%,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提高14%,出愈时间提早5~10d;愈伤组织诱导中,添加4.00mg/L 2,4-D+1.00mg/L 6-BA的诱导培养基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质量较优;继代改造培养基中添加6%蔗糖+0.50mg/L 2,4-D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其分化率达50%。  相似文献   

17.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植被类型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混交林中青海云杉不同器官水提物及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根、枝、叶、果实水提取物及枝叶挥发油都含有化感物质,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水提物在高浓度时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时表现起到促进作用,且低浓度(2 mg·mL-1)时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浓度(30 mg·mL-1)时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在浓度为2 mg·mL-1时,青海云杉果实水提取物对油松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强,种子发芽率提高了73.68%;青海云杉根水提取物对油松幼苗根长和幼苗鲜重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根长和鲜重分别提高了66.12%和163.89%;而对油松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强的是其叶水提物,提高了149.39%;在浓度为30 mg·mL-1时,除青海云杉根水提物对油松幼苗根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外(提高6.95%),其他提取物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青海云杉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尤其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促进率达64.22%。说明青海云杉和油松混交,可能有利于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可为油松混交树种的选择、人工造林、森林培育及健康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外源药剂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和辽单63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源药剂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浓度药剂预处理可影响郑单958和辽单632玉米种子的耐冷性,5 mg·L<'-1>GA<,3>促进10℃低温下各品种种子的萌发,有利于幼苗和根系的生长,但不利于壮苗;1 mg·L<'-1>浓度ABA浸种...  相似文献   

19.
研究Na Cl胁迫下,外源Si(K2Si O3)对肥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浓度梯度(40、80、120 mmol·L~(-1))的Na Cl胁迫下,外源Si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肥皂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胚轴、胚根长度及幼苗干质量,其中,以0.8~1.2 mmol·L~(-1)的外源Si处理效果最佳。在3个梯度的Na Cl胁迫下,0.8~1.2 mmol·L~(-1)的外源Si均可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缓解Na Cl胁迫对肥皂草种子和幼苗的伤害;当外源Si浓度超过1.2 mmol·L~(-1)时,缓解Na Cl胁迫作用逐渐降低。在80 mmol·L~(-1)Na Cl胁迫下,当外源Si浓度超过1.6 mmol·L~(-1)时不具有缓解Na Cl胁迫作用,反而抑制肥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无芒雀麦种子和幼苗的耐盐碱能力,在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用浓度为0、20、40、60、80、100、120mmol.L-1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液进行胁迫,研究了胁迫对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混合胁迫处理促进无芒雀麦mancher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其它2个品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混合盐碱胁迫浓度小于60mmol.L-1时3个无芒雀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差异不明显(P>0.05);当浓度高于60mmol.L-1后各个指标都急剧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混合盐碱浓度大于20mmol.L-1时抑制无芒雀麦幼苗的生长,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